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言情 > 大明望族

第674章 山重水复(一)

民情,这山西,一共有良田多少亩?”

“夺了田,还要争水,百姓要么没田,要么有田无法引水浇田,一年又能得多少收成?”

“有了收成,又有多少如当初南海郡君仪宾那般兜揽解纳税赋、敲诈勒索小民的?”

“‘民以食为天’、‘地为民之命’呐,大人!”

一句句皆如利箭。

刺得沈珹一句也答不上来。

这是多少年积弊了,打宣德年间起就是困扰山西的大问题了。

山西大小官员谁人不知?

历代皇上不知吗?J上太知道了!

那,皇上又想怎么做呢?

当今,早就厌恶庆成王府了。

正德元年又有山西流民往京城去险些惊了圣驾的事。

皇上岂会不疑心晋王府?只怕对晋府也是多有不满!

但能怎么样呢?

靖难之后,事涉藩王,朝廷总是谨慎再谨慎,生怕逼反了藩王,再逼出成祖那样的人物来。

再是不满,也不过是敲打敲打,没有天大的错处,也不能削藩。

这些年,藩王除国的,都是“无子除国”。

偏在山西的这群宗藩,个顶个的能生,真要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这让孝庙和当今这子嗣不丰的情何以堪,哎。)

而今,安化王反了!

同在西北,安化王与其他藩王可能没有丝毫联络吗?

可能的。

但,谁在乎呢?

就算真没有,也,“可以让他有”。

造反,那就是天大的错……

削藩,贬为庶民,名正言顺。

沈珹额角有些见汗,他想到了这些可能性,但是,他能做什么?

他艰难的吞了口口水,咕咚一声,声音大得惊了他自己一跳。

李熙仍是那副笑模样,声音低沉,道:“大人也是知道,这山西边贸里,有晋王府多少抽红?!庆成王府还有几位仪宾好能耐,能直接搭上那边的商贾?!啧啧,草原上,都是骑马挎刀的,谁知道是商贾还是马贼,还是骑兵呢……”

沈珹瞳孔一缩,半晌才道:“你与本官说这些,又有何用?本官也不是那能做得主的。”

李熙却道:“大人在参议任上也有年头了。”

沈珹脸上更黑了。

当初他为宗子,不说举合族之力供给他也差不了多少。

宗房经营族产,落下的那许多银钱,让他在京中走关系探门路时出手阔绰,很容易达成心愿。

彼时他伯父沈沧、舅舅贺东盛都身居高位,很是提携于他,他也算是仕途顺遂。

那会儿九房的旁支沈理中了状元郎,又娶了阁老的女儿,他还很是不服气了一阵子,明里暗里较着劲。

可如今再看呢……

分了宗,族长归了五房,族产交出去,宗房还落得族人埋怨。

沈理一跃成了湖广布政使,从二品的封疆大吏!

便是沈瑞那个小娃儿如今品级都在他之上了!

他呢,三年又三年,这多少年了,还在个参议的位置上打转转!

他不想上进?!

如何会不想!!

沈瑞升官快靠的什么?——为皇上分忧呐。

如今,眼前,就可以为皇上分忧!

把晋王府乃是山西几家不大安分的王府统统打成从逆,山西地面就清净了。

皇上会如何犒赏其功?

沈珹死死盯着李熙。

他,还有一桩隐忧。

他的长子,沈栋,自那年“松江倭祸”中“失踪”后,一直也没有消息。

他知道,那是被宁藩掳去了,可这么多年,也没人来联系他。

二弟沈珺往南昌去了,这些年却也没能寻回小栋哥。

他养那么大的儿子,又是个读书种子,那是锥心刺骨的痛!

不盼着儿子活着吗?

不敢盼!他现在宁可儿子已经死了!

若宁藩一直捏着他儿子,别说终有一日会拿小栋哥来胁迫他做什么。

就算,什么都不做,他日宁藩败露,小栋哥也会牵连到他这亲老子的。

所以,他得做点什么。

坚定的拥护当今皇上的正统地位,坚决反对一切的宗藩,才不怕被人说“通藩”!

“我……本官……我这样的位置,便是有心,只怕也是无力。”最终,沈珹缓缓开口道。

李熙笑得真诚极了,“查谋逆的事儿当然不能让大人您来。不过是大人一片忠心,出面与锦衣卫徐仪徐千户说上一说。这查案嘛,还是锦衣卫拿手些。”

沈珹眼神闪了闪,微微点了点头,“是这个道理。”

李熙的笑容就更灿烂了些,再次凑近沈珹,道:“大人呐,延绥能开马市,大同,一样能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