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政策所向,学生靠带

不知道杨超群是不是因为李追风的话才呛到水的,反正,我已经在心里笑疯了。

“你注意点,杨超群!李老师,你接着说。”,莫全焦急的催促。

“咳!”,李彪清了下嗓子,又整理了一下身上披着的外套。

我就不明白了,怎么这个外套非要披着穿,怎么看都像个才。

“根据我对政策的分析,近十年,国家会在云制造上注入巨大的资金。”,李彪像个老学究一样,铿锵有力的说。

“云制造?”,王洛来了兴致。

“诶~,没错,就是咱俩做的方向,以后有发展。”,李彪笑着对王洛说,这种笑,有种谦卑的感觉。

“可惜了,我现在已经留在瑞典了,不然,回国也能赶上好时代了。”,王洛摇摇头说。

“你已经是瑞典的副教授了,不回国,也能赶上好时代。以后咱俩合作啊,你参与我项目!你参与进来,我的项目也容易中!”,李彪捧起了王洛。

我惊讶的抬头看了看王洛,王洛和我的目光碰撞到一起后,又迅速弹开了。

他什么时候成副教授了?

就是李彪没文化,不是王洛撒谎了。

在瑞典,王洛的英文职位叫助理教授,也就是国内的讲师。所以,有可能是李彪明白助理教授的含义。

可是为什么王洛那么紧张?难道是他撒谎了?可这东西是全网可查的,他怎么撒谎啊?

那就是李彪没文化,王洛也没有予以及时的纠正。

“李老师,你可能是没看名assistantprofessor,associateprofessor。前者是是助理教授也就是王洛的头衔,相当于国内的讲师。associateprofessor才是副教授!”,李追风更正到。

哼哼,只有嫉妒心强的李追风能干出这件事儿。

王洛的脸红一阵白一阵。

李彪低头吃饭,没有接话。

“那我搞计算机的怎么办?要被时代抛弃了吗?”,莫全撒娇般的说。

“你跟我干啊,现在哪有不需要计算机的地方啊?”,李彪回答。

“那感情好啊!李老师,这么有思想,我们以后都得跟着你混!你要是有什么需要的,编程啊什么的,你就要求我。”,莫全拍拍胸脯说。

“我现在手里还真有个地方,需要编程。不过吗,你也不是我的员工或者学生,我没办法给你开钱。”,李彪遗憾的说。

“没事,钱不重要!”,莫全大方的说。

钱不重要?

也不知道是谁,圣诞节前和梁老师闹的不愉快。

“李老师,我知道这种情况怎么开工资!”,我笑着说。

李彪转向我,眼镜后面的那两条缝,瞬间就被抻直了。

“你们传统加工行业,也需要编程啊?”,李彪强装着感兴趣的问。

“当然了!传统加工也得跟着科技走啊!我呀,手里有个青年基金。项目里有很多需要编程的地方,我一个人干,太累了。后来我突然想起来,我有个朋友,本科毕业,在计算机行业干了七八年了,有钱不能一个人赚了,对不对?所以我像,正好给他干,我也能省下时间干点儿别的事儿。”

“那你是怎么给他开的工资啊?”

“我和学校打了声招呼,学校和我这朋友远程签了个合同,就齐活儿了!我给他开三千五一个月,税后,他能拿到三千一。真得雇人,资源整合啊!给我省了不少时间。”

莫全津津有味的听我讲着,显然很在乎能不能开工资的这个问题。

李彪赶忙解释,“莫全啊,咱们这个项目还没有申请下来,等申请下来,我给你报个差旅费啥的。”

“呵呵呵,没事儿。都是朋友。”,莫全的笑,显然已经变得僵硬了。

突然觉得自己这些年,学坏了。

我雇的这个人,就是僧僧。算一算,我们一起租房子到现在,已经六七年了,他搬走后,我们一直没有见过面。但是,有事的时候,找就好使。

僧僧现在已经不在北京了,又去了一个二线城市。虽然是本科生,但是月薪已经一万五了。

僧僧这人,就是那种话不多,也没有什么花花肠子,每天就只专注于兢兢业业的做事。经过了六七年的努力,现在也有了一定的成就。

只有看着他的时候,我才有干劲儿。看着那些所谓的大学教师和教授,斗志全无。

有两种人,是国家真正的顶梁柱。一种,是僧僧这样脚踏实地工作的人。另一种,就是真正有政治头脑的人。

怕就怕蛀虫,这些蛀虫又没有政治头脑,又想不脚踏实地,每天只想着不择手段的暴富。什么李彪,莫全,王洛,越夏,甚至是李教授,都可以被归到这类人里。

“石心,你赚钱真俏,国内国外都有工资。”,王洛又提起了我的双份工资的事儿,这已经是第二次了。

“呵呵,我和李老师都很幸运,国内国外都能找到工作。李老师更厉害,国内不少项目呢。佩服李老师。”,我回答。

王洛这情商,本来要伤我,结果不小心把我和李彪一块儿伤了。

李彪尴尬的笑了笑,“没多少钱,呵呵。”

梁老师不在的午餐,战火硝烟。

吃过饭,洗干净了碗,就回了办公室。

吃午饭的时候没有代手机,推开办公室的门,微信语音正在响着。

是罗宇。

“喂,罗宇。”

“老师,您说让我瑞典时间一点半找您。您现在有时间吧?”

“有时间,你说吧。”

“我就是想和您汇报一下,您交给我的第一个任务走通了。前段时间和您汇报完影响因素后,您说可以,我就开始生成随即数据,又用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找到了模型。”

“找到模型了?”

“找到了!”,罗宇一向沉稳,今天显得有些激动。

“做得不错,那就开始写论文吧。”,我很欣慰。

罗宇做东西还真是快,我都没有对他抱有多大的希望。

不敢想象,这样好的学生,竟然被李教授放养了一年。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