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范钟执拗地说:“几十年养成的习惯闲不下来,身体不碍事。”范衡见劝不动范钟只能拜托管家小心照料,“马车太过辛苦,我看明日还是走水路到兰溪,另外带着婺州府公文去兰溪县衙叫他们派轿子去龙门上竺坞。”范钟毕竟上了年纪,这些天确实有些疲惫落得做了顺水人情,“还是孙子想得周到。”
? ? ? ???范钟宰相官场上谁人不知,到了兰溪县衙自然热情款待,知县得知宰相身上还带着当今皇上赐封的圣旨去上竺坞,马上安排八抬大轿,并按一品大臣出巡规格鸣锣十一响开道。范钟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如今老夫乃一介平民不可坏了朝廷规矩。四抬轿子就行,鸣锣就算了,不要扰民了。”范钟的廉洁天下人尽皆知,知县也只能由着他。
? ? ? ? ?好消息迅速传遍整个上竺坞范氏家族,析居外地的各厅堂范氏族人的祠堂头领纷纷前来上竺坞。弼祖堂祖祠张灯结彩鞭炮齐鸣,案桌上摆满三牲祭品,范文正公、范忠宣公、范正路公画像高悬,范钟领着各房族首虔诚祭祀。范钟将圣旨平放在案桌上,“范氏列祖列宗,上竺坞范氏自正路公游学浙东与鲍氏安人结为伉俪至此有了范氏一族,族人谨遵先祖教诲‘百字家训’无时不铭记于心,居庙堂之高者忧于民,处江河之远者忧其君。今蒙皇帝寰辰赐封我上竺坞一族为‘龙门范氏’,此乃祖上之荫我族之福,从此使我族扬眉吐气,无尚荣耀!”
? ? ? ??礼毕,范钟不顾年迈领着众人攀上村后的“龙门山”来到鲍氏安人祖茔前祭祀先人,并将皇上赐封上竺坞范氏一族为“龙门范氏”,理宗皇帝赐建“贞洁烈妇”牌坊一事一一禀报,告慰安人。
? ? ? ??范钟在祖家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回程去了清口。“少小离家老大回”,为了赵家的江山社稷几十年没有回家的范钟几乎找不着自己老房子的位置了,几次问询终于找到依稀脑海里记忆中的三间大瓦房的地方。不想,房子已经倒塌,只剩下残垣断壁。范钟一屁股坐在石门槛上,感慨万千,脑海里默默涌现出小时候的光景,那时候在父母的身边无忧无虑地生活那是多么幸福的事啊!范钟的脸上也浮现出幸福的笑容。
? ?? “老爷,今后我们住哪呀?”管家的问把范钟拉回现实。“是啊,住哪呢?”范钟自言自语着,忽然好想心里有了决定扶着门框坚定地站了起来,“走吧,我们回婺州驿馆住!”管家徐栓唠叨着:“老爷,不是我说你,别人当宰相在家乡又是造祠堂又是造花厅的,您倒好,如今家里连个窝都没有。”范钟叹了口气,“人各有志,像我先祖文正公一生积蓄奉献社会,置办‘义庄’惠及整个家族,去世时连殡葬的钱也是欧阳修等一帮老朋友凑的。忠宣公也是将一生俸禄投入到义庄,使得义庄发扬光大。‘人活一世,草生一秋’,活着的意义是尽可能的为社会多做点事呀!”同行的一行人纷纷低下了头,连轿夫也忍不住掉眼泪,“这就是我们的好宰相呀!” ?
? ? 回到兰溪县衙,当地乡贤得知消息纷纷要求捐钱捐地给范钟,都给谢绝了。知县得知范钟老家已经无屋可住心中一阵心酸,“要不先在县衙居住?我想办法弄块好地再资助点银两造一楼屋颐养天年!”“不行啊,这不符合规制,我也不能破此先例,还是回到婺州驿馆居住为好。”知县拿出一百两纹银送给范钟也给拒绝了。范钟对知县说:“龙门范氏家族始迁祖范正路夫人鲍氏安人牌楼的事就有劳知县大人费心了,还有上谕双龙镇改名双女埠一事也有劳知县大人。”“份内事应该的,何况这都是兰溪的荣耀!”知县诺诺答应照办。
? ??第二天早上,知县亲自到南门码头送范钟上船逆婺江去婺州驿馆。
? ? ? ? ? ? ? ? ?###一二三
? ? 范衡知道祖父老屋倒塌自责不已,范钟宽慰道:“为官者当对得起自己的俸禄,个人得失又算得上什么?房子倒了我看住驿馆也不错,高楼大厦一张睡床也只不过三尺宽,山珍海味也不过是为了饱个肚子,荣华富贵过眼云烟,我七十好几的人了泥土已没脖子还有啥好追求的?”
? ? 范钟的身体越来越感到疲倦,虽炖了理宗皇帝送的野生参鹿茸等滋补品喝也感觉做事有些力不从心。范钟心里着急,趁着自己还健在有些事不能耽搁了。他知会龙门范氏各房头的首事在上竺坞范氏家庙议事,修缮范氏家庙,修葺鲍氏安人坟茔,重新修编《龙门范氏家谱》,派员赴苏州协商认祖归宗大事。
? ? 驿馆有吃有住,范钟将临安带回来的所有纹银捐给了龙门范氏家庙。对于家谱顾不上患有眼疾,亲身亲历而为,亲自制定新家谱样板。家谱定义为《忠宣房濲西龙门范氏宗谱》,并亲撰《濲西范氏续修家谱序》,将龙门范氏按朝廷诰封分五大房取义:宣议房、朝议房、太傅房、奉直房、通奉房。其余按苏州宗谱旧制不变。
? ? 龙门上竺坞范氏家庙的修缮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鲍氏安人的坟茔也在积极的修葺中,县衙出资建造的贞洁烈妇牌楼已经初具规模,一切按部就班进行。范钟想亲自前往苏州祖家范氏宗祠协商认祖归宗大事,大家考虑路途遥远多有不便,如事情进展顺利等龙门宗谱完谱范老宰相再赴苏州不迟。
? ? 至于派谁去苏州范氏宗祠颇费了一番心思,原本有兰溪龙门范氏族人知苏州,但这种家族之事官场上人出面不太合适,范钟意见派龙门范氏总祠堂弼祖堂首事赴苏州议事为妥。首事范弘不日出发。
? ? 苏州范氏宗祠内范家各房首事济济一堂专门商讨兰溪龙门范氏认祖归宗一事。意见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当初范纯仁身为宰相宗族也是坚持原则按祖宗惯例没让他的孙子直重上宗谱,如今过了近一百七十年让兰溪上竺坞范氏重新认祖归宗与族规祖训不符。另一派则认为时过境迁,当年的范正路正妻黄氏未曾生育,正路又英年早逝,兄弟五人均子孙满堂,而直重虽为外室所出然为范正路唯一骨肉。如今上竺坞范氏一族枝繁叶茂且硕果累累,仅南宋一朝朝廷三品以上官员八人,进士一十五名,举人二十九人,为官入流者五十九人。太学院上舍五人、内舍二十人。外舍五十人。且不说功名利禄,就历史皇室而言非正宫皇后所出登基者也比比皆是,哪有皇帝非正宗一说。况且,如今兰溪上竺坞范氏有当今皇上赐封“龙门”二字也是对上竺坞范氏的极大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