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唯余马首是瞻
晋边境的武威堡,前线,晋国八正卿都到齐了,甚至包括七岁的荀盈。
荀偃转向赵武:“我听说赵氏这几年一直在规划发展水运,赵氏能调来多少船只?”
赵武摇头:“从甲氏调来船只,还不如在这里架桥——现在我们的造船技术并不过关,从黄河把船行驶到泾水附近,耗费的时间还不如直接在泾水边造船呢。但如果我们有造船的功夫,不如直接造一座桥。指望船只一船一船的摆渡士卒,一次能运多少士兵渡河,万一有事,我们靠船只调兵吗?但如果造一座大桥,则我军进退自如。
泾水并不宽阔,北方的河流,水深也并不深,浅的地方甚至可以涉水过河……就让我们造几座桥吧,如此一来,军队随时可以从桥上通行于南北岸。”
荀偃拍板:“你立刻带领上军与新军一起建桥,我要求十天内修好三座通向北岸的大桥。”
“十天,我给你造六座大桥”,赵武斩钉截铁的回答。
新军加上上军,士兵总数将近五万人,加上辅助兵(多指辎重兵)、奴兵(炊事兵)、仆兵(协助武士负担铠甲武器的步卒,春秋后期也是战车后随从步兵)、徒兵(跟随战车后作战的士兵),总数达到四十万。
这么多人手一起动手,赵武说建造六座大桥,那是真谦虚……他最终建造了十座桥,分布在河岸上下二十里范围内。
大桥建好,荀偃催促各国联军动身,晋国大夫叔向(羊舌氏)被派去催促鲁国。鲁国要依仗晋国庇护,鲁国主帅叔孙穆子(叔孙豹)满口答应:“没问题,我们鲁军将第一个渡河,但我们希望赵武子陪同我们,屏护我们的侧翼。”
晋国大夫叔向很为难:“上军将带领新军与上军彻夜不断的伐木,十天里都没有休息,元帅已经许可他们作为垫后……”
鲁国主帅叔孙穆子(叔孙豹)皱了皱眉:“好吧,即使没有人陪伴,我们鲁军也将当先渡河。希望晋国解决了西线危机后,能够想到我们鲁国的危难,那样的话,哪怕我们鲁国这支军队全部葬送了,我也对得起国家。”
叔向(羊舌氏)郑重的行了个礼:“元帅已经说了,武子就在今年,战后就出使鲁国。”
叔孙豹跳了起来:“告诉元帅,我们鲁国人拼了。”
晋国大夫叔向马上回答:“许国人将追随你们后面,许国带兵的统帅是赵氏家臣武鲋,你应该放心的。”
叔孙豹大喝:“武鲋一向统领赵氏武士在家留守,现在赵武子肯把他拿出来,统领许国的军队屏护我们,这是赵武子对我们的照顾,请看我们鲁国人的勇猛吧。”
稍后,叔向抵达联军营寨的郑国军营。
郑国刚刚归附晋国,这是他们首次参加由北方诸侯组成的联军。帅军的司马子硚听说卫国军队推脱不肯上前,他立刻坐不住了,动身赶往卫国军营,先找到了卫国大将北宫懿子(北宫括),劝解说:“亲附别人而又三心二意,没有比这更让人厌恶的了!我们郑国此前的例子摆在前面,卫国不能不警惕啊。
如今卫国才经历过一番动荡,你们被驱逐的前任国君还守在边境上观望,如果卫国这次出战中得罪了霸主,没有霸主的支持,你们回去怎么向国家交代呢?”
子硚说完这话,孙林父满头大汗的从帐后冲了出来,他握住子硚得手感慨说:“郑国有这么明智而贤能的大臣,今后郑国一定能够崛起。我孙林父最近太顺利了,以至于不记得天高地厚,这次多亏了你的提醒,请容许我追随在你的战马后面(追附骥尾),我们两国一起渡河。”
二等强国里三个国家动了,联军总算受到鼓舞,纷纷表示愿意渡河——荀偃下令:由鲁军率先渡河,卫国郑国紧随其后,许国作为后锋,渡河后守卫桥梁,而后晋国中军为第一锋,下军为次锋,上军为殿后,新军留守河南岸;晋军渡河后,其余列国再跟随下军的脚步,陆续渡河。
荀偃的排兵列阵违反了晋国惯常的作战风格——晋国平常作战排列的是五阵,中军是指挥中枢,一般不首发出阵,这次荀偃颠覆了晋国惯常做法。
大军渡河后,鲁国、许国、郑国、卫国四国军队为先驱,缓缓的逼近秦国棫林(在今陕西省泾阳县)城——秦军大部队就停留在泾阳,庶长牙忧心仲中的看着城外铺天盖地的军旗,对赢颂说:“公子,我们已经退无可退。”
赢颂神态轻松:“那就战吧,你死了我填上去,我死了——寡君正在后面整理军队,我们如果都死了,寡君将带领军队亲自上阵……秦国的生死存亡,在此一战。”
庶长牙询问:“公子,我们在泾水上游的投毒工作完成了吗?”
赢颂回答:“已经往河中投放了一百多匹瘟马,还有死尸,鸡鸭尸体无数。”
庶长牙又问:“晋国人不熟悉地理,今夜我们是否可以发动夜袭?”
赢颂大惊:“不可,对面有赵武,这家伙是属乌龟的,多年来只有他偷袭别人,没有别人偷袭他的份,我们秦军在武威堡吃过亏,不要再出去讨没趣了。”
庶长牙问:“我赵氏释放的军官听说,赵氏擅长单骑走马,突击速度很快,怎么这次没有看见他带骑兵来?”
赢颂回答:“赵氏军队的编制跟别人不同,别人的战车兵那是真战车兵,赵氏重新崛起不过十年,训练不出足够的御戎与车士,所以他们的战车兵都是装样子的。
这次我从晋国回来,听说范匄正在清算领主武装,我知道赵武脾气,他一定又在糊弄范匄了。虽然他的军队依旧按七十五人为一‘两’编制,但真正战斗的时候,有些人会解下牵引战车的马,摇身变成骑兵。还有些人本来是步兵,一回身就能从行李里牵出一匹战马——赵兵实际上的编制是二十五人一‘两’,其余那些站在队伍里的人,都是‘滥竽充数’的。”
庶长牙被逗乐了:“赵武的习惯你都知道,他国内的人不知道吗?”
赢颂回答:“他们国君宠爱他,元帅袒护他,这小子过去又当过武宫统领,晋国中下级军官全是他的学生,就算明知道他无赖,谁敢自讨无趣说出来?”
庶长牙想了想:“那我们别无办法,只能等待投毒效果发作,然后与晋人堂堂正正决战了。”
赢颂苦笑了一下:“要当心赵武啊,我记得他军队中‘卫生条例’很严苛,他带领的军队转战南方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