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言情 > 蓝白社

山海经第五点想法:绝地天通科幻版

以颛顼是个国名,而非单纯一个人的姓名。

不过虽然不是姓名,可根据古代的习惯,却是可以当做人名称呼来用。比如可以对任何一名夸父氏的人叫夸父,用地名称呼人,或用其图腾称呼人,这个习惯不仅在山海经,也在先秦大量的古籍中出现。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称呼某个人:湾湾。

总之颛顼本意是指一国,可通常也指个人,酋长代表了整个部落是常态。

三种说法,你们智者见智吧。

回归正题,我认为写下‘帝颛顼’这句话的山海经作者,大概是颛顼已经死了的时代的人。

而写下‘帝’,却不写到底哪个帝的人,我们可以直接认为,记述者乃是上古,夏朝还没有建立时,五帝时代的人。他正处于某位帝还活着,某帝还在位时期的人。

虽然不算什么证据,但可以感性地认为,这样古老的先贤,写下的那段话,可信度极高,乃是山海经中最原稿的文字。

这个逻辑很好理解吧。

而基于这个逻辑,我们又可以划分另外两种情况。

那就是直呼‘颛顼’二字,与尊称‘帝颛顼’,有没有可能在描述两个概念。

比如《大荒北经》: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百姓,食肉。

这里的记述者,就直呼了‘颛顼’二字。

而我们前面发的海内经原文,记述者尊称‘帝颛顼’。

前者直呼颛顼,我可以认为他其实指的不是黑帝,而是指颛顼国。

生,不一定是生孩子的意思,如果这两个名词是氏族、图腾、国名的话,那么就应该取衍生之意。

也就是翻译成,颛顼之国,衍生出了驩头之国。驩头之国又衍生出了苗民之国。苗民百姓,食肉。

注意,这里的百姓,不是指平头老百姓的意思,现在的词义早就变了。

百姓在五帝时期,就是指所有的‘有姓者’。比如姓姬的,姓姒的,姓姜的……黄帝打破了九黎部落的‘黎民’制度,建立了百姓制度,自己的族人、后代分封到各处,并且封他们全新的姓。

初期大概十四个吧,统称百姓。不是这十四个姓的,不算百姓,哪怕你有别的姓。

后期姓越来越多,但都是各种帝的子嗣分封。

其实,是阶级洗牌了。本来蚩尤统治的制度,是所有人都是‘黎民’,也就是‘黑头人’,‘黔首’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所有人都姓黎,氏族间只有细微区别,从部落名就看得出来:黎贪、黎巨、黎廉、黎破……

黎贪部落就是蚩尤氏掌管,同时也是九黎(所有黎)的共主。

黄帝击败蚩尤后,这个制度就变成了百姓制度,从所有人是一家人,变成了无数家人……虽然大多都是黄帝的后裔掌管,但社会也因此复杂起来。直至五百年以后,不是一家人了……

真正开启私天下,把公有社会转入私有社会的不是大禹,而是黄帝,当然,这是极为先进的。

分封百姓,实则分封诸侯。百姓在当时是权贵者,不是黄帝或后来各种帝封的姓,而自己随便取得姓,则不算姓。大量的非‘百姓’,只能称为民。

姓就那么点,当时的人都倒背如流。要是有人穿越到上古,说自己是百姓,人家不仅不会怠慢,当地的贵人还会接待你,并询问你来自荀还是任,你张口就说自己姓马,人家脸色一变,一听就知道百姓中没有这个,认为你在羞辱他,说不定直接喊人道:把他马拖出去祭了。

扯远了。

总之称呼颛顼的,不一定是黑帝本人,虽然通常黑帝一个人就可以代表整个部落,但这个词本身是称呼一个集体。

但如果尊称了‘帝颛顼’,毫无疑问就是指黑帝本人,是指专一而特定的个体。

或者干脆叫帝高阳,高阳是黑帝的氏。

我再发一遍,《海内经》:“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关于颛顼的身世,儒家非常霸道。

我发一段史记里颛顼的身世,你们就懂了。

《史记》:“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还有《帝系》里,也是写:“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

在近现代之前,儒家主流说法之中,颛顼都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

韩流呢?韩流被吃了?

这里可能有人没看出来,觉得山海经里,意思也许是:昌意生韩流,生帝颛顼。因为生帝颛顼这四个前面,没有韩流二字,也许韩流是颛顼哥哥。

不,这么理解就错了。只要在生谁谁谁前面,写了娶谁谁谁。那么一定是娶得那个人生的。

也就是说,是那个叫‘阿女’的女人,生了帝颛顼。是表达帝颛顼是嫡子的意思,是正妻的孩子。而娶了阿女的,是韩流。

《海内经》里的韩流生帝颛顼,绝不是瞎写,因为他还详尽描述了韩流的特征。

这么个关键人物,颛顼的亲生父亲,怎么就漏了呢?

事实上,有很多文献,都记载颛顼是昌意的孙子。

比如《路史·卷十四》:“元妃西陵氏嫘祖,生昌意、玄嚣、龙苗,昌意就德逊居若水,有子三人,长曰乾荒、次安、季悃。乾荒生帝颛顼,是为高阳氏。

这里的乾荒,就是韩流。这俩象形字是一样的。若论好听和含义,应该就是叫乾荒,写作韩流属于传抄错误。

不过不管怎么说,记录乾荒的都是比较没有地位的着作,记录昌意生颛顼的,则都是官方正式文献。

颛顼到底是黄帝孙子,还是曾孙子,这是有争议的。现在主流史学界,认可历朝历代儒家官方的说法,那就是没有乾荒这个人。

不承认帝颛顼有个父亲,叫乾荒。

而部分不明情况的百科爱好者,甚至直接将‘乾荒’,作为了颛顼的真名……

百度百科完整说法,就是:帝颛顼,高阳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