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鹿鼎记

【1009 御前议事】

来不及。”

“时间问题不大。”韦宝道:“只是有点复杂,环节太多,有一个环节不顺利,就麻烦了。辽东军也不见得能听我的话,都退到高台堡,乖乖让出锦州和宁远城。还有那个袁崇焕,他是宁前道,他赖着不走也是麻烦,现在孙承宗已经离任,他不见得会听我的。”

“很简单,请圣旨,皇帝让总裁前往辽东,肯定要赐予尚方宝剑,肯定会赐予圣旨,总裁提前向皇帝请圣旨,说等裁军完成,安抚好辽东各军,再将辽东各军发回各地。让宁远城的蓟辽督师府统领的官员,都先撤回山海关的蓟辽督师府,便可。”吴雪霞道。

韦宝点了点头:“对,我可以请圣旨!袁崇焕和所有人都听从圣旨的。”

韦宝说罢笑了起来,拍了拍脑门,感觉自己比吴雪霞笨多了。

韦宝来回走了几步,问两名联络参谋:“你们觉得怎么样?”

两名联络参谋都说想不到比吴夫人更好的办法了。

“那好,你们立刻谋划,都按照雪霞夫人说的办!记住,速度要快,此事要机密,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是我在背后谋划的,对内部也要保密,属于绝对机密!”韦宝遂道。

两名联络参谋急忙答应,下去办事去了。

现在开始,统计署得与时间赛跑,因为事关重大,林文彪次日便亲自返回辽东去谋划了。

次日,朱由校果然又在下午召集韦宝和几个阁臣议事。

这回朱由校没有叫上张维贤,事实上,朱由校每回议事都没有叫上张维贤,上回是张维贤带韦宝来找皇帝。

顾秉谦、魏广微、黄立极、冯铨和丁绍轼几位阁臣看韦宝的眼神都有点奇怪。

韦宝封了爵爷是不假,但韦宝在官场上还差的很远,现在韦宝在官场只是正三品,还没有到省级,更没有到督抚级别。

可瞧着皇帝这意思,似乎已经将韦宝当成阁臣对待了啊。

几位阁臣都知道找韦宝议事一定是皇帝的意思,魏忠贤没有大本事决定皇帝找谁议事,换言之,皇帝不亲自发话,韦宝就不能来。

而且,大家都知道魏忠贤最近与韦宝有嫌隙。

现在顾秉谦、魏广微、黄立极、冯铨和丁绍轼几位阁臣与韦宝的关系有些微妙。

顾秉谦、魏广微、黄立极和冯铨是阉党,或者偏向阉党,他们看韦宝与魏忠贤有嫌隙,也不敢与韦宝太来往。

尤其是顾秉谦、魏广微和黄立极都属于随时能致仕还乡的年纪,他们本来觉得韦宝很有前途,还想依附于韦宝,以图谋荫及子孙。

谁知道韦宝这回被魏忠贤给讨厌了啊。

这让三个人现在很尴尬,这些天还在想着如何向九千岁表忠心,表示他们并不是韦宝的人呢。

而丁绍轼本来是想趁着韦宝与魏忠贤有嫌隙,趁机拉拢韦宝来着,可韦宝并不亲近东林党,这也让丁绍轼挺烦躁的。

上回很多人攻击韦宝,东林党也参与了,人数也不少,虽然丁绍轼没有领头,但丁绍轼也没有阻止一众东林党弹劾韦宝。

冯铨上回在韦宝推出新政的时候,完全没有开口,但冯铨算是比较精明的人,又暗地里依附于魏忠贤,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与韦宝来往。

可以说,这几个阁臣,现在看见韦宝都很尴尬,不理不行,也没办法多说什么。

“韦爵爷,今日陛下找我等来,估计是为了辽东撤军的事儿,这事你怎么看?”顾秉谦小声问韦宝。

几个人都没有说话,竖着耳朵听,也很想知道韦宝对于辽东撤军这件大事的看法。

这件事,其实不光是几位阁臣,满朝文武其实都知道蓟辽军务,有大半已经被韦宝控制了,吴家的兵马,还不就是你韦宝的兵马吗。

而且上回你韦宝去辽东,撤军也是你主导的,现在整个蓟辽的军事布局,其实都已经是出自于韦宝的手笔。

现在属于后孙承宗时代。

蓟辽军务属于后孙承宗时代。

所以,韦宝是最有发言权的。

整个大明都想知道韦宝会怎么发言,是偏向东林党的方案,还是偏向于阉党的方案,这是大明的大事。

甚至可以说是大明的最大一件事。

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没法说,因为我的意思,早就体现过了啊。”韦宝道。

几个人都点了点头,韦宝的意思很明显,他的意思,的确已经体现过了,现在的蓟辽军事布局,不就是韦宝的手笔嘛。

“可陛下等会儿肯定会让你说的。”顾秉谦追问道。

“陛下问起,我就说我与几位阁老的意思一样,我都可以。”韦宝笑道:“肯定轮不到我先说。”

几位阁臣不由冒汗,你太狡猾了,可阁臣里面有魏忠贤一党的,有东林党一党的,你到底跟哪个阁臣的意思一样呢?

顾秉谦见韦宝不肯说,也懒得再问,等会儿就知道了。

其实这事,大家都不想牵扯进去,都不想发言。

甚至整个大明的官员都很清楚,阉党的做法没什么坏处,但大家都会喊口号,都会喊增兵,喊收复失地,喊灭了后金,反正喊喊也不用花钱,还能被人高看一头。

所以,这件事上面,阉党天然就处于劣势,不便直言。

根据韦宝分析,全面撤军,魏忠贤一定是已经皇帝商量过了的,估计这就是皇帝的意思,天启皇帝朱由校想一举扭转大明的财政困局。

众人到了乾清宫暖阁。

朱由校今天没有边玩木匠活,边与阁臣说话,而是正襟危坐,穿的很正式,仿佛上朝一般。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几位阁臣和韦宝一起行礼。

朱由校道:“众卿平身,这里不是上朝,不用拘束,来,看座。”

马上有太监端来椅子。

几位阁臣和韦宝,谢坐之后,都坐了。

“本来今儿个是大年,除夕团圆之时,不该把大家叫来,但朕有一件事想不明白,想与众卿家商议。”朱由校开门见山道:“韦爱卿以海防总督衙门名义筹集的六百万两纹银,朝廷一两都没有留,全部送往边军将士去了。朕是想,关外将士常年辛苦,是不是可以撤回关内。上回韦爱卿裁军,将关外十数万兵马裁撤的就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