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小说 > 奸臣之女

废立进行中

下去,该内乱了。他需要休养生息。于是,双鹰王以打促和,不正面袭击萧正乾,东西两翼小打两仗,表示兔子急了还咬,何况老子是食肉动物?

于是,继续谈判。

最终规定,双鹰王的国书不可以比天朝的大,他的称谓也不能高于天朝皇帝,双方议和,重开互市。双方一番扯皮,确定了每年交易粮食的数量,狄部要提供部分良马来以物易物。此外还有若干条款,什么要交出间谍内奸,那就是口上说说,对方肯定说“们内部没有们的带路党”。

作为双方议和的一些小小礼物表示,狄“贡”了六匹宝马,若干皮毛。萧令先“赐”了一些粮食盐茶,铁是绝对不给了的。

名义上徐莹还是这个国家的女主,一应分到后宫的贡品还是要让她过一过目的,徐莹便如今了一群贵妇来欣赏上好皮草,也算是表白——老子还是皇后!萧令先对他十八弟萧令恭还是够意思的,虽然忙来忙去的没来得及给这个弟弟升为亲王,但是该给的待遇是给得足足的,时不时还赏赐些东西下来。萧令恭的王妃沈氏也,沈氏是沈晋的堂侄女,沈家因燕王事消沉了许多,徐莹因萧令先所命,特意多召她入宫,以示对十八郎亲近如初。

郑琰昭仁殿里遇到了沈氏,沈氏身上没有太多的首饰,脸上也没有浓妆,对徐莹也是不卑不亢,一副“燕王家的事与们无关”的样子。徐莹说话她也答着:“天冷了,十八郎近来懒得动,家常说,老一辈有卫王,新一辈又出了他,都是不爱动弹的。”

郑琰心说,卫王可没少动弹,从少年到中年,风花雪月得厉害,就是朝政上不动弹罢了。

摸着一块狐皮,郑琰戏言:“大冬天的,越不动弹越冷,王妃何不心疼他一下儿?向娘子讨块好皮子给他做衣裳吧。”

说得一屋子的都笑了起来,安康长公主道:“嗯,也不爱动弹,好嫂子,心疼心疼吧~”徐莹嗔道:“心疼外甥,手里拿的,正要给外甥,有脸就跟儿子抢!”

众女嘻嘻哈哈,又说起儿女经来,郑琰也就装作无意,算一算大家家里小朋友的数目,自然而然就说到了十八郎的孩子,也就八到了那个生日不巧的小男孩儿。沈氏心说,正好!反正是庶出,又不得宠爱的,接了回来也是自己贤惠,不弄回来,别说起十八郎为父不慈,少不得也要把自己给捎上。无奈十八郎犟脾气上来,就是不肯让大儿子回来,沈氏争辩不得。此时得了机会,便请徐莹做主。

徐莹不太想揽这件事儿:“这是十八郎的家事,那是他的儿子,这做嫂子的怎么好多嘴?”

恰便宜了郑琰:“这样兴师动众的,倒像是催逼着十八郎了,不如悄悄的办了。”

徐莹顺水推舟:“一事不烦二主,当年她撞上了,可见是有缘份的,那这事来办。”

郑琰惊愕了一下:“们一家都不管了,怎么说?要不,劝劝十八郎?”啧,本来还想着怎么把这事儿揽过来呢,正合意。

沈氏愁道:“他要是个听得进劝的,也不用等到现了。”

郑琰这才揽了下来:“会说话的多了,您庆了,去想办法。”

徐莹与沈氏都应了,就想看郑琰怎么办。

她回去就先去查了一下钱氏现的住处,因十八郎不肯见这个儿子,母子俩还是住一处庄园里。郑琰冒着秋雨去看了钱氏母子,钱氏还记得郑琰,看到了她惊喜万分,先上前叩头,又让去:“把大郎带来。”郑琰让阿庆扶起钱氏:“何必多礼呢。”钱氏兀自说着感谢的话,刚来那会儿,有皇后的话,她被照顾得还算不错,生完孩子坐完月子,却一直没来接,底下也渐渐怠慢了起来。幸得郑琰给了她一袋子钱,金钱比较贵重,贴补着生活,倒也这么不上不下地过了下来。亏得儿子比较健康,又懂事儿,母子俩就这么相依为命许多年。

说话间大郎已经来了,郑琰看他身上穿着半新的夹衣,鞋子也是半旧的,小发髻梳得倒整齐,别着一根银簪。小男孩儿生得五官端正,走路噔噔噔的,颇有气势的样子。钱氏开心地招呼他:“大郎快来,见过韩国夫。”

大郎上前一揖。郑琰伸手拉过他:“不必这样多礼,真是个精神的好孩子。”大郎眨眨眼,他素乡间生活,未曾远走,钱氏看他如珠似宝,努力教他有些样子,又督促他要“懂事”、“上进”。对他的父亲等评价不太好,让钱氏觉得是好的,也就是常挂嘴边的原琅玡郡夫,现的韩国夫了。皇后都只能算半个。现见这位“恩”,长得真是好看!小男孩儿看得愣神儿。

郑琰温和地笑了,又问:“叫什么名字呀?”

大郎红了脸,一阵羞赦——他没得大名,只管“大郎”、“大郎”地叫着。郑琰笑道:“也无妨,到时候让父亲取了就是。只是没有小名儿也不好,”复对钱氏道,“给定个小名儿吧,好跟宗正那里说。”

钱氏若有所觉,脸上似哭似笑:“嗐,又不识个字,夫给取个名儿吧,也沾沾福气。”

“他本是天家骨肉,原就极有福气的,哪用借别的?说不得,还要沾他的福呢。反正是小名儿,就叫阿元吧。”说着,拉着阿元的小手,写了个元字。又问他平时喜欢吃什么、都做什么,有没有上学……细看阿元的反应。

萧家的小男孩儿正规是六、七岁开始读书,他现不识字也没什么。听说他被钱氏看着,并不出去乱跑,只听钱氏讲古,什么王府见闻一类,郑琰倒觉满意。没有受外界影响,白纸一张,便于教育。

钱氏没有郑琰的耐性,忍不住打听:“夫此来,是不是……大郎可以回府了?”

郑琰笑道:“前天宫里看到王妃,说着说着就说到们身上来了,她们又说与们不太熟,这差使就到头上了。们要先学些礼仪,才好把们带回去。”

“这……殿下那里。”

“十八郎那里,会想办法的。”

郑琰留下了钱帛用器,给母子俩重新打扮,又令纠正他们的礼仪。她自己却去找了怀恩,怀恩自先帝故去就离宫跟侄子一起住了,郑琰本着“多个朋友多条路”的原则,一直与他关系没断。这一回郑琰要请他帮忙说句话,怀恩也痛快地答应了:“小娘子得着,何敢辞?”

郑琰笑道:“亏不了您!”又赠以金帛,怀恩也笑眯眯地收下了。

先帝旧出马,果然劝得十八郎勉强应下,下面的手续就快捷得多了,自萧令先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