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论茶(一)
江童看了看桌上摆放的几样茶具,然后又打开盛放茶叶的茶盒,沉吟片刻道:“古老是想品我在斗茶大赛时研制的新茶,还是就此处景色来敬茶?”
“这还用问?当然是要品尝你在斗茶大赛上烹调的玉山白露茶,如果我要喝你斟的这些普通俗茶,那用得着等你?我这里烹制一手好茶汤的人多得是,想喝哪种茶喝不到??”古老毫不留情面的道。
“你看着桌上摆放的这些茶具行不行,哪样不顺手,我让他们重新打磨!”古老虽然言语中是让江童对桌上的这些茶具来提意见,但看他满脸的笑意,明显是对这些样式精美的茶具感到颇为满意。
其实功夫茶的茶具制作,只要有详细的图纸和明,制作流程很简单,没什么难度,尤其再加上古老上心请来制的这些茶具的一定是位大匠级的大师,单从茶具的材质上来,比江童在云城亲自打造的那几套茶具还要好上几分。
既然古老现在不想提及正事,江童也顺其自然,拿起桌上的盖碗,认真的观摩了片刻,然后又看了看一旁摆放的风炉和装水的陶罐。
毫无疑问,这里摆放的所有用具,都是最佳上品,即便是江童用挑剔的眼光来看,也找不出丁点问题。
烹茶用的几样主要材料除了茶叶外,其他的都属于优中之优,毕竟嘛,古老本来就爱茶,像水、柴等这些仅次于茶叶的重要配料,无论用哪种烹茶方法都是必不可少的,古洛斋既然使用的材料,自然是要紧着最好的来采买。
“既然古老要品尝子调配的新茶,那就只能捎待片刻了,我从云城带来的茶叶还在聚仙楼的行李中,我要先让人取来再为古老烹茗!”江童笑着道。
“这简单,老傅,你派人去聚仙楼一趟把江公子的调配的茶叶带来....”古老直接吩咐道。
“是,我这就去安排!”傅老应声道。
“傅老,让他们到聚仙楼后直接找我的同伴江珊珊,我带来的玉山白露茶都在她手中保存着....”江童连忙道。
傅老离去后,古老拿起之前江童放下的盖碗,有些好奇的问道:“江子,你研制出的这套茶具实话我挺喜欢的,尤其是这套盖碗,虽然在样式上并没有什么稀奇的地方,但其内涵寓意着实不错,以盖为、托为地、碗为人,茶碗中竟蕴含地中庸哲理,如果创造这套茶具的主人,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或丰富的底蕴内涵,着实难以令人信服!,你研制这套茶具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又是如何将地人三才融入到这的茶碗中的?”
这个问题江童早在准备打造盖碗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法,这年头,无论是什么创新,没有噱头,没有占据道德大义,永远都不会被主流认可,必须要用儒家的思想融合到其中,才会被大儒才子们认可,被主流社会接受。
所以,江童在听到古老的疑问后,并没有被问住,思虑片刻后,侃侃而谈道:“我们江家在云城的茶之一途中,也算是有名气,不过我们江家的名气既不是在种上茶打出名声,也不是以茶商之道而立足,但我江家的存在,在云城的整个茶叶世家中,甚至在整个大唐的茶道中都属于不可或缺的一家。
如果单以种茶的方法来,其实茶树并不怎么需要人们来特意进行培育,为什么我要这么呢?
并不是因为我们江家不重视种茶方法,因而来轻视它,相反,我江家反而对种茶叶颇有一番心得,但并没有把种茶放在第一要务是因为我曾在一卷残卷中看到过一些记录,上面曾介绍到这样一句话。
残卷言:南方有嘉木,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
一二尺,甚至十尺之内的茶树我们在云城郊外经常能见到,并不特别媳,而数十尺甚至上百尺的茶树,简直就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而这种高大古老的茶树确实是真实存在的,据残卷上记录考证,这种茶树的历史足有三千年之久,三千年的古茶树,岂能是人工所能培育出来的。
因此我才种种茶法只要抓住了窍门,我们只需要重视,但不用太把目光放在种茶的方法上。
而茶商就更无需过多解释了,今江家是大唐第一茶商,明李家便能成为大唐第一茶商,后便有胡家、王家等等各大茶商,这些都不稀奇,无论是谁来充当这大唐第一茶商的名号,或斗茶之王,都是暂时的,也只是名字不同而已,本质上并没有任何改变。
因为茶叶的整体市场份额就那么大,即便是某一家族有能力一口吃掉了全部市场,形成商业垄断,但基本盘就那么大,茶叶的作用和重要性,远不能和盐铁相提并论。
所以我们江家一直研究的是如何扩大茶叶市场在大唐的基本盘,如何让茶叶真正意义上走进千家万户,使的茶叶不再是贵族专享,这才是我江家一直以来努力奋斗的方向。
而江家在茶之一途上也一直属于所以不可或缺的一家,并不是我本人自夸,子斗胆夸口句大话,如果没有我江家最近新研发出来的玉山白露茶,以后茶叶市场想在大唐遍地开花更将是困难重重,甚至在若干年以后茶叶将彻底消失在寻常百信的茶壶中,最终茶叶将只能成为媳的上层贵族专属特权。
如此一来茶叶的身价、档次是提高了,但却剥脱了寻常百姓爱茶的权利,古老,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您认为茶叶市场真的能在大唐成为和酒一个等级那样融入到百姓生活的主流吗?茶叶市场能兴盛吗?”
江童的长篇大论,古老本来是没心情听的,毕竟要论教的话,十个江童的口才也不到古老的心里,按古老的话来,他吃过的盐比江童吃过的饭都多,走过的桥比他走过的路都多,他这样的人物岂会听江童的长篇大论?
江童自然深知古老之前并没有仔细听,看似认真,其实只是敷衍罢了,所以他留了个心眼,把话一半不完,然后以反问的形式让古老不得不认真回忆自己的话。
“你子竟瞎胡闹,先不你烹制的那什么玉山白露茶究竟口感如何,能不能适应大众的口味,就现在的煎茶和煮茶已经流行数百年之久,一直都不曾有过什么改变,你那泡茶法即便再好,岂能轻易击溃流传百年之久的煎煮之法?”古老语气有些不善道。
古老爱茶,古老在江童刚进来的时候便告诉江童,可谁曾想这子不但不顺着自己的话,反而对自己最为喜爱的煎、煮茶法大肆评论,不但将其驳斥的一文不值,甚至从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