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折子
荥阳府府衙内,得知王泉一伙逃离王府的消息后,沈逸与刘文芳不由地两眼放光。在沈逸看来,事情正朝着自己预想中的设定发展,心里自然兴奋。
“知府大人,如今王泉已然上钩,那么接下来的跟踪任务,是不是由下官亲自执行?”
王泉的行动,本就在沈逸的意料之中,作为统领,刘文芳不放心他人,是以忍不住主动请缨道。
“也罢,既然你如此主动,那本府便允许你参与后续的跟踪任务。不过,本府希望你牢记此次任务的核心,只做记录,不可有任何的轻举妄动。”
瞧着刘文芳那一脸恳切的样子,沈逸心里便清楚,即便自己不允许刘文芳参与跟踪任务,但依着刘文芳的脾性,说不得会偷偷地跟上去。想到此处,沈逸索性答应了刘文芳的请求。
“下官在此谢过大人。”
刘文芳闻言,一脸兴奋地躬身行礼道。
破获谋逆大案,可不仅仅是简单地钱财赏赐那么简单的,说不得连升三级,或者封侯拜相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作为一个年轻统领,刘文芳自然不会放过任何可以升职的机会。
“瞧你这一脸兴奋,按奈不已的表情,还是快些去吧。记得有任何异常的清考,记得随时通知本府。”
沈逸扫了一眼心情激动不已的刘文芳,摆了摆手,一脸无奈地嘱咐道。
“下官领命。”
刘文芳躬身行了一礼,便快步向外奔去。
翌日一大早,沈逸便接到了刘文芳的传信,王泉的行车路线,正是京城方向。得此重要情报,沈逸连忙将杨大力叫到书房。
“大力,这封折子,劳烦你快马加鞭将其送往京城燕国公的府上,亲手交给于欢欢小姐,或者是林文敬兄长。再由他们转呈给燕国公。”
沈逸书案上抄起一封书信,递给了杨大力,一脸凝重的叮嘱道。
“没有问题,我这便出发。”
瞧着沈逸那一脸的凝重之色,杨大力的心里自然晓得这封折子的重要性。因此,杨大力同样一脸正色的保证道。
由于有着较好的骑马技术,当天晚上,杨大力便抵达了京城燕国公府。好在杨大力也随着沈逸来过燕国公府几次,燕国公府的青衣小厮到是认识杨大力,不必费什么力气,杨大力便见到了于欢欢。
“大力,你不是和沈书呆一起去了荥阳府吗?怎么回来了,难道沈书呆也回来了?”
甫一见到杨大力,于欢欢眼睛一亮,不由一脸惊喜的追问道,说完便向着杨大力背后扫去。
作为沈逸为数不多的朋友,于欢欢对于杨大力却是熟悉的紧。是以,语言之间,于欢欢的语气颇为热络。
“欢欢姑娘,小逸是荥阳府知府,不可轻易离开荥阳府地界。我这次来京城,是代小逸来府上送一封折子的,还请欢欢姑娘代为转呈燕国公他老人家。”
杨大力闻言,尴尬的笑了笑,随后从怀中掏出一本折子,小心翼翼地递到了于欢欢的面前,一脸凝重地回答道。
“哼,究竟是什么重要的折子,还需要特意叨扰爷爷他老人家。”
于欢欢闻言,脸色不悦地接过折子,当着杨大力的面,当场拆开来看。
“啊,事情竟然如此严重,大力,你也先别着急回沈府。不若与我一同见一见爷爷,说不得爷爷有话问你。”
于欢欢也是聪慧之人,看完沈逸的折子,自然明白了事情的轻重缓急,不由地叫住了欲出门的杨大力。
杨大力闻言一怔,呆呆地点了点头,不由自主地跟在于欢欢的后面,向着燕国公的书房走去。
“爷爷,这里有一封沈书呆上呈的折子,事关重大,劳烦你看一看。”
书房门没有关,于欢欢与杨大力便径直走了进去。看到正在凝神练习书法的爷爷,于欢欢忍不住一脸急切地说道。
“哼,你这丫头,说话注意一下分寸。折子拿来,爷爷好好看一看,你所谓的事关重大,究竟是什么事情。”
燕国公于懿闻言,训斥了于欢欢一句,随后看着于欢欢说道。
“此事确实非同小可,大力,这件事情,可都是真的?”
看完折子之后,燕国公于懿脸色一寒,一脸不敢相信的盯着杨大力追问道。
作为一个从政多年之人,燕国公于懿的心里,自然明白,一个世家大族造反所带来的危害。话说当年的晋朝何以动乱不安,其源头便是世家作乱。
如果,大楚再来一次世家之乱,燕国公于懿很是担心,大楚又将迎来一段动荡不安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