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大齐朝

齐穆宗因为长年服食丹药,身体虚弱,性情暴躁,打杀宫人妃嫔是家常便饭,连朝廷重臣都不能幸免。终于一天晚上,灾祸酿成,齐穆宗的德妃卢氏不堪忍受辱打,失手杀死了齐穆宗后,又畏罪自杀。杨太后趁机把卢氏一族全部打入死牢,欲灭其全族。

当年,杨太后还是贵妃之时,扳倒了魏皇后和皇太子之后,齐肃宗本答应不仅要立她的儿子为太子,还要立她为皇后的。谁知出身第一门庭的卢太傅发起翰林院、太学院以及整个大齐朝的的书生学子上血书给齐肃宗,为欧阳元稹鸣冤和极力反对立她为后,更是当堂撞柱血谏,引发群臣愤慨,应者云集。于是立后未能成行,只是立了欧阳元宸为太子。而齐穆宗以非嫡之身继位,引得重嫡轻庶的世家纷纷侧目,杨太后因而对卢家恨之入骨。

德妃虽然出自第一门庭卢氏的偏门末枝,可杨太后以公谋私,恶意牵连,誓要把卢氏一族灭门,最终在几大世家和皇族亲贵的极力阻劝下,除主犯家全部都凌迟处死外,其他族人全贬为庶民。

而齐穆宗死后,他年幼的小儿子继承皇位,就是齐代宗。不过,因为惺帝凡事都依仗太皇太后和外戚杨圣通,很快外戚当权,杨家成为大齐朝真正的掌权者。杨圣通托古改制,不仅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还损害了世族豪强的利益,朝臣不忿,遂生出异心者众。

终于,有人起而反之。魏国公翻出当年废太子诅咒案,查实乃杨太后和杨圣通为了夺太子之位,对废太子的栽赃陷害。隔天,又有人爆出,杀害齐肃宗的反是皇后杨氏,因嫉恨德妃得宠,才嫁祸于她,当天晚上,镇国公率军发动宫变,杨太后和杨圣通死于乱刃之下,杨氏一族遭到灭门,刚登基不到一年的齐代宗被废。同月底,废太子之子欧阳锋滕在宁远侯和定国公等大军的护送下进京,在百官的跪迎下,登上帝位,是为齐武宗。

齐武宗登基第二年,就下旨废太子欧阳元稹平反,并追封为息隐王,同时,将齐穆宗一脉贬为庶民,从宗籍中除名,流放关外。

当今圣上,是本朝的第七个皇帝,也是一个很英明的君主。先皇宠幸奸臣,致使天下外有匈奴和鞑子骚扰我朝边境,内有奸邪小人把持朝政,灾祸不断,民不聊生。当今圣上登基后,力挽狂澜,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有了现在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

圣上迄今有五位成年皇子,这么多年来迟迟不立太子,朝中大臣已经暗中分成几股势力斗智斗勇。

睿王爷是长子,和三皇子-端王爷乃是一母同胞,均是贤妃所生。贤妃是威武侯府沈家的嫡小姐,进宫之时,就被封为妃子,多年来颇得皇上宠爱。睿王爷自己才华谋略无一不精;又有着威武侯府做后盾,身后呼声最高。

雍王爷欧阳凌玮是二皇子,虽然是嫡皇子,但因皇后并不得宠,所以在宫中地位并不是很高。再加上皇上对他不喜,自成年来都是在礼部做事,在朝中也没什么建树。朝中大臣暗中分成四股力量,雍王爷这股力量是最弱的一股,都是一些忠诚的老臣在支持着他。

还有两股,一股是四皇子庆王爷,四庆王爷是魏贵妃所生,魏家乃百年公卿之家,朝中力量不弱,文臣武将也都和他们家沾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另一股是五皇子安王爷,安王爷乃云贵妃的儿子,他的两位舅舅都镇守在边疆,拥兵百万,再加上母妃是皇帝的宠妃,他的呼声也很高。

这些都是李梅平时翻阅史书,再从徐副把总和卢雨馨口中得知的皇家秘史中整理出来的信息,想着终有一天会用到,便暗暗记在了心中。

卢雨馨的来信中还说到,当年她爹卢太傅被贬成庶民后,就说杨氏一族不长焉,毅然领着全家老小找到还是庶民的当今皇上,传他知识,授他谋略,讲解各世家间的利害关系,显然是为其日后登位做准备。

欧阳锋滕在登基后,迎娶镇国公之嫡长女罗洁怡为后后,又先后迎娶沈家和魏家的嫡女进宫为妃。

而作为从龙之功的卢家原本也要送嫡女进宫的,而且,在青州之时,卢雨馨的长姐卢云姗就与齐武宗情投意合,欲结为夫妻。谁知,在回到京城之后,卢云姗却主动放弃了宫中的富贵荣华,下嫁了中原第一豪商万家家主---万友亮。

万家世代为商,家财万贯,虽说富可敌国,但到底是社会末流,能娶到第一门庭的嫡女,使得万家拿出了大半家产来支持齐武宗的财政,填补空虚的国库。齐武宗对钱家也是恩宠不断,不仅封其是大齐第一皇商,还封了其子嗣官爵。

卢雨馨说,她因为和嫡亲长姐相差年岁太长,总共只见过长姐一次面,还是其重病卧床,即将离世之前。记忆最深刻的是她小时候初见刚过三十的长姐那已经青丝变华发的震惊,和姐姐那眉眼间抹不去的哀苦!当年人人艳羡的十里红妆和那不是皇家帝姬却被封为贵敏公主的封号,是她姐姐一生悲苦的开始。

政治联姻下,又有几个女子是幸福的!?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