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打下莒城

路军十日来之围困打击,日益动摇恐慌,不得不在二十九日夜十一时许仓惶弃城逃窜,莒城终为八路军完全光复,回到了中国人民的手中。

至此,滨海与鲁南两大山东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八路军滨海军区老四团七个连在贺健团长指挥下,在滨海军区引起极大震动,山东军区、滨海军区通令嘉奖老四团全体官兵,当地的老区人民,敲锣打鼓欢迎得胜归来的老四团。贺健团长骑在马上,满面春风,十分高兴,老四团回到沭河两岸,移驻徐班庄。贺健把一营教导员武世鸿找去,问道:“武世鸿同志,你们的剧团最近排没排新戏?”

武世鸿说:“排了个四幕八场的大型话剧,叫《莒县起义》。”

贺团长来了兴趣,忙问:“是什么内容?”

武世鸿打了一个立正说:“告诉贺团长,就是《莒县起义》,写得是伪军莫正民部在莒县战役中,克服困难,排除干挠,最终走上起义道路的故事。”

“你小子不简单呀!”贺健团长说:“好!这个故事有很强的政治性,我们要开始大反攻,希望更多的伪军将领能认清形势,以莫正民为榜样,回到人民队伍中来,同八路军一起打击日本侵略者。另外,把这个好事也向军区汇报一下,让陈司令员他们高兴一下。”

“是!”武世鸿又来了一个立正。

贺健团长说:“三天后,我们八路军滨海军区主力之一的老四团,全团要在徐班庄召开马头战斗总结表彰大会,同时布署大练兵活动。开完会,晚上看你们演出……”

七月底,八路军老四团在革命老区赣榆县的徐班庄召开大会,表彰战斗中的立功单位二连、三连、五连、六连、警卫连,宣布部分干部调整,提出大练兵具体要求。晚上,老四团一营干部业余话剧团,演出四幕八场大型话剧《莒县起义》。这出戏无论是政治性、艺术性,还是规模、服装、道具,比《辛排长之死》都有长足进步,全剧演员多达三十余人,几乎一营副排长以上干部都登台演出。

其中,主角莫正民由具有“武将儒风”的一营教导员武世鸿亲自扮演。《莒县起义》获得巨大成功,在滨海地区产生很大影响,受到滨海军区政治部通令表彰。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