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雷波转运
三四层的小洋楼。在农村盖房没有集体规划,新盖的楼房都是在村外自家的地里建的,这就造成了一种星罗棋布,比较凌乱的感觉,不是很美观。
几乎所有村民都盖了小楼,唯独村西头一家独门独户的人家还没有盖。这一家正房是三间砖瓦房,从正房的两边各用一些木头和木皮搭建起来的两间草棚,而在草棚的外面建一个大门,里面就成了一个小院子,这种老式建筑很喜欢沿用这种方法,当然了,如果有些钱的,那就不是草棚,而是建砖瓦房了。
农村人喜欢搭建这种简易的草棚,因为不需要花钱,只需要出力气就行,去山上把木头砍回来,再用晾干展平的杉树皮做屋顶,固定好就可以了,里面可以堆放很多杂物。
这一家人单从房子的外表就可看出没什么钱,在村子里算是最穷的了!因为别人都盖了小楼,就是他们没盖。要知道农村人虽然穷但极好面子,要是看到别人建新房,自己的没建就感觉被人看小了,所以很多人哪怕是借钱都是想办法建一栋新房的。
可连借钱都没地借的那就只好认命了,谁叫自己不但穷还没有有钱的亲戚呢?
这个小村子只有一个姓:楚,所以这个村子叫做楚村。这一家穷人家的主人叫楚云涛,已经故去,楚云涛的遗孀叫宋春花,42岁,两夫妻只是生了一个女儿,叫楚楚,今年20岁。
咱们先把时间倒流到两年前,说说楚云涛一家的情况。
楚云涛是个文化人,是村小学的民办代课教师,所以才能给自己的宝贝女儿取得一个这么好听的名字!因为楚云涛是教师,还是民办加上代课的,工资自然就不高,一个月三四百块钱在这么高物价的年代能顶啥用?
而宋春花是个农村妇女,读的书又少,家里的农活就靠她一个人操持着,干的那些个种田的活又换不来钱,每年也就靠老公的工资和承包的山上有那么一点经济作物的收成来维持日子,自然就没有剩余的钱!而女儿楚楚正好读高三,起码的营养和学费是免不了了,家里的日子就更拮据了!
好在楚楚这孩子懂事,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名列班级前十名,每一科都在全面发展,并没有落科,这就很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