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道法自然
压得她腿上鲜血直流。只是好在那蛤壳上靠近她脚踝的地方正好也塞了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子,否则她纤纤玉足早给这大蛤夹断了。
杨雁翎见此,忙将发上插的铁杆神兵取下,放入那巨蛤开口处。那铁棒心随意动,立时变作碗口粗细,丈许长短。
那巨蛤哪里受得住,顷刻双壳被撑裂,凄厉惨叫一声,鲜血就喷涌而出。
江月离才得解脱,慌忙向水面游去。
杨雁翎待要跟上,忽见那半死不活的巨蛤口中,一颗真珠红艳艳地散发着光芒,就伸手取了,一个猛子向头顶扎去。不过十数息,已回到水上。
却他方才探出头来,就见那处白蟒脑袋自水中高高探出,却将尾巴把丑郎死死卷缠住,举在面前,张开血盆巨口道:“丑小子,你害我之时,可曾做好觉悟了么?”
丑郎那时方从水里出来,昏昏沉沉,七荤八素。定睛看时,才知自己已被抓住,忍不住面色煞白。
近旁江月离见之悲恸难当,惊惨大叫:“求求你!放了我师弟,你要什么我都给你!”
那蟒闻言转头向下看来,冷笑一声:“稍安勿躁,你也是个帮凶,我先与你这丑师弟清完账,再来找你!”说罢,就见它将脖子曲起,如一支蓄势待发的弩箭,死死地瞄住丑郎的脑袋。
丑郎见之恐惧万分,止不住呜呜大哭,涕泗横流。
却在此时,忽闻杨雁翎在水中高叫一声:“住手!”见白蟒不理不睬,又道:“我们做个交易如何?”
那蟒才转头,见得是一个生人,就道:“什么交易?”
杨雁翎道:“据我所知,灵蛇若修炼到铸丹八重,便能化作人形。我观你法力不低,却未能化形,若非修炼方法不对,便是体内经脉受损。你把人放了,我可与你指条明路,你看如何?”
那蟒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奇异光芒,却又细思:“人类多狡黠之徒,莫不又是诓我?可不能再上当了。”因道:“敢问阁下,‘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何解?”
杨雁翎吃了一惊,暗道:“这是《大道天书》里的经文,这巨蟒怎知晓?”便道:“道者,规则也,虽看似虚无,却无处不在,主导万方,是万物众生本源。”
“这一句指修炼时,灵要专于心门,法要赖于肢体,气要托于丹田,术要循于经脉。一切讲求自然规律,不可倒行逆施,不可贪速求快。”
蟒蛇闻言一喜,又道:“‘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何解?”
杨雁翎道:“此言说,委屈能求全,弯曲能再直,低洼能盈满,破旧能重新,少则有得多,多则惑不解。是为:修行往往福祸相依,但修者自身心神必要坚定,根基必要扎牢,才可将所有不利化作垫脚磐石,于平庸中脱颖而出。否则一味贪快,灵气虚浮,终不能修得善果。”
蟒蛇大喜,叫道:“好,好,好!果是有真才实学的高人!这个交易我做了!”说罢将尾一甩,把丑郎丢了下来。
江月离和李凤精见得大喜,急忙拍水游过去相扶。
杨雁翎点点头,道:“好一条言出必行的灵蛇。”将手中灵珠高高举起,道:“这是百岁蚌精的真元,作为交易之物,也一并给你。”
蟒蛇喜出望外,道声:“多谢!”急将尾来取真珠,左右看看,便一下吞入腹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