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的闹剧
王妃女侍中之职,以安心养病。
徐莹被这一连串的事情弄懵了,曹王妃是她的女侍中,就这么解职了?她还没同意呢,火气也上来了:“曹王妃说错了吗?诸位难道是想答应狄使吗?”
郑靖业叹道:“娘子听到谁说答应了呢?”
“们也没反对呀!这简直是丢!”
韦知勉摸着了脉,出声道:“曹王妃嘴太快了,也没给别说话的机会!”说的是曹王妃,暗指徐莹说话也不慢,“朝廷大事,岂能儿戏?”
卫王沉声道:“这样沉不住气,听风就是雨,如何能议大事?她若只是个寻常王妃听了和亲之事着慌也就罢了,她偏偏是个女侍中,该左右劝辅娘子冷静的,她倒好,自己先跳了出来,像个泼妇,还带着娘子心浮气躁!”
徐莹听出卫王有指桑骂愧的嫌疑,欲要发作,曹王已经羞愧地检讨:“都是没教好她。”
李神策心说,还教她呢,个活哑巴。口中不耐烦地道:“今天该议的是正事吧?拿一王妃来议,诸位本末倒置了。”
郑靖业头疼地道:“那就开始议吧。狄使的国书呢?”国书是交到萧复礼的案头上的,可这位惺帝他约等于文盲,根本没打开看。怀恩把国书拿来,展开了读。内容写的还是白话文的水平,大意:们的皇帝死了真伤心,派来吊唁,们要节哀呀!为了表示不欺负孤儿寡母,也为了表示们继位之君会坚持们先帝议和的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咱们是不是联个姻?从此大家相安无事。结婚的具体事项咱们好商量,但是要娶公主,最好跟们新君的血缘近一点,这样才显得咱们亲密。
徐莹听完了就呸了一声:“他还挑拣起来了!连个宫女都不给他!他个三十好几的老男,老婆孩子一大堆,还想要公主?天朝要是把宗室女送去给他做妾,几辈祖宗的脸都丢尽了!”
徐莹跟萧令先某些方面还真不是一般的像,这两位都有一个特点:爱把国事当家事来办。萧令先想做大家长,徐莹则把和亲当成了普通家里办喜事儿。
她话一出口,朝臣们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卫王觉得自己的脸都要被扇肿了:这个二货怎么又提起这一茬来了?谁特么说要答应了啊?!咱们又不是战败,咱们还要脸好吗?
徐莹还觉不够,又对郑琰道:“也说句话呀!平时都有话说的,现怎么不言声了?”
郑琰吐血,吐完了还要擦擦嘴巴:“娘子,朝上李相公已经婉拒了狄使了啊,本来咱们就是要合计合计怎么正式拒绝的。”
徐莹眨眨眼睛:“是这样吗?”
李幼嘉都快被气哭了,合着他这么没有存感啊?“本来就是啊。”
窝勒个去,女真是纠缠不清啊!
“哦,不答应就行,哎,还有合计什么啊?告诉那么马什么的,咱们不答应。”
郑琰顺顺气,努力和气地对徐莹道:“您就放心吧。”
“那还要说什么呀?”
郑靖业道:“狄使那里如何谈,有政事堂、有礼部、有鸿胪,娘子,狄使要陛辞返邦的时候,您千万别再脱口而出了!如今朝廷变动,先前一仗狄固然有损失,朝边境上损失也不小,正该休养生息的时候,一时半会儿不能打。”
“哦,那知道了,陛辞的时候能别把他排最前头吗?看着了他心烦!”
太异想天开了!郑靖业曲起拳头抵唇咳嗽两声,郑琰不得不向徐莹再次解释一下:“藩国排序,向以实力为先。这就跟家里请客似的,再不喜欢的,他登了门,就得按着他的官职品级给他排队。”
外交就是这样的,哪怕关系再差,只要实力这里了,排序该放第一位就不会把放到最后一位。史上不是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因为关系不好,就故意给家使者排头吃。外交纠纷是能够随便用一句“义气之争”又或者是“一时疏忽”能糊弄过去的吗?如果对方势力弱,也就忍过一时,无力反抗就罢了,但凡有一点血性的都回去卧薪尝胆去了。势力强的反过来侮辱的使者都是轻的,拉起队伍来打一架也不占理儿。
朝臣特么想哭了,好好的国家大事让们这群娘们儿说成了个社交活动,们亏心不亏心啊?他们真想请徐莹滚蛋,该哪里呆着哪里呆着去,少插手政事。可惜不行啊!一是有幼帝登基皇太后临朝的传统,二是徐莹背后也有势力,三也是不知道郑琰这个涉足政治的女会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徐莹本着不懂就问的精神,又开了金口:“读过许多前故事,接待使节,只要辩才无碍,找个理由就是了。”
郑琰确定徐莹一点也不适合搞政治,枉她早朝的时候还为徐莹和曹王妃的坚定而心中喝彩。弄了半天,这两位对政治很白很天真!
抹抹脸,郑琰就不明白了,管一个小家的时候很聪明的女,怎么到了国事上很多时候就任性了起来。“难道请客排错了次序对方会乐意吗?”给扔个金苹果下来,吵个没完了就。
天真的孩子啊,不要被什么“机智的外交故事”给骗了好吗?国力强盛了,使者略蠢没关系,国家弱小了,使者聪明了……知道前前前朝有一位机智的使者出使外邦活活被给扣下来了吗?理由就是“这是一个能,们就缺这样的”,这就被留下来强迫给他们打工了。直到前前前朝灭亡,这还是没能回去,从此披发左襟了,据说由于有本事,被“妻以王女,世为相”成了一个大部族。
所有给讲机智的使者的故事的,大概没有把时代背景给分析透彻——弱国无外交。凡是能被语言打动的,语言背后必然有利益做支撑。决策者或许会蠢,或许目光短浅,再短浅的目光也要看到眼前的利益才能被打动。哪怕是张空头支票又或者是个纸上画的大饼,也得告诉他“有钱拿”“有饼吃”,而不是“很帅听的吧”。
别看现是的地盘上,道理它是一样的啊!
徐莹意兴阑珊:“那就这样吧,们议吧。”把萧复礼交给郑琰带着听大臣们议政,自己去昭仁殿看女儿了。卫王妃趁势告辞,当布景板也是个苦差使,真怕不知道什么时候被点名了要发表意见。
卫王妃也不喜欢和亲,但是以于曹王妃的“胡闹”也是头疼万分。还有一个稳不住的皇太后,卫王妃觉得,先帝想要废后,也不是不可理喻的事情——哪家当家主母这么跳脱都不是件好事儿。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