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集

这女人一把抓住赵抃的手,滚下床来。

“大人,救救我的孩子。”一句话和着眼泪一起涌出。

“来,先喝口水。”赵抃急忙扶起这女人。

“大人,我已染了疫病,孩子她爹前个月就饿死了。我也将命赴黄泉,我就这么一个女儿。请大人收养,小女子来世一定做牛做马报答大人。”话刚说完,女人就咽气了。

一时,屋里只听到小女孩的痛哭声。

“唉,可怜的小女孩,别哭,以后我做你奶奶,好吗?”赵夫人心疼地抚摸着小女孩的头。

小女孩满脸泪痕地点着头,扑进赵夫人的怀里,叫着:“奶奶,奶奶,你带我走吧,我会很听话的,会做很多事。”

“奶奶知道,告诉奶奶,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赵夫人点着头问道。

“奶奶,我今年四岁了,大家都叫我粮儿。从我出生起,爹娘就给我取名粮儿,希望老天保佑庄稼有好收成,我们就能吃上粮食。”粮儿说。

听着粮儿的话,赵抃的眼角流出两行清泪,他捋捋山羊胡须,风中的身影更显瘦削了,可眉宇间还透着一股英武之气。

11、越州府衙 夜

赵抃正在连下文书询问所辖各县遭受灾害的情况……

赵抃喊道:“来人!”

毛彦志匆匆进来:“老爷,有何吩咐?”

赵抃将下达各县询问文书递给毛彦志,吩咐道:“立即派人将各公文送到各县府!我要迅速了解遭受灾害的有多少乡村?百姓能够养活自己有多少户?多少人?应当由官府供给救济粮的有多少户?多少人?须加固修筑的沟渠堤防有多少处?国库里钱粮可供发放的有多少?可以征募出粮富户有多少?寺院、道观在保证自食的情况下,能募集到可供救济的粮食有多少?”

毛彦志重重地点点头。

赵抃加重语气地说:“要各县府三天后必须搞得一清二楚禀报知府。”

“是!”毛彦志坚毅地回应道,并速速转身离去。

12、一组短镜头

(按下列画面旁白):“赵抃调查令下达后,各级官吏们见知州大人做事如此决断,纷纷进村入户实地调查,迅速摸清情况。三天后,各县所属县府陆续上报……”

知县连夜召开会议布置任务……

官吏们纷纷进村入户摸查情况……

某官吏进某富户进行调查核实……

某官吏进寺院、道观调查情况……

知县清查粮库进行摸底调查……

……

13、越州府衙 夜

赵抃将各县调查项目一一查对汇总……

赵抃亲自执笔写了一张告示稿子交毛彦志:“立即交付印刷,到处张贴。”

“是!”毛彦志拿了告示稿子急速离去……

14、十字街头 日

衙役敲着锣“——,——,”喊道:“州府最新告示哪——!”

两位衙役在十字街头张贴告示,一群群众立即围过来看……

有的人还念了起来:“越州灾荒,州府决定,放开粮价,日涨一文,上不封顶。州内粮商,屯粮不售,罚没充公。”

人们听后个个伸着脖子,瞪大双眼,看完之后个个傻眼了,大家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什么放开粮价?”

“不但放开粮,而且还上不封顶!”

一下子,像炸开了锅似地纷纷议论开了……

“你算算,今天粮价每升十文,明天十一文,后天十二文,十天涨了一倍。”

“这什么狗官!”

“唉,摊上这号知州,我们死定了!”

人们叹气,个个摇头,一脸无奈。

忽然,人群中一声炸雷般地响起:“走!我们到州衙去问问那狗官。”说着,他便奋力撕下告示,欲带大家去官府问罪。

“兄弟们,息怒!”只听一位老大爷上前阻拦说:“还不快去买粮!”

“是呀,今天不去买粮,明日就涨价了!”有人说。

一时,议论纷纷的人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忽地散开了,有的喊道:“对,对,快回家拿米袋、挑箩筐赶去粮店买粮去!”

大家纷纷离去,赶回家买粮去……

15、某粮行 日

老板甲正喜笑颜开地清点银两,对着同行道:“老兄,发财的机会到了,这粮价一放开,我将全部银两去外地采购一批粮食。十天后,第一批外地采购粮食运到越州,价格就涨一倍了!”

老板乙连声附和道:“是啊,是啊,我刚才已差伙计去外地进粮了!一定乘此机会大赚一把!”

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16、街头 日

许多老百姓里三层外三层围着看一张新张贴的告示……

一位不识字的壮年汉子在问旁边的一位书生模样的人:“先生,上面写什么?不是又涨油价了吧!”

书生模样的人摇摇头,道:“越州要大兴土木,兴修城墙,兴修水利,需要雇佣大批州内的百姓。壮劳力一工五升米。当日付清,多劳多得。”

“五升?!而且,当日付清!”壮年汉子高兴地喊道:“我一家有救了,有救了!”说着,他飞奔而去……

一位老者见壮汉飞奔而去,还说:“知州赵大人已开仓赈灾了,每人每天领一升救济粮,孩童每天领半升。”

众人异口同声道:“太好了!太好了!这样,再不会饿死人了,越州有救了!”

(旁白):“赵抃统计,全州不能养活自己的孤寡病弱者,二万一千九百多人,按往年规矩官府每年发粮救济穷人,应当发到三千石粮米就停止了。这次征收富户人家上缴来的粮食,共得谷物四万八千石,供应有了保证。为了防止领粮拥挤,州知又规定男人女人不再同日领米。而且,还增设发粮点,让灾民就近领粮,即使自己不能养活自己的人,也有了生活保障。”

17、赵家 日

这一天,赵抃难得休息半天,毛彦志正在向赵抃报告道:“老爷,自从出了粮价上不封顶的告示后,粮商不论本地的外地的,现在是翻仓库,扛麻袋,装上大船小车,纷纷向越州运粮回来。只等着卖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