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送君直上金銮殿
一夜过去,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四合院内安静无声。不止是这一处院落,门前的巷子,乃至巷子外的整条大街上都没有行人。
从昨夜开始,这里就被朝廷封锁,不许任何人出入。
唯有通往四合院的巷子口站了十余道身影,彼此之间也不交谈,都肃穆地朝巷子里张望。
这时一道身影匆匆而来,是当朝文官之首慕容丞相赶至。洪武这五十多年来尚武风气大盛,老丞相也跟儿孙们一道学了几手养气的功夫,虽然八十多岁,但依旧健步如飞,把身后几个随从甩开老远。
他跑到巷子口,这才拄着拐杖呼呼喘气,歇了片刻,抬眼问身边的一员武将,“怎么样了?”
司徒老将军早早的就到了,他一身戎装铁甲,腰上挎着宝刀,颇有老骥伏枥之态。此刻悠闲地拂了一把灰白的胡须,淡淡道:“人进去了。”
他鄙夷地看着这老腐儒,厌烦道:“你不去卓空殿,来这儿凑什么热闹!”
“我要亲眼看看这一位到底心性如何。不然不踏实。”慕容丞相直起老腰环顾一圈,文武百官、世家百族中的地境高手们大多都在这里了,他依旧担忧道:“怎么不见御林神将?”
“神将全部留在卓空殿。与岳宗师一起保护陛下。”
“学宫的教授呢?”
司徒老将军一抬下巴,“那儿。”
对面的街边上,又有十多位老者聚在一起,陆谷孙教授也在其郑他们身着学宫教授的服饰,同样一言不发望着巷子口。
慕容丞相脸色稍霁,却拿拐杖连连点地,摇头道:“这样进去还是太冒进了!要是出了闪失该当如何?”
司徒老将军虽然只有百川境,但脾气之火爆,犹胜自己孙儿。闻言一提腰刀,怒道:“他敢!十二营的御林铁卫就在城外待命。他要敢伤人,洪武就让他留命!”
慕容丞相楞了愣,指着老将军鼻子骂道:“鲁莽!真动起手来,这点人又够他几招!”
老丞相与老将军的争执仅限于巷子外,四合院里依旧安静。
费九关与关浮沉都习惯了早功,起得最早。正准备以招式相互切磋,忽然外面传来了敲门声。
两人对视一眼,费九关过去开门。门外站了三个人,当先他便看到孟凡真那张郁郁寡欢的脸,连忙躬身道:“孟前辈。”
他目光瞥向另外两人。左手边的是一位披甲武将,约有五十多岁的年纪,一张国字脸不怒自威,眉宇间带着出身行伍的军人所特有的剽悍气质。这让费九关感觉熟悉,师父周蛮也是行伍出身,与他颇为相似。
中间的人一身明黄色长袍,发髻高挽,顾盼之间雍容飞逸,这人却是他认识的。
“昭明太子?!”
昭明太子一看到他就气不打一处来,颇有冤家路窄的意思,皮笑肉不笑道:“她人呢?被你拐到哪儿去了?是不是也在里头?”
费九关愕然,“谁?”
昭明太子心思同样玲珑,一听他这句问心便安下来,知道皇妹还没有丧失理智,好歹对这子隐瞒了一些事。
于是他话锋一转,高深莫测道:“当然是那一位。”
费九关立即明白他指的是谁,扫了一眼那间柴房,点头道:“还在。”
昭明太子也不多言,挤开费九关进了院子。三人也不让他通秉,就站在院子当中,安静等待。
关浮沉看看孟凡真,犹豫上前道:“师,孟先生。您好。”
孟凡真扫了他一眼,淡淡问费九关道:“你考虑的如何了?”
费九关郑重一揖,“正要回禀前辈。晚辈心意已决,欲往三山一校前辈好意,恐怕晚辈无缘拜受了。”
他听了杨心的讲述,明白了三山并非是世人传闻的那样懦弱无能,反而一直在为洪武奔走。因此并不觉得去往三山是什么可耻之事,坦荡地向众人言明。
孟凡真似乎早料到有如此结果,哼了一声,“也罢。不过是受人之托,我也省了许多精力。”
关浮沉道:“我也与他一同前往。”
孟凡真拂袖,不快道:“我了。你爱去哪儿去哪儿,不必告诉我。”
关浮沉低头道:“是。”
那位披甲的将军看过来,忽问道:“你是不愿拜在孟教授门下,还是不愿留在南都?”
他站在院子里,总让费九关感觉格格不入。并不是这位将军身上带有什么特殊的气息。而是单纯的觉得他——并不强。
费九关感觉出这位将军最多也就是百川境大圆满的修为,并没有踏入地。这种实力搁在平时也算是高手,可与孟教授、昭明太子这两位一比,实在不怎么够看。
费九关不知他何来这一问,不解道:“这有何区别?”
那将军直截帘道:“你不愿派在孟教授门下,可以拜在别人门下。但你不愿留在南都,谁也留不住你。这就是区别。”
费九关想了想,坦诚道:“晚辈是不愿留在南都。”
那将军点点头,怅然道:“威国公赤胆忠心,南都却让他的弟子寒了心。这是我辈的无能。”
他罢,居然冲费九关一抱拳,郑重行了一礼。
费九关连忙还礼,这时柴门开了,杨心背手走了出来,他身后是抱着膀子的十九爷。瞥见院里的人,杨心微微点头,意味深长道:“来了不少人。”
昭明太子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行礼,“通明见过先生。”
杨心意外道:“哦?你就是周通明?”
昭明太子腰鞠地更弯,头也不敢抬,“不才正是晚辈。”
十九爷嫌弃不已,冷声道:“你徒弟就是跟这个混蛋鬼混。四处为非作歹,拐骗良家妇女。你要是在这儿弄死他,我双手赞成。”
昭明太子顿时额头汗下,十九爷这是公报私仇来了!要自己跟柳随风拐骗过的良家妇女,除了陈踪萍还有谁?那是两情相悦的事,能叫拐骗吗?
孟凡真厉声道:“休得放肆!你现在是杨无惧,还是离山太岁!”
十九爷嘿了一声,扫了杨心一眼,“放心。他要是闹起来,我绝不帮他!但杀这王鞍是例外。”
杨心垂眸看着始终躬身的昭明太子,深望半晌,徐徐道:“起来吧。一国储君,能做到这一步,不容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