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箭伤人争权势
飞媚眼。
安主任被他们三人说动了心,只好顺势彬彬有礼的表态:“好吧,姜哥,你是兄长,我敬你!”
姜成品又提议:“兄弟,我们喝满杯,他们随意,先喝三杯再由我敬兄弟,麻烦兄弟给我牵线搭桥,让我和县大老爷能一起相识。”
安主任色迷兮兮的看了小甜一眼,小甜也暗送秋波,他便举杯:“好吧,就按姜哥的提议喝,我基本上没有接受过基层工作的邀约,既然我接受了姜哥的邀请,并不是我吹牛,肯定会帮些力所能及的忙。”
姜成品见他能这样表态,他便施展溜须拍马的功夫:“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要得,我们喝。”
两位三陪女就施展风骚的功夫,喝百事可乐陪两个男人在亦明亦暗、红红绿绿的霓虹灯下开怀畅饮。
安主任似懂非懂的陪同姜成品举杯畅饮,静观姜成品有什么值得他为之牵线搭桥的招数。
不大一会儿功夫,一瓶五粮液就喝完了,借着酒意,姜成品悄悄在安主任耳边说了一会儿话,安主任苦恼地摇头:“我想喝一碗玉米粥。”
姜成品看他举棋不定的,吩咐徐和小甜:“徐、小甜,你们两个去叫人弄两份玉米粥来。我们边吃边喝,做好陪同我们跳舞的准备工作。”
徐知道,他们支开自己和小甜,是要搞小动作,她只想在他们身上捞一把,并不想多管闲事:“要得,小甜,我们去出去一趟就回来。”
徐、小甜恋恋不舍地离开后。
姜成品拿了一个信封交给安主任:“这是‘两方’牵线搭桥费,只要你把这件事办好了,白阳由我当家作主的时候,我会加倍感谢你的。”
安主任半推半就的把信封装进西装包里:“刘佚在县大老爷的心中印象相当好,要调他走有难度。”
姜成品给他出主意:“他的胃病相当严重,只要想方设法腾出好位置让他去座,在人们眼中,还认为是组织对他的照顾,谁也看不出其中的破绽。”
安主任经过他的清脑,仿佛全明白了,既然能得到好处费,又能为一个在身体有病的基层干部解决进城问题,还在白阳镇有了个亲信,一举两得之事,情不自禁地点头。
徐、小甜进屋来了,他们就在歌舞中寻找自己的需求。也正是这座桥梁,姜成品找到了县级官宦为后台。
正在姜成品得意忘形之际,徐的手机发出了滴水声,她看了信息内容后,在姜成品耳边嘀咕了几句。
姜成品洋洋得意的招呼:“安主任,今晚难得相聚,我们到广蜀宾馆去洗鸳鸯澡!”
安主任心有余悸:“算了嘛,我们还是散了,改日嘛!”
小甜娇媚的反问:“帅哥,你真的不懂风情,难道你还是处男吗?”
安主任被她挑逗得欲罢不能:“好吧,今天一切听从姜哥安排!”
姜成品到收银台结完帐,带着他们赶了一辆出租车,朝着广蜀宾馆驶去。
傍晚,周方山背着女儿沿着崎岖的小路朝家里走去,心情无比沉重。可怜的女儿受自己的影响,落到双目失明的悲惨下场,她这一生怎么办?我怎么给妻子交待?这是他最难受的,暗暗的责怪老天,苍天哪,你为何不提醒我,非要让我犯下这么严重的错误,把自己的女儿伤害得这么惨喽。
周缘伏贴在父亲的背上,却特别开心,这次出门,亲自看到爸爸协助警察叔叔抓骗子,坐了一回县长坐的轿车,看到了城市的高楼大厦,城市数不清的轿车,这一切都感到无比幸运。她根本就不知道,一场灾难将降落在她的身上。她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喃喃自语:“爸爸,我做你的女儿好幸运哟。”
周方山夸赞女儿:“我有你这样乖巧的女儿也感到很自豪。你走到那里都特别逗人喜欢。”
周缘还在坚守自己的信念:“我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后当个画家。赚好多好多的钱,到城里去买房子,把我们全家人都接到城里去住。爸爸,你说要不要得?”
周方山苦涩的笑道:“要得,二天我到城里去住我女儿买的房子。”为了女儿在双目失明后能够一个人出门回家,他问周缘:“女儿,如果是你一个人出门,能认识回家的路吗?”
周缘非常自信的告知父亲:“爸,不是我吹壳子,我的记忆力特别好,无论多远的路,只要我走过一次,绝对能记牢,不会走错路,就是蒙上我的双眼都能走回去。”
周方山听到女儿的话又多一点宽慰,还是要按专家们教的方法,让她对美好生活多一些记忆:“女儿,你对我们这里的山、水、树,能记得牢吗。你能把我们喂的猪、鸡、鸭、鹅,我们家的核桃、银杏、广柑,竹林、柏树,都能记牢吗?”
周缘的确很有天分,她是不善于虚夸的人,周方山也十分了解,要想让她记住美妙的一切,自己文化知识不高,只有用这些通俗易懂的事让她牢固的树立求生的强烈愿望,才能渡过双目失明的难关。
周缘并不知道父亲真实的意图,认为父亲怀疑自己在吹牛皮:“爸,我晓得,你不相信我说的一切。回家后,我马上闭着眼睛把你说的一切都画出来,让事实证明你女儿不是一个吹壳子的人。”
周方山为了鼓励女儿能够眯着眼睛做事,使用激将法:“好吧,我虽然非常相信你,也还是有些担心,如果你真的能够眯着眼睛画出来,我奖励你十元钱。”
周缘更来劲:“好,我回去就画,爸爸不许耍赖。”
周方山也像孩子似的:“我在女儿面前说的话绝对不会耍赖。”
白阳镇的逢场天,来去匆匆的摩肩接踵,有人用肩扛着树木、捆绑在一起的竹子,匆促的赶往规划的经营市场去卖;有的挑着大米、粮食,急不可耐的赶往农贸市场去卖;有的背着菜蔬、提着禽蛋,朝农贸市场赶。熙熙攘攘的人群,摩肩接踵,谈笑风生。他们有人是做买卖;有人是看热闹;有人是进茶馆喝茶会友;有人是谈情说爱;有人是预约销售肥猪。总之,完全是根据需要确定赶场的目的。
在白须收购站发出了一条重要信息,收购生猪每斤单位六元三角钱。每斤提价三角,照此计算,一头两百斤重的猪,养殖户要多收入六十元。
仁爱听到这个信息,他不相信,亲自到白须收购站信息发布黑板上一看,果真如此。他回到畜牧食品站时,几个原来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