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冬雨潇潇

第三十章 热带风光(2)

胡来福迟疑地说:“前面那个字不好说,后面‘眙’是目字旁,右边是台,是不是站在台上看什么?”

“我也不知道。有句话说:字多如牛毛,宰相只识一腿。”周延峰提议道,

“我们轮流讲故事吧。我先说,班长接下说。

“老李是个老才。有一天早上他到医院打针,刚到注射室门口,就听见里面有人在说话:‘今天我们进行注射考试,同学们不要紧张,按照课堂里讲的要领操作就行了……’老李一听,心想,幸亏我来得早,知道今天是护士学校的学生来考试,我可不能让她们乱扎针,当了考试的材料。反正时间还早,还是躲一躲吧。他就到外面找个地方坐下。看到病人一个个从注射室捂着屁股呲牙咧嘴走出来,老李暗暗为自己的聪明劲骄傲。等到没人了,老李踱进注射室,一个老护士看见老李进来,高兴地说:‘你可来了!’转身朝里面喊道:‘快,补考的快出来!’”

“我说一个。”刘进喜接下来,“有位陆军首长乘坐海军的炮艇去外岛视察,谁知炮艇航行到中途,主机发生故障。参谋向首长报告说主机坏了,炮艇要抛锚抢修。首长说:‘主机坏了,不是还有付机吗?抛什么锚!继续航行!’”

胡来福解释:“我们通常讲‘主机’是指推动军舰前进的机器,‘副机’的副其实不是正付的‘付’,而是辅助的‘辅’,是指主机以外的发电机、变流机等船用机械。”

战士们纷纷点头,情绪活跃起来。

“我说一个吧。”刘殿民说,“香港有一个资本家到广州谈生意,住在流花宾馆。在我们部门的一个招待会上,这个资本家吃了一道菜,这个菜很特别,一个白色的磁盘里盛着一些乳白色的丝带,不但颜色好看,吃起来滑爽可口,刚到嘴里就自动滑溜下去了。资本家吃了很是满意,就问服务员这个菜的菜名叫什么?服务员回答说,这个菜叫‘白龙玉带’。回香港前,资本家特地带了一包原料回去,交代厨师给他做一盘‘白龙玉带’,厨师又是煎又是炒,做好了端上来,资本家看到的是一堆油乎乎的紫红色的东西,根本不是宴会上吃的那道菜。资本家硬说是厨师偷换了原料,厨师怎么辩解没有用。”

王金鹏好奇地问:“班长,你说的是什么菜?”

“你们班长说的是海蛰皮,海蛰皮是凉拌菜,要是加热了,海蛰皮就会收缩变小,颜色也变深了。”周延峰手往左舷一指,“你们看,那就是海蛰,学名叫水母。”

大家纷纷把眼光投向海上。

这时大家才发现碧绿的海面上,浮动着一个个白色的圆球,圆球大小不一,随着波浪上下起伏,圆球的下部可以看见长长的须带摇曳飘动,像春天的杨柳婀娜多姿。如果把大海比作天空,那它们就是一个个在蓝天上荡荡悠悠的降落伞。

“哇,真好看!”刘见齐伸长脖子仔细观察从舰舷飘过的海蛰,问,“它们的嘴巴在哪里?”

周延峰一眼看到郑道光坐在外围,说:“主机一班长入伍前打过鱼,问他最清楚了。”

“海蛰的嘴在下面,肠子什么的都在那个球体里面。它们那些飘飘软软的脚是有毒的,小鱼被它们缠住,马上就会中毒死亡。人要是碰到了,身上会肿起来,严重的也会中毒死亡的。”郑道光讲得活灵活现。

“它们有没有眼睛?”王国强好奇地问,“如果船来了它们看不见,会被船撞死的。”

“嗨,没事的。”郑道光黑脸放出红光,“渔民有句话,‘海蛰没目,虾仔有脚’。平时会有很多小虾爬在它们的头上,如果有了危险,小虾仔就跳下海,海蛰就知道海面有情况,就会沉下去逃避危险。”

王国强称赞说:“它们真会团结合作。”

“这种现象生物学上叫‘共生’。”周延峰说,“每种动物都有它们的生存本领。”

“海蛰胖乎乎的,比篮球还大,怎么吃呀?”向富泉好奇地问。

郑道光双手比划着:“其实那圆球软乎乎的,里面大部分是水。渔民把海蛰捞起来,要用明矾腌,上面用重的东西压,把水分挤出来,最后只剩下一张皮,白白的,叫海蛰皮,它的脚是紫色的,叫海蛰头。”

刘殿民探出头,指着舷边说:“你们看那两条鲨鱼,从三杯酒那里就跟我们舰游了。”

大家也都探头往舷边看,果然有两只灰色的鲨鱼不紧不慢地跟着军舰游动,坚挺的背鳍在海面上划出两条明显的水纹。

刘进喜说:“对,就是昨天那两条。”

王国强好奇地问:“鲨鱼干什么跟我们一起游?”

“海里的鱼就数鲨鱼最凶恶,你们看它的嘴有多大,一口下去,能把人的腿咬断。”郑道光说,“海上到处都有风险。”

“我们请主机一班长讲个海上的故事。好不好?”周延峰趁热打铁。

大家齐声说好。

郑道光表情严肃起来:“我讲一件我印象最深的事。我参军到部队前,父亲特地带我到我爷爷的墓地去祭拜。墓地在一片海滩上,墓朝向东北,也就是大陆的方向。我爷爷的木头墓碑上写的是‘台山郑福祥’,旁边其他墓丘的木牌上写的是新会某某某、东莞某某某……”“父亲告诉我,这些渔民是在老家活不下去了,从大陆跑到海南岛定居,驾船出海到西沙群岛、南沙群岛捕鱼,可是一生也没有多少积蓄,年老了回不了故乡,客死在海南岛,所以他们的墓地都朝向自己故乡的方向。还有的人葬身大海,连尸首都找不到,这里不少坟墓里只有几件破衣服。”

周延峰深有感触地说:“是啊,这些先民是用生命开发南海啊。”

“父亲叮嘱我,到了部队要好好干,保卫我们的岛屿和海洋,要不就对不起埋在这里的前辈。”郑道光动情地说,“有了我们海军的保护,渔民才能安心捕鱼。”

“国家建造军舰是为了保卫海防,不是用来给我们旅游的,”周延峰说,“我们每个人的肩上都担负着保卫祖国海疆的神圣使命。我们舰航行一个小时就要用去六百公斤的油料。你们说说,军舰的保养,我们的伙食费、工资、津贴,一个月加起来要用多少钱?建造这艘舰要花多少钱?”

“军舰是价值连城的。”胡来福脸上的棱角更加分明,“人民把军舰交给我们,我们该怎么办?”

战士们神情凝重起来,他们深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