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的冰山
打气。
池修之笑道:“是啊是啊。”心中却道,这样大的工程,明年是完不了工的,后年能做完就是谢天谢地了。
别看不是建什么水利枢纽,就是利用现的沟渠拓宽再砌上石头,对现的劳动生产来说,也是做个两三年是再正常也不过了。池修之希望自己能这里做上个五到八年,那样鄢郡一定能大变样的。
可惜,情势不如愿。
七月里,郑琰回应参加先帝周年祭的时候,萧令先就流露出很想池修之的意思来了。鸿胪寺卿陈庆成,越看越碍眼h胪寺不算太重要,却是九卿之一,真要讨论起问题来,跟太仆是一样的。那个位子萧令先是预留给池修之的,再者也找不出更多的倾向于他的来做这个九卿。
郑琰此番回京,也不开窑挣钱,只一心参加先帝的周年祭,萧令先的话,她一点也不接,只说:“事情才做了一半还没看到成效呢,这就丢开手去,怕他一回京,原先的好局面就又荒废了。”
萧令先只能忍了。
————————————————————————————————————————
到得九月秋收,鄢郡居然是一个丰年,税减了,交给国家的钱粮一点也没少。池修之减的都是本地地方官胡乱加的,这些税加了,对国家财政也没有增益,减了,同样没影响。还因为减了税,提高了劳动积极性,又有括隐、兴修水利等因素,反而缴的税更多了。
萧令先大喜,下令嘉奖池修之,恨不得把他立为楷模——这个是他亲自发掘出来做地方官的!又下令让池修之进京,池氏夫妇只得暂时把郡中事务交待一下,夫妻双双入京去。
萧令先大正宫里接见了池修之,劈头盖脸一顿猛夸:“卿真栋梁材也!”
池修之谦虚地道:“尽职尽责而已。”
萧令先道:“的尽职尽责,可比别做得好多啦!做一郡守,真是屈才了X来怎么样?”
池修之吐血,他的五年规划才刚开了个头啊!“臣愿为天子牧民。”
“哎~什么样的材就该用什么样的地方嘛!”
池修之毫毛都竖了起来,又要干神马?“臣请为郡,有始有终,且,有许多事情才刚刚起步,臣怕走茶凉,良政不行。又或者,继任者无力压制,终遭反扑。”
萧令先搓手道:“可这样,鸿胪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也找不到合适的接替,只好每每看着朝会上总有缺席,站班站得,跟他那口豁牙似的,难看得紧。”
池修之忍不住笑了,萧令先也会幽默啊!“朝中总有贤臣的。”
“不好,不好。”
池修之想了一想:“有一个是很合适的,但是脾气差了一点儿,不知道圣能不能容忍?”
“谁?”
“鸿胪少卿,李神策。”
“他?”萧令先的语气不情不愿的。
池修之连忙为李神策做保:“臣鸿胪时,跟着他学了不少东西,这个通达敏练,看事清楚得很。至少做鸿胪是胜任的。就是性格不太好,不喜交际,与家族中也是这两年才多走动了一点儿。”
萧令先想一想:“就他了吧!”
池修之心道,还真好忽悠!真是的,想忽悠萧令先的,只要记住几个要诀就行了:一、他不喜欢世家,更不喜欢世家抱团;二、他不喜欢女太强硬;三、他喜欢软糯一点的;四、他比较喜欢礼法,即比较喜欢尊君。
又一次,陈庆成告病的时候,萧令先派去了医生,同时还下了道命令,鸿胪寺卿年高德勋,为国操劳,带病工作,不是黑心资本家,不能这样压榨剩余劳动力。为表明皇帝是个好,特许陈庆成退休,按退休干部待遇发养老金。转眼又把李神策给提成了鸿胪寺卿。
等陈庆成回过神来,萧令先把李神策的官服都给送到李神策家里去了,陈庆成只好接受现实。
办成了这件事情,让萧令先心里得意了一把,也让池修之对他的评价高了那么一点点。行啊,小子,会下汹爪了。
自从当了皇帝,萧令先一开始大抽风,后来小抽风,但是,抽着抽着就平静了。大家对他的评价也慢慢回升了起来。他是名正言顺由东宫入主大正宫的,不管二不二,道义上占据着绝对的主动。只要不太过份,所有都会慢慢习惯的,毕竟,圣主不是那么容易能够遇得到的。
到得春天之交,二十四郎周王一场大病,萧令先数次亲往探视,选派御医,厚赐汤药,端的是友爱手足。又有,前废太子病死北宫,萧令先以亲王礼厚葬之,允许萧绰接了生母陈氏回府奉送,又许萧绰抚养年幼弟妹,升萧绰为郡王。萧绰的几个妹妹也封为县主,各发俸禄。只是萧令媛他还是不肯放出来,这丫头的战斗力让他心有余悸之余,也怕她再生事端。
凭着这些事情,萧令先也赚到了望。郑靖业与顾益纯背后说起,也要说:“单看友爱手足这一条,先帝是没有选错啊!”
现看起来,一切都走上了正轨,萧令先也不闹着抽风了,从鄢郡的事情上,他认识到自己政治常识的不足,每每努力钻研,遇有难题总向郑靖业请教,秦越能教他的变得越来越少了。郑靖业对萧令先也是比较尽心的,除了不能告诉他的猫腻,其他的下情也都跟他说了。
萧令先对于底层民的生活形态尤其关注,郑靖业也不由诧异:难道真是开了窍,知道什么是根本了?
与此同时,萧令先还与池修之频频书信往来,寻求第一手的资料。通过池修之的书信,他也知道了鄢郡有个阮县令比较不错一类的事情。还知道,鄢郡的水利工程和交通建设,头一年只完成了一小半儿。这一年的冬天,郑琰并没有能够回京过年,她陪着池修之鄢郡宴请郡内属官与士绅,忙得脱不开身。
郡内一切都安好,然而像朱六那样的依旧存着,这是无法一时根除的。池修之能做的,就是用时间证明一切,努力地去工作,用第二年的丰收再安民心,逐渐树立起威望来。
又一年过去了,京是郑家倒是喜信不断,齐氏亦产下一子,于薇、林蓉有孕,郑氏不但没有冰雪消融的样子,反而更显出枝繁叶茂来了。朱六小朋友的一颗小心脏,简直进入了冰河时代!
池氏小夫妻鄢郡的第三年上,秋收过后,池修之回京开始了三年一次的正式叙职。萧令先再次提出了让池修之回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