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江湖

人倒是不少,之前他自有锦衣卫的身份和东厂关系庇护,但现在他已经成了逃犯,不需东厂紧逼,只怕仇人就会先找上门来。

他一边慢吞吞驾着驴,一边思考着今后该怎么办,但是想了许久却依旧没有头绪,他默默地叹口气,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五月的少室山已经是一片绿色的汪洋,郁郁葱葱的山林显得一片生机盎然,山林之中偶有鸟叫几声,更显灵动,远远望去只觉得肃穆之中略带禅意。此时,山中寺庙传来钟声,声音并不响亮,但却传至甚远,所过之处仿佛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可以让人心静,忘却心中不平之事。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九年,乃是禅宗祖庭,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僧在江湖上虽是以武成名,但却始终以弘扬佛法为己任,在江湖上虽然为泰山北斗,但是僧人们始终看淡江湖虚名,并未有雄霸武林之心。

此时少林寺内,全寺寺僧集结于大雄宝殿之内,盘膝而坐,为摆放在香案前的般若堂首座清明大师的遗体超度。佛家素有因果之说,百事有因必有果,人虽死,但心愿已了,则是超脱,那就是圆寂,并无悲伤之意。

良久,寺僧才将往生咒念罢,年少的晚辈弟子无不眼眶通红,无比悲伤,而年长的寺僧却早已看淡生死,脸上并无悲伤之情。少林方丈清净大师看着众寺僧,面上无喜也无悲,只是命中寺僧退去,而将几位长老留下。

“师兄,”达摩院首座清空大师对方丈说道,“超度仪式已完毕,其他事宜还请方丈意下。”

“清空师弟,”清净大师淡然答道,“清明师弟生前曾有言,他一生最厌繁文缛节,出家人逆来顺受,又已跳脱红尘,是以无需俗礼,只需火化将骨灰舍利放入塔林即可,无需其他。”清净方丈叹口气,“我们不如遵循清明的意愿,不知几位师弟意下如何?”

其他的几位高僧口宣佛号,并无异议。

这时戒律院首座清健大师说道:“禀师兄,师弟略有疑问,不知是否当讲。”

“阿弥陀佛,清健师弟不必拘礼,你但讲无妨。”

“既然如此,师兄,我想问,那我们接下来该如何,我们既已确定凶手就是冷天峰,我们是否清明师兄报仇?”清健大师讲出了自己想问的事。

“阿弥陀佛,清健师弟,老衲何尝不想捉住凶手为清明师弟报仇,但此事却有疑问,我虽广发英雄帖,但却依旧不敢下定论。”清净方丈慢条斯理的说道,丝毫不见他有慌乱。

“师兄,”清健略微有些着急,“那冰全掌乃冷天峰独门绝学,试问江湖上除了他还有谁会用?”其他几位高僧听到清健大师所说都不由得点点头表示认同。

“师弟,老衲只是有些好奇,那冷天峰刚刚从东厂的刑场之上逃得性命,却又为何在江湖上四处行凶,”清净大师依旧不见急躁,“此时他理应四处躲避东厂的追杀,但他却在四处惹事,你不觉得这不合常理吗?”

“这...”清健竟一时语塞,不错,清净方丈的疑惑也是他所想过的,如果说现在的冷天峰竟然还敢四处行凶,这绝对不合常理。

“清健师弟,”清净大师继续慢条斯理的说道,“我知道你与清明自小一起长大,感情甚好,但是这事关人命,不可大意,你是出家人,此事虽然急切,却不可失了定力。”

“但是那冰全掌又该如何解释,这可是冷天峰的独门武功,东厂的人可不会。”清健略一思索,继续说道。

“独门武功?”清净大师微微一笑,“我看未必吧。”

“嗯?恕清健不明,还请师兄示下。”清健双手合十道。

“几位师弟,”清净方丈看着他的几位师弟,淡淡的说道,“我们几人出家修行也有四十余年,寺中大小事务我们也都是见证者,故此,我想请问诸位师弟,你们还记得二十多年前那位姓楚的少年吗?”

“师兄说的可是那个自称楚阳的少年?”这时达摩院首座清空大师接口道,“师兄这么一说,我确实还记得,当年他来我少林挑战,用的也是一门极为阴寒的内功,只是那时他武功并未大成。”

“方丈师兄,我也记得他,”清健大师继续接口道,“当时我大意之下也曾中他一掌,说起来那时的感觉就好像全身血液凝结,将会破体而出一般。”

“正是如此,”清净方丈微笑道,“还记得我们年幼时师父给我们讲的武林轶事吗?”

“不知师兄指的是哪个故事?”清空大师略有疑惑。

“师父曾经讲过,三百多年前北宋之时,魔门余孽曾建立一个叫天际的组织,专司暗杀行刺之事,其时天际有天地玄黄四位圣使,其代号分别为情缘、怒风、冷言、龙宇,后来不知怎的,这四人与天际反目成仇,最终四人灭了天际,之后便隐退江湖,再无半点音讯。”清净大师慢慢说着,“那玄字使冷言真名为楚言,擅使一门阴寒内功,他惯用的掌法便是冰全掌,当时被旁人零星学得几招,虽只有几招却也足够震惊江湖,故此冰全掌的威名才会在江湖上流传了数百年。”

“清净师兄,我也记得师父所讲的这个故事,只是不知您在此时重提用意为何?”清健大师依旧不明白方丈的意思。

清净方丈不以为意,继续说道:“我们认定凶手为冷天峰只是因为武功相似,但那楚言的后人也必会那一门阴寒内功,这二十多年来每当我想起那个叫楚阳的少年,我就不禁猜想他或许就是那楚言的后人。”说道这里,清净方丈顿了一顿,略微思考下继续说道,“或许真凶真的是那楚姓后人也说不定。”

“可是楚家已经几百年未曾踏足武林,为何会在这时又出现?这也不合常理。”清健大师对于方丈的这番猜测不敢认同。

听到清健的话,清净方丈突然叹了口气,继而眉头紧皱,半晌,才又继续说道:“或许是时机吧,你我虽已遁入空门,但对江湖之事却也十分了解,这些年东厂奉朝廷之命整顿江湖,武林之中早已是人心惶惶,私下里早已是暗流涌动,或许对楚家人这才是最好的时机。”清净方丈突然停下看了看清明大师的遗体,不仅又叹了口气,“我最近总有些预感,江湖不久或会有大乱,不只玄字楚家,恐怕天地黄三使的后人也会出现,更何况还有东厂,一场武林浩劫说不定便会突然而至。”说罢,清净方丈突然陷入了沉思。

其他几位大师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