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小说 > 奸臣之女

众叛亲离中

心,有赵氏看着,郑琰应该出不了什么问题。

于是,就边境线上双方的军队不断集结的时候,郑琰京中,赵氏的看护下生下了一个男孩儿。恰逢八月金秋三五月圆,赵氏派拿着事先准备好的通行证,连夜奔赴熙山报告这个大好的消息。

次日,池修之寻了个借口回京办公,实则回来看望妻儿。

有了抱池小萝莉的经验,池修之这回抱起儿子的姿势非常标准。望着怀里的儿子,池修之流下了激动的眼泪,也不觉得不好意思,对郑琰道:“好生歇着,去祭一祭父祖。”敬告列祖列宗,池家有后了!

池修之京里一办公就不挪窝了,一直呆到熙山的又迁了回来。

杜氏一回来,放下东西,二话没说就直奔过来看外孙子。小池宝宝白白胖胖,长得端正可爱,杜氏越看越喜欢:“这样就好,这样就好。哎呀,看到呀,就放心了,那个不着调的娘也算是有依靠了。”

郑琰:“……阿娘,还。”

杜氏哼了一声,只当没听见,继续抱着外孙子乐:“说容易么?从她生下来就担心,小了担心她笨,长大了担心她闯祸,出了门子担心她被退回来……”

郑琰把被子一拉蒙着头:让死了算了吧!

宫中连丧二子也挡不住池家的喜庆,满月之时,高朋满座,各种成份的贺客都有。郑琰周旋众多命妇中间,一脸安闲。

最能取笑她的就是亲姐姐郑瑜:“这下可好了,儿女双全,总能分出神来玩了,从此京中多难矣!”

庆林大长公主听罢先笑了出来:“此言甚是!她做了这些年贤妻良母,也该活动活动了。”

安康长公主等与郑琰关系好的又约郑琰:“正是秋高气爽,又出了月子,出来玩啊!”

大家都选择性地遗忘了两皇子同日夭折、帝后失和、大战即等等等等,事实上,这些事情对她们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影响。宫里的事儿,对她们也没什么影响,战争更是远千里之外。

只有荣安长公主,记挂着与双鹰王的协议,显得有些心不焉。晋王朝廷上的影响略弱于魏王,且魏王为兄、晋王为弟,要不要……想办法令魏王领兵去前线呢?让双鹰王干掉他。相信魏王也很想亲自领兵,手握军权啊,北上击敌建功业,挟百战之师转回,以无比的威望废帝自立。荣安想,魏王大概就是打的这个主意吧?

————————————————————————————————————————

萧令先依旧不肯让他的五哥去冒生命危险,哪怕魏王请缨,哪怕荣安长公主暗中令支持魏王的建议,他就是不同意。

叶广学为魏王搭好了梯子,因为狄有双鹰王亲临前线指挥,而天朝这里,并没有一个指挥中心——没有帅才,众将又各自不肯相服——故而分作三路,也是泾渭分明的,一路以定远军为核心,一路以耀武军为核心,一路以张进书的威远军为核心,三军并进。又有于元济作参谋,指出:“期师从不可靠,不若定个目标,许他们便宜行事。”

没有先进科技的年代,想要约定一个共同举事的时间真是难如登天。所有分路行进,想要一个确定的日期会师,是几乎不可能的。只有确定各路的战略目标,让他们自主发挥,不给限定,才能达到效果。像三国演义里那样的锦囊妙计,现实里出现得少之又少,几乎没几个能够算得那么精确。

名将的名声,都是靠敌来成全的。萧正乾的功业,正是狄给提供的。

双鹰王得了荣安长公主的情报,把目标定到了傅宗铨所的耀武军。傅含章如今京中养老,耀武军确不如前了。双鹰王的算盘打得好,像张进书这样从基层爬上来的,必然有真本事,骨头难啃。像定远军这样虽然内有宗室猪队友,但是因为他们身份重要,遇袭必然有相救。不如去打耀武军。

傅宗铨的表现对得起他的年纪了,却因为萧正乾的出现被掩盖了光芒。

萧正乾是副将,但是有宗室的身份,近来又边境冲突中屡屡获胜,说话越来越有份量。接到求援后当机立断,带兵去抄了双鹰王的后路。耀武军围解,双方对持,狄经不起消耗,冬天来临,不得不把边境十几个小堡垒抢劫完毕之后退却。

萧正乾这一仗算是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萧令先采纳了梁横的建议,把原定远军主将调回京中做了兵部侍郎,名义上是因为他熟悉边事,回来给皇帝当参谋。实则是为萧正乾腾地方,萧正乾正式统领一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