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江山有卫(七)
魏大帝冉闵,唐明宗李嗣源,这两个男人都有着何其相似的人生,他们都生长于汉家史上最黑暗的年代,一个生于五胡乱华时,一个长于五代乱世中,但在异族的欺凌下,这两个男人都没有如世间匹夫一般懦弱求生,世无英雄,他们便是英雄!
就是这两个男人,在最黑暗的乱世中,用睥睨四方的雄武,振起了汉家威仪。
冉闵开创了冉魏帝国,李嗣源创立了后唐王朝。
这两个男人辉煌一生的最后,又都有着同样的悲壮,后唐王朝只带给了中原八年太平,而冉魏帝国更只有短短两年,因为他们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故国与外敌殊死相博。
因为,君当卫江山!
然而郑重之外,智面容上还有一份震动,因为冉闵这个名字里有着太多的功过是非,他这一生充满了各种矛盾争议,少年时,他曾是南北十六朝时期恶名最盛的暴君石虎的马前卒,石虎的一生充满了淫欲和杀戮,惟独对这冉闵青眼有加,许以重任,世人为此评说,冉闵以身侍贼,品性不良。而最后当冉闵亲手推翻了石氏暴政,灭族石虎一脉时,世人又说冉闵冷血无义。
而且,冉闵既是汉家眼中的英雄,也是灭胡魔王!他创建的冉魏帝国虽只短短两年,但这两年中,冉闵把他和他的军队铸成了一柄无坚不摧的利剑,始终在中原各地征讨胡人,两年内大战六役,小战无数,史书称冉魏帝国这两年,“无月不战,互为相攻。”死于冉魏手下的胡人多达百万,对冉闵这近似疯狂的杀胡举动,后世贬大于褒,更有儒家书生常用惨不忍书来形容冉闵的灭胡大战,指摘冉闵以征讨异族为名,满足一己杀戮之欲,其行径实于恶鬼无异。
但智知道,史间谤言,史家诽议,都不足以遮掩这男子一生的华彩。
令智震惊的是,冉闵之后,又有李嗣源,若江山卫真是起源于冉闵,那这一代代的相传竟是从未曾辜负这些男子守护中原的初衷。
或许,也只有这等坚持,才可流转千年而不易。
“是,江山卫正是起源于冉闵之手。”看到智面容间的震惊之色,苏其洛以为自己猜到了智心中所想,淡淡道:“冉闵一生确实满是争议,时至今日,亦常有些饱学大儒对他刀笔批判,莫非智王眼中,也如世间凡夫俗子一般,视冉闵大帝为嗜杀成性的魔王?”
“我从未曾看轻过冉闵。”智断然道:“智再是昏庸之徒,至少也知道,冉闵一生虽大开杀戒,可若无他以杀止杀,持霹雳手段救护华夏苍生,汉家江山早在数百年前便沦入五胡异族手中,那些妄言评论的大儒,若真是饱学之士,那他们就该知道,若无冉闵救汉,这世间又何来他们这些汉家酸儒?”
“以杀止杀,持霹雳手段救护华夏苍生…”苏其洛展颜一笑,今夜,他虽时时含笑侃侃,但直到此时,他的笑容才显由衷,“冉闵若泉下有知,听到智王对他的评价,定会含笑九泉。”
智摇了摇头:“我倒是以为,英雄如冉闵,即使身在九泉,又怎会在意身后褒贬,但得华夏香火长存,他的在天之灵已然无憾。”
苏其洛深深的看了一眼智,拱手一揖:“智王此言,正是道出了我江山卫中人的毕生信念,言为心声,智王能有此言,还望他日也能为华夏香火长存,尽一份举手之力。”
智叹了口气,“苏公子,你还真是和轩辕如夜一样,应答时滴水不漏,言谈时见缝插针。令我佩服的是,无论你们何等用心,却都是为了中原而良苦,就当是我有意回避你这句话吧。”智忽然一笑,“其实何须我的评价,有你们这些后人,冉闵早已足慰九泉了。”
苏其洛又是随之一笑,不以为甚的不再提起那些不必急于一时的日后事,事实上,难得与智对话时不用做那言辞间的勾心斗角,还能用这些先辈的事迹渐渐引发些彼此同为汉人的骄傲和共鸣,苏其洛很满意此时的对话格局,他环视了一眼四周,见飞和刀郎也都是一脸肃然,英雄之名,无论何时提起,总能令后人为之肃穆。
智仰起首,向满天星辰望去,他曾跟七弟说过,怀念世之英雄豪杰时,后人总会不自禁的仰首望天,仿佛要以此来眺望那些人物的在天之灵,而冉闵无疑是大汉星空上最璀璨的一颗星辰。
三一五年,一个平淡的似水流年,中原北方大地上,一个叫冉闵的幼儿哇哇出世。
没有人想到,这个男孩儿将来会救下整片神州大地。
冉闵,字永曾,小字棘奴。
这是一位堪用悲壮激烈来形容此生的男人。
因为只要一想到这个名字,随之而来的就是这个男人在乱世洪流中纵横激荡的事迹。
西晋末年,经历了八王之乱的晋朝国力颓靡,最终被匈奴灭国,中原北方大地被西域胡人大肆侵入,史称五胡乱华。
氏,羌,羯,匈奴,鲜卑,数百万异族直扑中原,少年冉闵的名字就是在这动荡中横空崛起。
昌黎大战中,中原诸国皆溃不成军,惟冉闵率三千汉军逆流而上,痛击胡人。
从此之后,冉闵这个名字就成了神州大地上冉冉而起的一颗将星,所过之处,五胡辟易;
凌水河畔,冉闵大败鲜卑燕军二十万,阵斩七万燕军,斩首上将三十余名,一战光复中原二十八城…
追南逐北中,冉闵以三千汉骑踏破匈奴连营,亲手斩杀敌将十几名,追敌百里,斩首匈奴三万七千余人…
七万胡骑南下,冉闵以五千汉骑与平原相迎,骑军对骑军,五千战七万,大胜…
羌,氏两部联军十三万,偷袭冉闵,冉闵再次以寡敌众,六万汉军全歼来犯之敌,五胡皆惊…
三十万五胡联军齐出,誓要一战灭除冉闵,冉闵领七万汉军正面搦战,大战一日一夜,激战最酣时,四万大汉男子自发组建义军,冲入沙场,一战破杀五胡联军…
一次又一次的以寡敌众,一战又一战的驱虏于家园之外,这就是冉闵铁马金戈的一生。
直到最后一战,这个男子也没有辜负自己身上的汉人血脉,那一战的壮烈,天地同悲…
十四万鲜卑精骑围城,冉闵以一万步卒突围,步不敌骑,寡不敌众,他却打出了十战十捷的骁勇,直至最后,冉闵亲自手刃三百余名鲜卑精骑,方力尽被擒,随战一万汉家步卒,无一求降,直战至最后一人,仍力战欲救冉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