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更得早
———————————————————————————————
直到到了熙山,这场热闹还是没个完。赵王、秦王大概是不想再趟这浑水了,“累上书”给皇帝,请求“如齐王”,自请外出政治避难。皇帝无奈地同意了,批完了之后就大骂:“畜生!”
皇帝一把老泪,他只是想给儿子们找个小茬,哪想得到,他们真的这样不干净呢?送走赵王、秦王,皇帝把魏王、燕王、晋王一齐捞了回来:“们死了这条心吧,朕的大好江山,不能交给们这些畜生!”
摸着自己可能所剩无几的良心,郑靖业和郑琰很想大方承认,晋王的事情是他们先发现的,奈何从现开始到几百上千年后,所有都觉得这事儿大概是魏王、要么是祁王、或者是义安郡王或者荣安公主这些搞出来的。根据阴谋论“谁是最后受益者,谁就是这次事件最腹黑、最阴谋的幕后黑手”,郑氏不应该是出手的。
对于这种“没做过的坏事被扣到头上,做过的没发现”的情况,实是让哭笑不得。既然没问,郑氏也不会傻到跳出来发明声明对这踌乱负责,坐着看戏呗。只是对皇帝这个可怜老头儿,心里的同情愧疚又多了一分。
郑靖业没想借什么机生什么事,他只是不忿于皇帝被骗一定揭穿这狸猫换太子的事儿,更不忿于蒋进贤不把他放眼里,才搞出这样打脸的事情来。真没有别的目的!比起政治筹划的老谋深算,这就是个傲娇老头儿赌气。本来嘛,太子都内定好了,郑靖业想大度,看蒋进贤的猴儿戏也行的,可他就是怄气了。
郑琰,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奸臣。她爹的三观真的挺成问题的,她爹的手真心黑。是不管无辜不无辜的,比如余氏,被亲欺骗,本是受害者。比如晋王,好好小闺女没了,也是受害者。比如,魏王,真是躺着也中枪。最可怜的是那个小六娘,孝子还什么都不知道呢,因为卷进去了这进一个案子里,活也活不成了。
类社会,比起弱肉强食的自然界,也好混不到哪里去呢。郑琰的胸口有些闷闷的。
这还是他不知道郑靖业出手的原因,如果知道这只是半步距离引发的血案,不知道她又要做何感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