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七章 局面
大局无补。倘若为了一时之气,反而会坏了大局。现在要做的是立刻稳定局面,给大周争取时间。到大周兵精粮足之时,便在不必跟辽人虚与委蛇,届时钱粮充足,皇上想怎么做便怎么做,而不必被诸多因素所制约了。
方敦孺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他用了韬光养晦这个词,形象的告诉郭冲。此刻去和辽人谈判,乃至让步都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实际上幽州之战都不该打,因为都很有风险。幸而是打胜了,倘若败了,再去谈判,那么对方的鼻子怕是要翘上天了,砝码也将重的无法让人承受。
朝着主要重臣都表达了这层意思,郭冲放下心来。于是乎下旨,说什么‘年纪大周和辽国历代先帝交好,兄弟情谊不忍割裂。朕亦有上天好生之德,不忍周辽兵交,生灵涂炭……’云云,告知众臣愿意和辽人继续保持友好。并写了亲笔信派鸿胪寺卿为使者出使辽国谈论修好。并且下令幽州以北高粱河之兵马撤军二十里以示诚意。并将俘虏的一千多辽兵也随使者送回。
使者抵达辽国后不久,便快马传回了好消息。辽国皇帝耶律宗元居然同意了双方继续交好,维持幽云之盟不变。而且只提出要求大周赔偿死亡的数千士兵的抚恤银子之外,以前盟约规定的三十万岁币每年的数字保持不变。
这个消息让郭冲高兴万分,没想到事情居然如此的顺利。他可是做好了让步的准备的。倘若对方提出要加一点点岁币,他也是会同意的。可没想到居然一切维持不变。郭冲当即指示鸿胪寺卿答应对方的要求,确立燕云之盟的依旧有效。一场两国间的风波就这么戏剧性的得到了解决。
群臣自然将这一切归结于圣上的英明神武,说郭冲下令一战,幽州大捷震慑宵小之国,让他们知道我中原上国之威,故而俯首帖耳不敢造次。但在不久后,有内幕消息传来,辽国东北的女真人部发动叛乱,耶律宗元调动兵马前去平息女真人的叛乱去了。这个消息的证实敲说明了耶律宗元为何那么痛快便答应继续维持盟约,因为他腾不出手来,他不希望和大周交恶,这样他便受两头夹击腹背受敌,故而选择了妥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