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战商於景翠败北 伤别离秋果归秦(3)

,却又不娶,究底是想做啥?”

“不是臣不娶,是臣不能娶。”

“为什么呀?”

“不为什么,臣不能与王上争夺同一个女人呀。”

“哟嘿,”惠王苦笑,“绕来绕去,咋又绕到寡人头上呢?不瞒你说,寡人后宫,女人实在太多,争风斗宠,明抢暗夺,烦死人,一到天黑,我就犯怵。有时候,寡人真想把她们全都打发出去!”

“这个女人王上是不会烦的。”

“寡人还没见过,你怎么晓得不会烦她?”

“就仪所知,怕是王上不敢见她。”

“哟嘿?”惠王叫道,“她是老虎还是狮子?”

“比老虎、狮子厉害。”

“啊?”

“惹她恼了,她敢骑在王兄身上,拔掉王兄的胡子!”

“她敢!”惠王大声,“我剁了她!”

“呵呵呵,”张仪笑了,“这话王兄尽可在臣面前说说。若在榻上,面前只她一人,王上怕是连想都不会,不要说做了。”

“为什么?”

“一是舍不得,二是剁不得。”

“为何剁不得?”

“因为她是大楚王叔的义女!”

接后的车途中,张仪大谈芈月,将芈月的可爱之处及真实身份一一道来。

“这这这……”惠王皱眉,“照你所述,这桩亲事倒是不错。只是,这若撺怂成了,寡人岂不是成了魏章的女婿吗?”

“王上呀,”张仪笑道,“列国后宫的辈份,能排吗?再说,芈月的父亲早就战死在河西了。魏卬是魏卬,魏章是魏章,芈月是芈月,他们是三个人。王上就作不知,一了百了。”

“好吧,”惠王又是一声苦笑,“为大楚计,寡人豁出去这个身了!”

就在宛城工尹昭鼠亲自押车,将四万张犁铧一只不落地送到於城指定库房之时,伐秦主将景翠驰往郢都,接受怀王询问军情。

“禀大王,”景翠指点军情图中的秦人控制区,“就眼前探报,秦人尚未向商於谷地增兵。商於谷地原有秦卒五万,近四万屯驻于武关以东,於、淅、涅等一十五邑,主要是防我突袭。武关以西一十五邑,秦人仅有守卒一万五千,其中武关守卒五千,商洛诸邑仅有一万,守城亦是不足。另,秦于汉中屯锐卒五万,然,一则受我上庸驻军牵制,二则巴蜀乱局未定,汉中秦卒不敢妄动。”指向楚境,“末将部署依旧未变,从现备兵马中精选能战锐卒,兵分三路,左军三万为东路,由庄峤为将,出宛城,一万围取涅邑,两万西渡黑水,夺黑水口,取淅邑后,正面攻击东武关;右军三万为西路,由逢侯丑为将,沿丹水河谷昼伏夜行,奔袭商城,在攻取商城之后,向西夺取峣关,向东夹攻西武关。中军六万由臣亲领,沿淅水北上,与秦人主力决战于於城。三路皆为实攻,彼此配合,将商於之敌截作三段,分段围歼。”

“甚好。”怀王指向西武关,“关键是这儿。景将军,只要拿下西武关,关东诸邑就是翁中之鳖了。”

“臣受命!”景翠拱手,朗声应道,“臣一定拿下西武关,收复整个商於,将秦人彻底堵死在关中!”

“呵呵呵,”怀王笑了,“寡人的胃口没有那么大。此番征伐,只要将军能够收复被公孙鞅强占的於城十五邑,寡人就迎出郢都,为将军牵马,为所有的参战将士记功!”

“大王,”景翠握拳,“臣不复商於,誓不回返!”

方略最后确定之后,景翠陪怀王前往太庙,卜得一个上吉的卦。怀王心情大好,定出吉日,祭旗出征。

祭完旗,景翠由郢都驰往丹阳中军大帐,召集各路将领传达王命,发令出征。

丹阳位于丹、淅二水之间,是楚国的龙兴之地,也即楚国最早的封地。之后到楚武王,迁都郢城,此城渐渐没落,但楚室先君多葬于此,立先庙祭祀。

秦得於城诸邑之后,丹阳成为楚国最重要的防御城邑。楚人在此深沟重垒,重兵布防,守卒不下两万,且周边各邑,尤其是邓、襄两座大城,也都屯有重兵,各城邑之间驰道畅通,遥相呼应,一处烽火燃起,友军两个时辰就可赶到。

楚若伐秦,丹阳更是最佳的出击位置,由丹水河谷向西,可直插商城,切断秦人退路;由淅水河谷北上,可直插於城。

无论是向西还是向北,无不是山地,河谷更是曲折蜿蜒,不利战车,因而,此番伐秦,除东路之外,中路与西路皆以步卒为主,只配少量战车。打先锋的多是由巴地、越地精选出的山地战勇士。

一切如景翠所断,魏章只引锐卒两万迎战,没有配备战车,是清一色的步卒。

鉴于双方实力悬殊,景翠传令,东路与中路升旗张势,沿衢道稳步推进,西路则偃旗息鼓,沿丹水河谷向西直插。

中军一路向北推进,在淅邑南侧约十里处遭遇秦军主力拦阻。

秦人冲出一尉,射出战书,是主将魏章亲书,劝楚卒退兵,不可犯境,否则秦卒誓死一战,保卫家园。景翠亦射回一书,强调奉王命收复失地,要秦兵退回关中,否则,后果自负。

两封书信分别交付对方,等于是各下战书了。

景翠传令就地屯驻,驱车亲往探视,见秦人正在一大片开阔地带排兵布阵。就阵势来说,显然已大体上列好。

由于此地皆为平川,没有高点,景翠遂升起高车,居高探阵。在足有十丈的高车顶端,方圆十里左右的河水地势、人马移动尽收眼底。

秦阵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一条是淅水,河宽水阔,由北而南,另一条是淅水的一条无名支流,由西而东。一大一小两条水流构成一个丁字型,秦阵就位于这个丁字的南侧。也就是说,秦人西侧与背后皆是水流。虽说背后的无名支流不大,但时值夏末秋初,北山不久前一连下过几场大雨,河水皆在上涨。无名支流上架有一条土木河梁,仅可容二车错行。

景翠大喜,因为秦人这样列阵,几乎是就死地。一旦兵败,数以万计的兵马只有一条河梁,即使河梁不被踩塌,也会形成拥堵,结果是谁也无法跳掉。至于梁下的水流,如果万人同涉,水流再浅也会堵成汪洋,何况这儿是小水交汇大水处,就景翠所知,深已过顶。秦人这般列阵,摆明是要以死相搏了。

景翠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