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巢湖周瑜

听到许康的感叹,国渊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淮南本是膏腴之地,粮产丰饶,臣一直奇怪为何我等一路走来,淮南百姓竟多饥馑之人。至此方唔也。”

许康道:“袁术与董卓相类,轻民生而重军事。虽只有淮南一郡之地,却拥兵二十余万,结果苦的只有百姓而已。这样竭泽而渔的榨取民脂民膏,如何能得长久?”

国渊点头道:“当初袁术驻军南阳之时,北败袁绍,南压刘表,西攻董卓,何等的不可一世。臣听说后还以为能安天下的必是此人。可是自从孙坚死后,他的势力每况愈下,现在不要说袁绍了,便是曹操都不是对手。”

许康叹口气道:“二袁相争,涂炭天下。其中尤其是袁术骄傲自大又嫉贤妒能,竟同时与天下为敌。若当初他能北和袁绍以攻刘表,夺下荆州做为根基,也不会像现在这般局促于淮南一地了。”

国渊皱眉道:“既然主公也觉得袁术此人不堪,我们又何必与他联合?”

许康笑道:“袁术虽然无道,但兵力却甚众,淮河以南,论势力无出其右者。我们要想在此立足,没有他的默许恐怕很难办到。好了,你拿上我的拜帖,去袁府一趟。让我们来好好会会这位淮南一霸。”

巍峨的广厦之中,清风穿过廊道,轻轻灌入四面敞开的厅堂内,使得一室清凉。

几位衣着单薄的舞女,应合着柔媚的音乐,轻轻扭动着身体,做出各种销魂蚀骨的舞姿。

袁术高居主位,微闭着双眼,右手手指轻轻打着节拍,一脸惬意享受的模样。

就在这时,一位官员匆匆而入,跪下道:“启禀主公,门外有人求见。”

音乐被打断,袁术脸上现出不悦之色,道:“何人?”

“是康亭侯,交州刺史,征南将军许康。”

袁术一愣,脸上露出思索的表情,好一会儿才像记起什么似的恍然道:“原来是许家的弃子,他来我淮南做什么?”说着,又喃喃道:“康亭侯,交州刺史,征南将军,名号到是不少。那就请他到客厅里暂时等一会儿好了。”

“是。”

官员下去后,袁术挥挥手,赶走了舞女乐师。然后双手平举,立刻有七八个美貌侍女上前,宽衣的宽衣,梳妆的梳妆,不一会儿的功夫,便将他打扮的精精神神。

许康眯着双眼,静静的跪坐着,半个时辰过去,竟没有移动过分毫。直到听到外面传来喧哗的声音,这才睁开眼睛。

就见袁术在一大群人的簇拥下姗姗而来。

许康首先见礼道:“阳翟侯有礼了。”

袁术亦是满面春风的道:“康亭侯有礼,快请坐。”

“谢坐。”许康等袁术坐好后,这才重新落座。上下打量了袁术一眼,暗叹不愧是袁家嫡子。不管历史上他有着怎样不堪的名声,但若论长相,确实是难得一见的美男子。

许康在心中忍不住腹诽,毕竟是经过无数代优良基因选拔出来的种子,虽然没办过人事,但长得还是人模狗样的。

袁术首先笑道:“听说许大人要去交州上任,怎么有空来我扬州游玩?”

许康亦笑着回应道:“久闻袁大人之名,一直无缘得见,此次路过淮南,冒昧来访,还望恕罪。”

袁术道:“哪里哪里,许大人客气了。既然来了,那就不妨多住几日,也好让在下进一进地主之谊。”

许康不客气道:“在下也有意与袁大人多亲近亲近,那就叨扰了。”

巢湖之称始于秦朝,此地物华天宝,资源丰富。不仅湖内存在大量的水产资源,四周更是淮南主要的粮食产区。

因此,巢湖四周一向是百姓聚居之所。

只是袁术迁到淮南后,带来了大批的兵痞,破坏了这里自耕自产的小农生活。民众为了保命,纷纷聚集起来,建起一座座大型的坞堡。

这些坞堡如珍珠一般散落在巢湖四周,既相互支援,又相互提防。

许家堡算得上其中最大的坞堡之一了,堡主许定来自豫州谯县,一年前迁居到此。当时他带来的只有三、四千人口,五、六百堡丁。新来乍到,人地两生,又没有可以落脚之处。

附近的三座坞堡见他们人生可欺,便联合起来,组织了一支两千人的队伍,想要抢夺他们的财物和女人。令人没想到的是,许定就凭借着手中的五百堡丁,不但将来犯的两千队伍全部消灭,还趁机顺势攻进了三个坞堡内。

可以说,许家堡就是许定靠掠夺这三个坞堡的物资建立起来的。

其他人眼见许定如此厉害,再无人敢轻易打许家堡的主意。

就在数月前,又一支数万人的队伍迁入到许家堡,使此堡的势力空前膨胀,仅能够出战的堡丁就有一万多人。在连续剿灭了几座原本与他们抢夺地盘的坞堡后,如今的许家堡已经是巢湖附近能够与当地官府相抗衡的最强势力之一了。

巢湖盛产粮食,故人口众多,从而导致附近的坞堡也是越来越多,坞堡本就是由原巢湖附近的村寨构成,相互之间难免有地盘重叠之处。

在官府势力相对衰弱的此时,单凭口头上的协议已经解决不了彼此之间的问题,动武就成为最后评判的依据。

因此,巢湖地区也是整个淮南除了前线战场外最动乱的地区,没有之一。

为了防止新的火并出现,新任巢县县长周瑜,决定召集巢湖附近主要坞堡的头领坐在一起,共同研究地盘划分的问题。

周瑜,字公瑾,庐江人。其父周异曾为洛阳令,是标准的官宦世家子弟。

从父周尚现为庐江太守,因巢县局势复杂多变,几任县长都无法恪尽职守,周瑜便主动申请来巢县任职。而这场以划分势力范围为目的的聚会就是由他一手操办的。

宴会上,众堡长,坞主见周瑜年幼,觉得他只是一个靠父辈荣光才混个县官当当的二世主,难免轻视起来,言语中也有许多不敬之处。

而周瑜却含笑以对,似乎对这些粗人的言语根本不放在心上。

待众人吵嚷良久,周瑜这才挥手压下,道:“本官新来上任,难免有许多不明之处。所以这势力划分还要靠各位堡主的自觉。不过我看现在的情况,单纯讨论是议不出个结果来的,不如听听本官的意见如何?”

立刻有人嘲笑道:“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