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协终有道
庆林长公主道:“他还不知道么?最是赖惰的!们商议着来呗。”
萧令先但笑不语。最后的结果,他还是选了顾益纯的一个侄孙顾鼐入了他的詹事府,又,蒋进贤的族孙、沈晋的族子也有入选。郑文博与张亮这两个护卫有功,也被他弄到了东宫的编制里面。郭靖是皇帝的,他不要讨要,心里却是记住了,还跟这表哥好好地拉了一回关系。
皇帝看着这样一份名单,皱着了一下眉头:“就这样了?”
萧令先腼腆地道:“还差着些,儿臣想……”
“嗯?”
“太傅为相,府内但有缺员,必要考验,择优而录,这个……也想,不拘出身,不论相貌,但有才华,考试过了的,便可补这几个空缺。”
皇帝缓缓地笑了:“甚好!甚好!”这会儿也有心情取笑了,“郑靖业才说,他这个太傅名不符实,并不能给太子以劝导,倒是学上了。”
萧令先也笑了,他对郑靖业的感观实不错,即使是没有立太子这档子事儿,郑靖业作为一个一直跟着皇帝走的,都能让萧令先喜欢。郑靖业那种选拔才的方式,更是让萧令先眼前一亮,就是这样啊!他本能地觉得,这样对他有利。郑靖业身上,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而且郑靖业卖相好,谈吐风雅,态度和蔼,用顾益纯的话说就是:想哄谁就没有谁不成的。萧令先到死都以为郑靖业是个好,是他对郑靖业不够好。唉!萧令先真是个单纯的好孩子。
“就这样办吧,”皇帝合上了手中的方案,“政事上面,多问问太傅,他是个有本事的。不但有本事,而且有学问。”
萧令先痛快地点头:“儿臣明白。”
“既要考较,出的题目就要仔细斟酌。”
“是。那,缺员就先缺着?明春再考。不过差上四、五个,并不碍事的。”
皇帝笑道:“可。”
接下来就是忙着新太子这一档子事儿,忙得沸反盈天。匠作那里汇报,由于郑相公很有前瞻的眼光,已经下令暗中准备了,所以一切都很顺利,一应材料俱全,都不用现去置办。九月里皇帝又迁回了大正宫,十月一到,一切齐备,册封太子,新太子拖家带口地住进了东宫。
皇帝父子不免又赞叹一回宰相全能。可了劲儿地数落过许氏各种缺点,不足以母仪天下的一帮子政客们,又纷纷向新太子道贺来了,萧令先也只能虚与委蛇,心里可不是不恨。亲妈都被骂了,谁能不生气呢?只好心里暗暗记下这一笔账了。
男们忙,女也忙。杜氏、庆林长公主这样的,真是让羡慕,以前跟苗妃关系不错,尼玛现又跟太子妃关系不错,怎么什么好事都让她们占了呢?庆林长公主是新太子的好姑妈,也是太子妃的好姨妈,自然从中为郑家周旋。杜氏也不含糊地提醒太子妃:现定位不一样了,对后宫的妃子们要尊敬又大度,帮老公挣分数。
太子不喜苗妃,面上是不显的,奈何瞒不过郑靖业这老奸贼的一双贼眼。郑靖业眼睛多毒啊?萧令先还是嫩了点儿,他根本不提他兄弟二十四郎,对越过哥哥们当了太子倒是有些愧疚。郑靖业很快就发现了他的这种情绪,他老婆女儿跟苗妃以前经常接触。
郑靖业不得不大力洗白:“圣选中殿下,是看中殿下的仁爱啊!殿下怎么能对二十四郎不闻不问呢?便是贵妃,也要让太子妃对她尊敬些才好。只当是为了圣吧。圣春秋日高,贵妃能令圣开怀,殿下也该对贵妃另眼相看才是。便是臣等,难道保下苗氏父子是为了讨好一个妃子吗?那是为了不让圣为难啊!臣之妻女,常入昭仁殿,难道是因为贵妃对们有什么助益吗?不过是看圣的面子上啊!圣对一家有恩,们就要让圣过得舒心啊!为臣尚且如此,何况殿下为子呢?为了圣,为了圣~”
苗妃已经渐渐淡出们的视线,皇帝最后都不临幸什么妃子了,估计是年纪大了,对于心理上的需求比生理上要多。皇帝还要进行工作交接、培养新太子,后宫都少去了。就这样,太子还能对苗妃保持礼仪上的尊敬,对幼弟表示出关怀,实是让皇帝感慨良多。
“是个心存仁厚的孩子啊!贵妃性子娇贵,二十四郎尚幼,很不放心他们,能这样待他们,就放心了。还有的哥哥们……”
萧令先一抹汗,有个靠谱的师傅的感觉,真TM好!
徐莹的感觉就不太好,她家里实没认为她能做太子妃的,能做王妃就很不错了。接手个王府适应适应才勉强能运行得下去,一下子接手了东宫,又是新册立,还快要过新年了,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做起。手忙脚乱地向请教,母亲、庆林长公主都是她请教的对象,渐渐地才把庶务导向正轨。
这一派忙碌之中,新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