卑鄙的圣人:曹操第6部_第一章 曹操接连重
岸,旌旗罗列铠甲鲜明,这本身就是一种震慑。匍匐在壕沟边的袁军,看到这般威武的敌人,不禁想起官渡惨败,想起被坑杀的七万兄弟,想起那些在乌巢被割了鼻子耳朵的同伴……立刻有人吓得扔下兵刃就逃!
郭图坐镇大阵正中央,眼见自己的士兵临战脱逃,急忙挥舞令旗弹压:“回去!临阵脱逃者就地正法!”各部将领带着亲兵往来驰骋,呼喊了半天总算把士兵拦回战壕边。此刻曹兵也杀到了,攻者齐声呐喊迅如猛虎,守方巧借地利化险为夷,一场更激烈的战斗又开始了。
袁绍凝视着僵持的战场,竭力压抑心头怒火。他从小受的是公侯世家的严格教养,讲究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更色,可是沉着矜持了五十多年,今天怎么就控制不住自己了呢?其实战场没有分出胜负,守住仓亭还是很有把握的,况且援军随时可能赶到,侥幸将曹军尽数歼灭在河北也未可知。但袁绍就是稳定不住情绪,双手随着隆隆鼓声剧烈颤抖着,连剑柄都握不住了。望着那舍生忘死奋力拼杀的曹兵、望着那奋力招架坚守战壕的自己人、望着郭图手中舞得似车轮一般的令旗,还有头顶上那令人眩晕的烈日……袁绍颤抖得越来越厉害,仿佛有个魔鬼窜进了身躯。他努力控制着情绪,但刹那间两面鲜明的旗帜突现在敌军阵营间——有一面旗帜写着斗大的“张”字,另一面则是殷红的“高”字。
张郃与高览?!当年自己麾下的大将,竟反过来为曹操当先锋。堂堂四世三公河北霸主为何落得这般被动?人心何在天理何存!袁绍再也控制不住了,什么大将军的身份、什么公侯世家的威严,都见鬼去吧!他猛然站起来,想要咒骂、要唾弃、要呼喊、要打破他这一生的矜持伪装,但还未及说话,一口滚烫的鲜血就喷了出来!
“大将军!”
“父亲大人……”
幸亏袁谭、逄纪及时搀扶,袁绍才没栽倒。他的手不再颤抖了,而是无力地抹了抹嘴角的血,隔了半晌才喃喃道:“不碍事……”
诸心腹见他脸色惨白、嘴唇发青、浑身无力,额头的汗成股地往下淌——这还不碍事?逄纪脑子快,扫视一眼纷乱的战场:“主公,咱们先撤吧!”
袁绍慢慢挤出一缕惨笑,仰起头轻轻叹息一声。他有许多话想说,但因为眩晕乏力全都堵在嗓子眼,这似乎也帮他保持了一贯的沉稳,人终归不能摆脱自己的本性啊。在官渡出兵之前他就感觉体力不佳,但还是咬牙坚持到现在。田丰、沮授都劝他不要南下,要修养兵力再等几年,他们分析得确实有理,可就是忘了一点——年纪。岁月不饶人,他都五十多了,建功立业的时间越来越少啦,谁不想在有生之年完成宏图大业?能不急吗?袁绍的身体终于垮了,但要想积蓄实力再战曹操不知还得经营几载。这口血让袁绍清醒了,他这辈子就快走到头了,扫平天下的夙愿只能偏劳儿孙后辈了。
逄纪谄媚归谄媚,毕竟是从洛阳时就跟着袁绍出生入死的人,见他这副表情,早揣摩了个八九不离十,赶紧劝道:“大将军切莫胡思乱想,这就是积劳成疾闹点小毛病,休养几日便好。属下叫亲兵护送您回邺城,战场之事不要再操心了。”
袁绍无力地挣扎了两下,似乎还不愿意走。袁谭把他的手臂交给审配,扭身跪倒:“父亲安心回去休息,孩儿替您指挥,定要将曹军阻于大河之南。”
袁绍感觉第二口血似乎又要上来,紧闭着嘴摇头苦笑——傻小子,你有勇无谋,哪斗得过曹操啊!
军师审配急坏了:“主公啊,即便仓亭失守,曹贼也休想撼动我河北半分。并州、幽州、青州都有兵,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咱们回去后勒令各城坚壁清野,再调兵马破敌不迟!快走吧!”说罢不等袁绍反应,招呼亲兵扶他下山……
郭图还在阵中指挥,接连击退曹军三次猛攻,正以为得胜有望,忽觉身后一片骚动。他回头望去,见最后一道防线的士卒蠢蠢欲动,似有慌乱撤退之态;再抬头观看——但见大将军坐镇的山丘上白旄、金钺兀自竖立,可主帅的位子却已空空如也。
兵法有云“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主帅好比是镇军之山,最忌讳随便移动。袁军本来就有些怯敌,现在主帅都找不到了,谁还继续卖命?后军最先脱离战场,正奋死作战的中军也慌神了。曹军趁此良机猛砍猛杀,顺利突破第二道防线。
郭图急得满头大汗,挥舞令旗放声疾呼:“站住!临阵脱逃者斩!都给
我回来……”到了这会儿全都跑,谁还听他的?这位无比执拗的都督竟把令旗一扔,顺手拔出佩剑:“还有不怕死的没有?是大丈夫就随我冲啊!”他喊的声音不小,却没多少人响应。
曹军几将缠斗的袁军杀尽,流矢早就射到了郭图身畔,他竟不躲不逃决心拼命了。袁谭带着一队亲兵涌了过来,驰马向前拉住郭图:“郭公则,我父突发急病已回邺城。咱们快撤!快撤!”
“我不走!”郭图身为都督连吃两场败仗,这会儿简直气疯了,“官渡战败,仓亭岂能再败?我郭某人就是不信邪,一定要挡住曹贼!我这个都督哪里不如沮授?我也能打胜仗……”
两支箭迎面飞来,射死一个亲兵。袁谭再不敢耽搁,抢过郭图的缰绳:“别固执啦!莫忘了你还承诺过帮我谋取大位呢。”不由分说抢过郭图的缰绳,拉着他一起逃命。而就在他们身后,曹军已经横行无忌,不到丑时便尽数渡河,拿下了重镇仓亭津,又一次占领了袁绍的营寨。
经过官渡、仓亭两场恶战,大河两岸北强南弱的局势发生了根本性逆转,曹操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原霸主,而袁绍的赵燕之师再无昔日雄风……
儿孙显贵
连番捷报传至许都,上至天子下至群臣无不庆幸,朝廷总算躲过一场灭顶之灾。但没过多久所有人又把心提起来,官渡得胜更意味着曹操的权势愈加稳固,大家还要一如既往地夹紧尾巴在这位立下“不世之功”的大人物手下混营生。
被战乱煎熬的一年实在太漫长,许多老病之人没能熬过来。在皇子南阳王刘冯病逝之后,另一位诸侯东海王刘祗也病死了,皇室宗亲接连死亡,这对大汉王朝而言甚是不祥。外朝又有侍中杨琦、大鸿胪陈纪、荡寇将军赵融等老臣过世,昔日大名鼎鼎的人物逝去之际犹如落叶般无声无息,全然被胜利的欢呼所掩盖,一辈新人换旧人,现在的朝堂已经大变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