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教训
x.
陪着在屋里说会儿话。
宋奶打发秦红和刘牡丹,还有李小雪去做饭。
宋老大他们去地里看看秧苗长得如何,地里有草,拿着锄头铲铲。
现在屋里,就剩下宋爷宋奶还有钱贵凤和小宝宋福道他们在。
宋长宁和沈寒年相处在一起,没那么多人,终于松口气。
“奶,我其实赚了很多银子,这个是给你的。”
宋长宁掏出五两银子,递给宋奶。
这是第一次,宋奶一下子拿过这么多银子。
足足五两。
省点花,能花个几年。
“这银子,你是咋赚来的。”
宋奶用牙咬,隔得牙疼,反而高兴的笑起来。
她知道宋长宁不会给她假的。
就是咬两下,高兴。
钱贵凤坐在那,心里说不出的顺畅。
这就是她大闺女,没像村里人说的,出去就忘本。
都是放屁。
人家出去,赚银子向来都给家里人花。
宋爷笑的合不拢嘴。
看着宋奶将银子收起来。
这么大一家人,家里有几两银子垫着箱底,心里都有底气。
这份底气,是宋长宁给家里的。
“你这孩子,自己身上多留点,赚银子不容易。”
“嗯嗯,我这都是做玉颜膏什么的赚的,有位夫人喜欢我做的,前两天订了好几十十份。”
宋长宁大概说了下,就给大家听懵了。
“外面人咱也搞不懂,就擦点东西,花那么多银子。”
钱贵凤搂着膝盖说。
说是这么说,她心里高兴。
因为这些银子,都让她闺女赚来了。
到最后,还不是买面给她做饭吃。
“小宝,你去叫三爷爷和杨大爷上这来吃饭。”
“好嘞娘,我这就去。”
小宝出去将还在睡觉的宋力喊起来。
“最近小宝没去三爷爷那里学习?”
宋长宁忽然反应过来,这孩子怎么在家。
“敲我的脑袋,你三爷爷最近嗓子不舒服,给孩子们放几天假。”
“原来是这样。”
中午包饺子,炖的猪蹄和排骨。
村里人看到杨郎中和沈三爷往这边走。
就知道肯定是沈寒年和宋长宁回来了。
冯巧仁已经生了,夫家对她不好。
她半夜还惦记着沈寒年。
总幻想,假如时间能倒流,假如这一切都是假的。
梦醒了,她才十三岁。
那她死都不会放弃沈寒年,死都不会嫁给现在的丈夫。
所有人都不知道,她有多羡慕宋长宁。
能从小就得沈寒年的偏爱。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杨郎中有段时间没看到宋长宁。
“你师公身体怎么样?”
“特别硬朗,牙口什么的都不错,什么都能吃。”
“这次我也和你一起走,看看你师公。”
“好,师父你要在那住几天吗?”
“到时候再看看吧,村子里最近生病的孩子多,夏天在外面跑,都中暑了。”
村里人叫杨郎中野郎中,他不解释自己师承何处。
有人叫他野郎中,也不是真的觉得他是个野郎中。
就这么的,日子过下去。
村里人离不开杨郎中。
杨郎中也记挂着村子里的人。
宋长宁有点可惜。
“嗯嗯。”
杨郎中和宋长宁说完话,目光对到沈寒年身上。
“你小子没欺负我徒弟吧?”
“没有,她不欺负我就不错了。”
沈寒年捂嘴偷笑。
“你今年秋要参加科举考试吧。”
“是的。”
“好好考,祝你金榜题名。”
“谢谢师父。”
沈寒年从善如流的叫道。
杨郎中跑到沈三爷那炫耀。
“听见没,你小孙子叫我师父。”
沈三爷嗓子有点哑,抱着小宝逗他玩。
“你不就是他师父么。”
“听听这个老皮货,真不害臊,还没把我徒弟娶回去,就帮自己孙子说话。”
大家听杨郎中抱怨,哈哈哈哄堂大笑。
中午吃饭,大家都在。
热乎乎的大包子,还有蒸饺。
管够。
味道香的,隔壁院子都闻到了。
魏巧儿哄孩子,闻着味道,肚子咕咕叫。
“看看人家,天天大鱼大肉,咱家一年到头都没啥油水,要我说,闺女不比儿子差,老宋家人心善。这就是善果。”
还村子里别人家,谁愿意童养媳出去。
远的不比,比比老宋家亲家,老钱家。
钱依依日子过得,小小年纪活的和大妈一样。
魏巧儿这边感慨完。
轮到赵兰那边了。
狗蛋站在院子里闻味儿。
“娘,我看到沈寒年和沈寒心都去那院子了。”
狗蛋馋的嘴角流出哈喇子。
“我也想吃。”
沈东升在屋子里睡觉。
赵兰心里窝火。
“那你就去吃。”
“爹会不会生气。”
儿子闺女不认他,沈东升也懒得搭理他们。
觉得没面子。
就不让狗蛋上前凑近乎。
赵兰才不管。
“有的吃就行,难不成你还怕他们不给你,你爹醒过来,有娘在呢,没事。”
狗蛋点点头,去之前特意松松裤绳。
饭桌摆好,人多,摆了两桌。
屋子里热热闹闹。
村子里也没有客人来,女不上桌的习惯。
男人坐在炕上桌。
女人坐在一桌。
宋奶自己坐在炕上,和男人们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