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生水起(25)
的姿势站在一旁,萧何吏注意道,只要郭岩一发出清脆的笑声,蔡宁的脸上就会浮现出一层似笑非笑地神情,有点像开心,但更像是一种讥讽。
中午吃过饭,稍微休息了一会,下午的座谈会便开始了。
萧何吏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党外”的气氛,大家发言不像一般干部那么谨小慎微,而是踊跃得几乎争先恐后一般,不知谁提起了环保的问题,萧何吏的同桌张主任便接过了话头开始谈了起来,从全国的总体情况,到东州的具体情况,从过去几年取得的成绩,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再到该从哪几方面着手改进,一条条,一点点,条理清晰,旁征博引,循序渐进,直把萧何吏听得有些痴迷,在钦佩的同时,又不禁有些哀叹,自己什么时候能有如此广博的知识、清晰的思路和雄辩的口才啊!
然而让萧何吏吃惊佩服的绝不仅仅是张主任一个人,随后发言的几个人,也包括尹志平,都讲得异常精彩,虽然有的激昂,有的幽默,有的沉重,却都是那么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尤其是话题都紧紧着结合个人的发展而展开,更显得真实而让人深深地被触动。
座谈会结束后,有些人回宿舍看资料、整理论文去了,有些人则围着小桌继续探讨着未完的话题,也有些人又继续打扑克去了。
萧何吏独自一个人来到秀水湖旁,望着碧波荡漾的湖水和岸边轻拂的柳条,再望望远处层峦叠嶂的翠屏山,心里满是羞愧,以前总以为自己的业务水平够高,可是今天看看,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啊。曾经把不得志的原因归结为遇人不淑,体制不合理,但现在看,都是处在同样的体制下,别人却都取得了这么高的成就,有的人发表过几十篇论文,有的人为东州市规划过很多重要的项目,可是自己呢,为了一点点的挫折,已经两年没有翻看专业书籍了,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也变得漠不关心,如果一个人只能在顺境中才能干事,那他能干出多大的事呢?
两天的座谈会很快就结束了,萧何吏最终也没熟识几个人同学,那些专家教授都显得有些不太合群,一副清高的样子,除了去湖边放放风,就是在宿舍里看书写字,基本不太理会萧何吏。而那些政府的官员却偏向于唱歌、跳舞、打牌,萧何吏又不想掺和的太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