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但是都不需要出火车站的,到了那边离部队就近了。”这个近的算法,大概是坐上轿车要十几个时。

其实这都是上辈子十来年后她走过几棠经验,按照现在的路况,怕是不止这个时间,不过她可以打电话同顾长军约好,让他到火车站去接人,那么要坐多长时间的汽车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边坐汽车去安城,可以让大哥送我到火车站,那边下了火车长军肯定会过来接,其实想想路上单独的时间就火车上那段,如果买到卧铺车票,我一路睡到内蒙一点事都不会有的。”这么一,她更加迫切的想去了,顾长军能请到的假期就那么长,路上耽误几,更是没剩多长时间了,她过去就不同了,能开多长时间证明就开多长时间,真有情况,在那边还可以开个看病之类的证明延期也行得通。

“行,我知道了,最快也要等年后,过了元宵才能动身,至于这一个多月,你就好好呆在饭店坐镇,我休息休息怎么样?”姐妹俩这两年都没有给自己放过假了,去年饭店新推出年夜饭,她们俩连年都是在饭店里过的。

“当然可以,包在我身上!你就好好陪陪壮壮和强强好了。气好的话,带他们出去玩玩,恩,先回村里看看。”

“知道了,先帮你搞定爸妈是吧?s就回村里,那县城有人来给你做政审,肯定也要去村里去了解情况。”

沈喜桃也没真的就当甩手掌柜,只不过大儿子已经放寒假了,儿子也在家里,整都是跟着顾家孩后面玩着,她难得趁这次机会上班有些迟到早湍情况,多空出点时间陪陪两个孩子。

反正饭店最忙碌的季节过去了,虽开了年夜饭的席面,但是这年头上饭店吃年夜饭的人并不是很多,饭店生意不像夏季暑假期间以及初冬秋收过后那么火爆。

沈喜桃甚至打算,今年她回县城家里吃顿团圆年夜饭,两个孩子都同他们爸爸生疏了,更不要婆婆了。

不管怎么那是孩子们的亲奶奶、亲爸爸,是除了她自己孩子在世上血脉最亲的人,她不能也不会一己之私阻断孩子们同家人亲近;最主要的是沈喜桃了解到,男孩子大了还是应该同爸爸住在一起,那样对于孩子的身心发育比较好。

所以沈喜桃打算明年秋将两个孩子放到县城来念书。

梁集中学最近在针对学校教职工集资盖楼,而正在建的一所从幼儿园到学、初中一体化的机关学校,就在梁集中学教职工楼区里面。

沈喜桃和沈喜梅在饭店上班,除了年底分红,每个月能拿到一百五的基本工资,沈喜梅月月都按时领出去了,沈喜桃不知道她做什么用处,也没问,但是她自己的钱基本上在饭店账目上,没有动过,这会一查帐,都有近六位数了。

沈喜桃想到县城学校边的人流,思考一番,从账目上支取了一万二千块钱出来,准备过几带回去,除了用来住饶楼房,还可以买两间门面店,以后出租出去或是开个饭馆都是不错的投资。

集资盖楼,对于他们家来其实比福利房更好,福利房条件在那里,而集资盖的楼各方面条件会更好一些,又因为按照面积出钱,没有房屋大的限制,你若是出的起钱,完全可以买一户最大面积的套房。

沈喜梅听了这事,也拿了一笔钱出来,是要将江家院子旁边剩下的空地都买了,圈起来留着以后盖房子。

沈家在这镇上算是落地生根了,沈新华也打算买套平房,只不过想到县城条件更好,在存点钱到县城买更好,而沈新全买了两间店面,还到县城租了四间店面专门雇人开粮副食品店,沈来旺也在中学旁买了个学区房。

来之前还真只有沈喜桃名下没有什么产业,这下补全了。

好容易将两边父母通了,沈喜梅这段时间精神奕奕,基本上将沈喜桃的活都分担过去了,她想得很明白,这段时间就让沈喜桃好好歇着,享受一下悠闲的时光,休息充足了下个月就要独挑大梁了。

沈喜桃难得也很配合,见沈喜梅一个人也能将饭店的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放心的随着张丰年带着孩子回了县城家里。

或许是回到了曾经熟悉的学校,张寡妇平和了许多,也相对沉默了很多,不像在乡下,她反而变得不太爱出门,整将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在房里藤椅上坐着,偶尔气好的情况将藤椅挪到院子里,身边要么摆着个收音机要么就捧着本厚厚的书,看上去非常有修养的模样。

沈喜桃面上不显,内心却笑的不行,她婆婆这大概是想营造一种饱经沧桑的学者形象吧,老实还挺像样子的!不知道的不定以为她才是当初被冤屈的校长呢。

沈喜桃不厚道的想前些年她婆婆大概没想到自己能回学校,要不她肯定不会那么不顾形象整撒泼得像个不可理喻的老妪婆。

所以作为见证和感受到婆婆曾经的黑历史的沈喜桃很快就发现,只要自己多在她面前晃晃,对方就不自在的缩回房里去了,两边都住着老师,婆婆这种死要面子的人可不敢大声嚷嚷,顶多窝在房里弄点动静表达下内心的不满,对于这种状态,沈喜桃很满意。

想来她用点心,到时候不得婆婆更愿意自己住在这院子里,而不是搬出去到集资楼上住,毕竟集资楼上住的同样也都是学校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教职工,一样不能和儿媳妇吵吵闹闹有失身份不是。至于张丰年,若是他不放心,自然可以留在这里陪着老人更好不过了。

反正不管他们住在哪,孩子在县城上学的话,肯定跟着张丰年吃住,到时候她一个人多自在。

年一过完,沈喜梅就开始张罗着一路上要带的行李。

她没打算给顾长军带什么特产、吃食,毕竟过去一路上要五六,虽现在气温还底,但是密封包装跟不上,一路折腾过去,大多吃食味道都不怎么样了,所以她收集了各种调料,准备过去亲手做一些吃食,顾长军呆的部队和常规的部队不一样,探亲的人是进不来营区的,不存在那种上部队大食堂吃饭、给战友分发特产的事情。

沈喜梅上辈子在那边呆了两三年,反正她没有进入过部队。

在离营区两百多里的一个叫漠河的镇上有个大院,里面大概有三十多栋二节楼,是用来安置随军家属和探亲家属的,那个大院里住的人大概占了镇居民的三分之一。

整个镇的居民加起来还没有她们村一个大队人口多呢,生活水平可见一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