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6章:权利与荣耀

。”这哥俩是同一个人,我没骗陛下,看看我真诚的眼神。

汉明帝立马将窦林罢免,之后有人弹劾窦林贪赃枉法,就直接将他下狱处死。

汉明帝下诏责备窦融对后辈约束不力,吓得年迈的窦融上交印绶,提前退休回家。

窦林案后,窦融之子窦穆也摊上大事。

窦融的封地在安丰,与之相邻的是六安国。窦穆贪图六安国的封地,想靠姻亲关系将六安国据为己有,竟然伪造汉明帝母亲阴太后的诏书,命令六安侯离婚,改娶窦氏家族的女儿。

汉明帝正愁逮不着机会,得知此事后大怒,将窦穆等在朝为官的窦氏亲属全部罢免,命他们返回故郡。眼见家族命运急转直下,窦融在恐惧中病逝。

窦氏家族第二次盛极而衰。

这一回,权势与荣耀,并没有让窦氏家族苦等太久,凭借着与皇族错综复杂的关系,他们在帝国的斗争中始终有一席之地。

窦氏家族卷入政治危机时,有少数成员幸免于难,如窦融的侄子窦固。他娶的是汉光武帝与阴丽华的掌上明珠涅阳公主,算起来是汉明帝的妹夫。

东汉初年,北匈奴频频南下侵扰,成为朝廷心腹大患,河西一带边患尤为严重。窦固抓住机遇,在对匈奴战争中屡建奇功。

永平十六年(73年),汉明帝分兵四路出师西域,反击北匈奴,其中窦固与耿忠一路从酒泉出发。

当年卫青成名之战的神奇经历再度上演。四路军队中,只有窦固一路杀到天山,将北匈奴呼衍王所部痛打一顿,斩首千余级,追击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其他三路全部无功而返。

窦固的表演还没结束。

第二年,窦固与耿秉合兵一处,出玉门关,“破白山,降车师”,两战两捷,还使汉朝时隔多年再次恢复对西域的控制,可谓意义重大。

窦固军功显赫,连连升迁,无疑是为窦氏家族重返政坛积累重要的资本。而让窦氏家族彻底走出低谷,登上权力之巅的却是一个女人。

汉明帝之子汉章帝刘炟在位时,章德皇后窦氏才貌超群,得宠一时。

窦皇后的父亲是窦融的孙子窦勋,母亲是刘秀的孙女沘阳公主。她入主后宫,宣布窦氏家族历经两百多年的轮回,由功臣家族再一次成为外戚家族。

历史告诉我们,姓窦的皇后,都不简单。

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英年早逝,留下年幼的汉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

窦太后的哥哥窦宪成为最大赢家,以侍中一职辅政,风头一时无两。

窦宪是一位矛盾的人物,旧史因他开东汉外戚专权之先河,常忽视其功绩,贬斥其为祸首。

甭管后世评价如何,窦宪在其位,尽其责,至少是一个有魄力的政治家。他执政时,因东汉崇经重儒,起用了不少治经学的儒者,在当时颇有声望。

窦宪另一项惊人举措,是废除了汉武帝以来实行的盐铁专卖。

在盐铁专卖政策下,国家通过经营盐铁,填补财政亏空。这是皇权高度集中的必然产物,也是对富商大贾乃至豪强地主的打击,可使之无利可图。

由于官吏腐败,这项政策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到东汉时,“吏多不良,动失其便,以违上意”。

窦宪正是豪强势力的代表,早已不满皇室瓜分他们的蛋糕,上台后看皇权削弱,直接就把盐铁专卖给废了,完成一次划时代的改革。从此朝廷允许私人售卖盐铁,而由政府征税(“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入税县官”)。

窦宪执政雷厉风行,还性急如火,史书称其“性果急,睚眦之怨莫不报复”。

当时,窦太后年轻守寡,难免空虚寂寞冷,勾搭小鲜肉,竟在国丧期间与都乡侯刘畅私通,做一些不可描述之事。

窦宪知道后,不满妹妹瞒着自己找了男朋友,更担心刘畅“得幸太后”,会借机插手政治,当即派出刺客将刘畅刺杀。

窦太后一气之下把窦宪关了起来,要他偿命。

窦宪想起不久前南匈奴单于上书,请求与朝廷共同出兵讨伐北匈奴,灵机一动,自请出击北匈奴,以赎死罪。

汉明帝时窦固两次大胜北匈奴,汉朝得以在西域重置西域都护与戊己校尉,可到和帝时期,北匈奴虽元气大伤,仍不时侵扰边境。

窦太后正在气头上,巴不得她哥离远点儿,就拜窦宪为车骑将军,窦固的老搭档耿秉为副将,发动大军北击匈奴。

窦氏家族有两项过人天赋,一是窦家女子天生的皇后命,二是窦家的男儿特别能打仗。

永元元年(89年)秋,窦宪率大军出塞。汉军追击三千多里,北匈奴诸部山穷水尽。

稽落山(今蒙古古尔班察汗山)一战,汉军大破北单于主力部队,纵横漠北多年的北匈奴几乎土崩瓦解。

战后,窦宪志得意满,与部下登上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命时任中护军的班固撰文,刻石记功: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

窦宪一战功成的英雄壮举,是后世文臣武将心中抹不去的浪漫情怀,尤其是在唐诗宋词的边塞吟咏中,“燕然勒功”成为不少风云人物一生的理想。

两年后,窦宪派大军出居延塞,决意就此歼灭北匈奴。

此战汉军出塞五千余里,在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彻底击溃北匈奴,斩首五千余级。这是汉军作战行程最远的一次,也是汉匈三百年边境战争的最后一战。

北匈奴残部迫于汉朝军事压力,再也不敢南下,一路西迁,向欧洲遁逃,最终兵临罗马城下。窦宪与大汉雄师,间接推动了整个欧洲的历史进程。

汉匈一战后,窦宪拜为大将军,封冠军侯,食邑两万户,地位如日中天,无人可以撼动。

正所谓“处颠者危,势丰者亏”,危机正悄悄逼近功高震主的窦氏家族。

永元四年(92年),汉和帝正当束发之年,已知朝中之事,对横行朝野的窦宪尤为不满,决定先下手为强。

窦宪回朝前,汉和帝以窦氏家族图谋不轨为由,与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