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搬砖的梦想
王浩等着电梯上来后,搭乘着电梯便下楼了。
电梯很快就到达了底层,王浩离开楼道,直接就走到了地下停车场,从那里走了出来。
这时候并没有看到胡家的人,王浩不禁疑惑了,这胡家的人还真是厉害啊,听说市委书记来了,只是短短的一嗅,就全都跑的没影了,比老鼠还厉害……
“嗨……”
一个熟悉身影映入眼帘,王浩正在低头疾走,抬头一看,这不是郭静吗?
“哎呀郭大妹子,你还在啊!?”王浩诧异地说道,想不到她还在这里,想来也是她也不太合适跟在郭强身边,这样的话太过于招摇,不好。
“怎么样?那胡家的人没有为难你吧?”郭静笑着问道。
“谢谢啦,想不到你爸还真是郭强……”王浩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一脸羞涩地说道,这妹子还真是厉害,直接就把她老子给叫来了,咳咳,还是不错的……
“晚上来家里吃饭吧,我跟我爸说过了。”看到王浩不好意思了,郭静于是一脸热情地拉住王浩的手说道。
“嗯,这事你爸也叫刘秘书跟我说过了。”王浩点了点头说道。
“那你现在去哪里啊?”郭静看着王浩急忙忙的样子说道。
“回家啊,回家睡觉,这么好的天气好睡觉……”王浩指了指外面的大太阳说道。
“好咯,那晚上见。”郭静挥了挥手说道。
“好好好,晚上见。”王浩笑着跟郭静告别。
“哎,你走路回去吗?”郭靖看着王浩走到了太阳下面一路走出了外面的停车坪,那略显萧瑟的背影,一点又一点的,被这明媚的阳光,不断拉长,于是郭静叫住了他。
“是啊,步行。”王浩转过身子对郭静点了点头说道。
“来,上我的车,我送你吧。”郭静边说边用车钥匙摁开了旁边的一辆比亚迪。
王浩看着这辆也就十来万的比亚迪,点了点头,坐了上去。
其实郭静完全可以去买一辆进口跑车来开开,因为她妈早年是做生意的,后来她爸郭强当上了市委书记再当上了省委常委,她妈要是再做生意,就会做得更大……
这样在大都数人看来挺好,其实并不好,现在的官员家属都是不从商的,为了避嫌嘛,所以她妈的生意也就没怎么做了,但这些年做生意赚的钱,够他们一家人好好的花一辈子了。
郭静买一辆不起眼的小小比亚迪,其实也是为了避嫌,不去影响她爸的仕途,不然这事被有心之人一推,说是大官的女儿开豪车,就算调查清楚,那也尴尬……
所以郭静在公共诚都很少去跟他爸走在一起的,因为郭强是一个公众人物,在外面得保持形象,比如说她跟他爸坐同一辆车上,要是被那些不知道他俩关系的人看到了,还以为他俩是那什么呢……
“哥,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啊?”郭静熟练地发动了车子,开出了医院的停车场,对旁边的王浩一脸亲切道。
“以前是个搬砖的,现在失业了呢,呵呵……”王浩笑着说道。
虽然自己托杨二爷的关系在江东贵族学校混了个英语老师的工作,不过那只是为了跟李箐箐打赌,一时之间弄着玩的,实际上,自己没去上过一节课,倒不如直接说自己是个无业游民,天天在外面游荡,看能不能有些什么意外的收获……
“那你打算怎么办啊?”郭静问道。
“打算出去碰碰运气,看看还能不能搬上砖……”王浩拿出一支烟出来示意了一下,郭静点了点头,于是王浩用打火机点燃抽了一口说道。
“哥,你还真的搬砖啊?”郭静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王浩说道。
“呵呵,是啊。”王浩把烟灰掸了一些在手上然后放到了口袋里,笑着说道。
“那你喜欢搬砖吗?”郭静一边开车一边问道。
“怎么说呢,搬砖是我的梦想,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每天下班的时候,拿到工资时的心情,是喜悦的……”王浩想了想说道。
“那你一天能搬多少块砖呢?”郭静问道。
“这个说不定,活多的时候,一两千块吧,活少的时候才几百块。”虽然王浩只搬过一天的砖,但他还是很自信地说道。
“那搬砖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郭静不依不饶地问道。
“责任。搬砖对于我来说,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敢于去担负起这个城市建设的勇气……”王浩微微点头,一脸的坚决。
“那你们现在的生活状况怎么样?”郭静一听王浩讲的这么好,顿时就来了兴趣,于是打破砂锅问到底。
“咳咳,那啥,我说郭静妹子啊,你咋这么多问题呢?你是干什么的啊?”王浩有些编不下去了,嘴上忽悠她把自己的脸都忽悠得有些红了,于是赶紧岔开话题。
“记者啊,我可是东江晚报的记者呦……”郭静从怀里掏出一张记者工作证对王浩说道。
“怪不得,你的职业敏感性还真是厉害,妹子啊,你是东江晚报的记者,那哥哥我向你打听点事。”王浩把烟用手掐灭放到了衣服口袋里说道。
“什么事?”郭静跟王浩聊天去了,开着车在街上胡乱转悠。
“前些天你们报社不是刊登了一条消息吗?讲那个幕前人偶的。”王浩用手抓了抓头发,这才想起了那个骗自己烟抽的死骗子。
“你说的是那条——‘东江大学门卫,六十五岁的郭大爷因屡次遭到校花骚扰,被迫提出辞职,称现在的年轻人真让人受不了’吗?”郭静想了想说道,直接就把原文标题给念了出来,郭静不愧是记者,记性还真是厉害……
“对对对,就是这条。”王浩连忙点头说道。
“唉!你还真别说,现在网络上的那些小说就像过江之鲫一样,又多又乱,很多作者不惜花钱在现实生活中找报社刊登关于自己的新闻,以此来扩大自己的名气……”
“像你说的幕前人偶,我听我们一组的组长讲,他为了让我们报社给他刊登那一条消息,足足捡了三个月的破烂才把钱给凑齐,这人还真是蛮拼的……”
“据说他的作品一般人根本就看不下去,必须是那种懂得大音希声的内涵之人,才能在他的书中找到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
“我听我们组的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