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灵异推理 > 孙吴演义

第51章 孙权迷惑信天命 司马夺权是人为

谓太祖操高祖丕亦属臣后事,皆为陛下所见,无所忧苦,万一有变,臣当以死奉明诏。今大将军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宪,内则僣拟,外则专权,破坏诸营,尽据禁兵,群官要职,及殿中宿卫,皆易用私人。又以黄门张当为都监,伺察至尊,离间二宫,伤害骨肉,天下汹汹,人怀疑惧,此非先帝诏陛下,及引臣升御床之本意也!臣虽朽迈,敢忘往言?太尉臣济,尚书令臣孚等,皆以爽有无君之心,兄弟不宜典兵宿卫,奏永宁宫皇太后,令敕臣如奏施行。臣因敕主者及黄门令,罢爽羲训吏兵,以侯就第,不得逗留,以稽车驾。否则即以军法从事!臣力疾出屯洛水浮桥,伺察非常,谨此上闻!”

少主芳阅罢,交与曹爽,曹爽目瞪口呆,面如土色。俄而鲁芝辛敞到来,报称城门四闭,太傅司马懿出屯洛水桥,请大将军速定大计。

曹爽与兄弟等商议,俱无良策,可巧桓范亦到,下马语曹爽道:“太傅已变,大将军何不请天子幸许都,调兵讨逆?”

曹爽皇然道:“如卿言,我家属尽在城中,必遭屠戮了。”

桓范见曹爽当断不断,又顾语曹羲道:“若不从范言,君等门户,岂尚能保全?试想匹夫遇难,还想求生,今君等身随天子,号令四方,谁敢不应?奈何自投死地呢?”曹羲亦默然。

桓范复进议道:“此去许昌,不过一宿可至。关南有大将军别营,一呼即应,所忧惟有谷食,幸范带有大司农印章,可以征发。事在急行,稍迟便要遇祸了。”

道言甫毕,许允、陈泰又至,传达司马懿言,请曹爽兄弟归第,可保身家,曹爽更觉滋疑。

未几又由尹大目驰至,谓太傅指洛水为誓,但要大将军免去兵权,余无他意。曹爽信为真言,稍展愁眉。

时已天晚,便留宿伊水南岸,发屯田兵数千名,聊充宿卫,自在帐中,执刀徘徊,直至五鼓,尚无把握。

桓范入帐催逼道:“事已燃眉,何尚未决?”

曹爽举刀投地道:“我虽免官,尚不失为富家翁。”

桓范大哭出帐道:“曹子丹(即曹真)。也算好人,奈何生汝兄弟,愚同豚犊。我不意到了今日,坐汝族灭哩。”

待至天明,曹爽竟白少主,自愿免官,并把大将军印绶,解付董允、陈泰,赍还洛阳。

主簿杨综,慌忙谏阻道:“公挟主握权,何事不可为?怎可轻弃印绶,徒就东市呢?”

曹爽尚自信道:“太傅老成重望,谅不食言。”遂将印绶付给许允、陈泰自去。

曹爽兄弟奉主还宫,司马懿当然迎驾,且听令曹爽等还家。是夕即由司马懿遣兵围住曹爽第。

越日即由廷尉奏称,谓已拿讯黄门监张当,却将先帝才人,私送曹爽第,且与曹爽兄弟三人,及何晏、邓扬、丁谧、毕轨、李胜等,一同谋反,约于三月间举事,司农桓范,知情不报,应该连坐。于是分头拿捕,结果是一同下狱,陆续斩首,并夷三族。

桓范之死,实由替曹爽划策,并非出城之过。鲁芝、辛敞、杨综三人,亦为有司所收,谳成重罪,司马懿独慨然道:“彼三人各为其主,不必处刑。”仍是笼络人心。当下释出三人,使复旧职。

辛敞出狱自叹道:“我若不谋诸我姊,险些儿陷入非义了。”

却说曹爽被诛,祸及宗族,无论男妇老幼,一概丧生。惟曹爽从弟文叔早亡,妻夏侯氏,青年无子,乃父夏侯文宁,欲令女改嫁,女名令女,号泣不从,甚至截耳出血,誓不他适。及爽被诛,令女适归宁母家,不致累及。

夏侯文宁方为梁相,上书与曹氏绝婚,又使家人讽女改嫁。令女佯为允诺,悄悄的趋入寝室,取刀割鼻,蒙被自卧,女母迭呼不应,揭被审视,血满床席,不禁大骇。家人忙为敷药,且劝解道:“人生世上,如草上轻尘,何苦出此?况夫家夷灭已尽,尚与何人守节呢?”

令女泣语道:“仁人不以盛衰改节,义士不以存亡易心。曹氏盛时,尚欲保终,及今衰亡,便思背弃,这与禽兽何异?我宁死不肯出此。”

贞家人闻言,无不感动,乃听令守节。

事为司马懿所闻,也觉起敬,因使令女乞子自养,为曹氏后。

还有何晏妻金乡公主,系是曹操女,为曹操妃杜夫人所出,性情端淑,夙有贤名。何晏自诩风流,雅好修饰,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无丈夫气,时人号为傅粉何郎。惟性亦渔色,又尝嗜酒,日与曹爽等为长夜饮,不问家事。

金乡公主归语母杜夫人道:“何晏为恶日甚,恐难保身家。”

杜夫人还疑公主妒忌,笑言诘责。谁料何晏阅时无几,竟至杀身。

何晏有一男,年才五六岁,由杜夫人取匿宫中,遣人向司马懿缓颊,请勿连坐。司马懿素闻公主贤明,并看公主同母兄沛王林情面,乃赦他母子,不复加诛。

但何晏好清谈,与夏侯玄、荀粲、王弼等,引为同调,虽身已受戮,尚煽余风,魏晋清谈的流弊,实自何晏始。特志祸根。

且说司马懿计杀曹爽,得专政权,光禄大夫刘放、孙资等,咸称司马懿有大功,应升任丞相,并加九锡。少主芳不敢违议,便使太常王肃,赍册授命,司马懿固辞不受,方将册命收回。

是年改元嘉平,即蜀汉延熙十二年,后主刘禅进监军姜维为卫将军,与费祎并禄尚书事。姜维具有胆略,尝欲继丞相亮遗志,北伐中原,独费祎不以为然,隐加裁制,但使姜维统兵万人,不令逾限。

费祎且与姜维相语道:“我等才智,远不及丞相,丞相尚未能戡定中原,何况我辈?不如保国安民,静待能人,今不可希冀侥幸,轻举妄试,一或挫失,后悔无及了。”未始非持重之言。姜维因权在费祎手,不便与争,只好蹉跎过去。

会有一魏将奔入蜀境,叩关请降,自述姓名,叫作夏侯霸,当由关吏报知姜维。姜维惊疑道:“夏侯霸系夏侯渊次子,与蜀有仇,何故前来乞降。莫非怀诈不成?”

夏侯渊死于定军山。姜维系魏人,应该知夏侯霸履历。遂嘱关吏严行盘诘,嗣接关吏复报,才知夏侯霸为曹爽外弟,官拜护军,归魏征西将军麾下。

曹爽被诛后,玄奉诏入朝,改派雍州刺史郭淮代任。夏侯霸与郭淮有隙,又恐坐曹爽亲党,必将及祸,不得已奔入蜀中,路过阴平,仓皇失道,甚至随身粮尽,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