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的安排
比女儿能绷得住一点:“先不要急!又不是生不出来!调养好了身子生一个小郎君,生的比谁生的都高贵9有,做好的皇后!”
徐莹勉强道:“只怕这皇后也要做不好了,徐四怎么会老实?”
萧氏道:“她娘家都不待见她!不是还有三郎吗?陈美诞育皇子有功,到现还没晋一晋品级,趁着元旦将至,向圣进言,晋她为婕妤。”
徐莹不开心地道:“她也是有儿子的,再晋位,这宫里越发没的立足之地了。”
萧氏恨声道:“有比更急!”她本来也与徐莹一般心思,到得后来才被族妹庆林大长公主点醒。徐少君肯定比徐莹更紧张陈美,她们俩的条件半斤八两,将来的竞争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呢。就算陈美赢了,也比徐少君赢了强。至少世家做世,还要顾及一点脸面。
徐莹无奈地接受了母亲的提议,对萧令先进言:“牛牛去了,的心也像死了一半儿似的。常常想,牛牛胎里弱,后来孙氏又照顾不周,焉知不是因为孙氏品级低,被轻慢的缘故?生母过得艰难,生的孩子也难免受气,就是不明着亏待,暗地里手脚慢一些,谁又能看得出来呢?如今宫中孝子又少,哪一个都金贵,容不得有差错。三郎陈美那里,想着,陈美品级也不算高,三郎要是缺了什么,怕也难照顾周全,她未生育前就是美了,生了皇子,该晋一下品级了。”
这一番话说得实漂亮,萧令先也不得不考虑一下,犹豫再三,徐莹又说:“圣犹豫得好奇怪,尚且不吃这个干醋,圣又犹豫得什么?——全当是为了孩子,那也是咱们的骨肉啊!”
萧令先终于被说服,也不用等过年了,很快就下了诏书,陈美晋级为三品婕妤,明着看跟徐少君的品级一样高了,还没有徐少君得宠。然而,陈美她姓陈,看她比徐少君高一眼。
牛牛夭折,徐少君也是头晕眼花,万想不到一个天大的馅儿饼落到自己儿子的摇篮里。她需要一手抚胸,一手抚着小腹,才能从这样的惊喜中回过神儿来。呐,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本来还以为自己的儿子是次子,有个庶兄前面挡着,想要有什么大运气都要再用心争取一下,没想到这个绊脚石他自己碎掉了!
徐莹怀孕的时候,徐少君很是担心了一阵儿,听说徐莹生了女儿,徐少君的惊喜也只比现少那么一点儿。
徐少君现做梦都能笑醒。
不料一道晴天霹雳下来,皇后贤惠地为陈美进言,陈美成了陈婕妤,与她并肩了,连带的皇三子更有竞争力了。徐少君恨得牙痒,终于从惊喜中清醒了过来。不怕,不怕,徐少君告诉自己,哪怕陈美成了陈婕妤,皇三子也比自己的儿子排行靠后!只要她护得儿子长大成!
所可虑者,只有徐莹还年轻,公主的降世证明了她不是不能生育。这样……就要再联系梁横了啊!可区区一御史,梁横他能顶什么用呢?徐少君不是没吹过枕头风,奈何萧令先现没办法用梁横——梁横的前科实不太好。
要是跟娘家没闹翻就好了,徐少君埋怨一回父亲不知轻重,又后悔一下自己心太急。最后还是觉得现阶段要拉拢一下梁横。
—————————————————————————————————————————
梁横正得意间,虽然对近期没有晋升很有些意见,却也知道官场上熬资历是怎么一回事儿。他现只管闷头搂钱,又拼命结党,还顺便把自己信得过的往萧令先面前推。
拉出宗室来对抗朝臣这步棋,虽然萧令先也想到了,梁横的建议也是功不可没。随着萧正乾的出现,不但是萧正乾本,萧令先和梁横也从中获益匪浅。萧令先得到了一支新生的、为他所用的力量,梁横萧令先那里的评价也高了起来。今天梁横来见萧令先,被萧令先狠狠地表扬了一回:“卿的见识甚高!”
梁横有些飘飘然,又很快回到了地上,数次的打击也教会了他一点常识——朝廷不像他想像的那样好混。梁横又向萧令先建议:“宗室之中有为之也是有限,圣选了那么多的宗室,最出挑者无过于萧正乾,其余庸者也是不少,圣当广置羽翼才是。”
说到这个,萧令先踌躇了:“要怎么才能找到材?”这是一个世界难题,没有科举考试的时代,靠的是举荐。
梁横趁机抛出了他的主意:“圣,有为之士也是天赐,并不常见。若圣不强求全才,倒也好办——培养就是。择忠于圣之,交给圣信得过的带着,成不了贤,难道办些一般的差使还会出错吗?更多的只是没有机会罢了。”
“细细说来。”
梁横这也是有预谋的,他想推他的“自己”,比如那个肖大郎。如今萧令先要让萧正乾北上,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梁横把狄当草原副本来刷,想让肖大郎跟着萧正乾组队,趁机沾点儿光。哪怕BOSS掉包分不到最好的,捞点儿升级经验也是好的。
同样的,他还有几个不那么地道的“朋友”,不给家一点好处,梁横心里也过不去。把“自己”交到敌、竞争对手的手下去,梁横又小心眼儿地怕使坏。萧正乾这样的宗室最好了,又不构成竞争,又能帮他养孩子。想来萧正乾这样宗室,初入官场,也没几个现成的手,他这也算是雪中送炭。至于等手养成了,梁横要怎么做,那就是另说了。
他打的竟是“寄生”的主意。
至于自己的品级,梁横倒也不是太愁,只要他出的主意够实用,次数多了,又有徐少君这个内援,还怕萧令先不给他晋级吗?蒋进贤的死提醒了梁横,他有一个别都比不得的优势——年轻。叶广学与蒋进贤年纪相差不大,还能活几年?郑靖业也活不了多久了吧?李幼嘉与萧令先的感情不似郑靖业那样深,而且年纪也不小了。蒋卓、池修之他都短暂地共过事,不过是沾着出身好罢了。
萧令先也是另有肚肠,他手上缺是真的。任何一个少年皇帝,最容易产生的感觉就是“尾大不掉”。哪怕大臣没有二心,一心为国家好、为皇帝好,也很难不让皇帝觉得大臣过于跋扈。哪怕是郑靖业,萧令先也会觉得他过于守成。哪怕是秦越,萧令先也会觉得他流于死板。
萧令先默许了梁横的主张,梁横知道,如果他主动荐,阻力会大得多,是以走了个迂回路线——如果萧正乾看上了肖大郎,要把他带走,别总不好说太多。萧正乾的风头正盛。
萧令先却提出来,他要先看一看肖大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