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重明鸟1号
2022年冬。
华夏民营航领域传播着一个不大不的消息。
成军不久的民营航企业-沐宇航科技有限公司将要在春节前夕发射自主研发的火箭。
因为这个圈子并不大,所以哪里有点风吹草动,大家很快便会知晓一二。
都沐宇航这个公司很怪,自打成立以来,就没有听过任何宣发的消息,且从不走秀,远离灯光和舞台,对资本投资仿佛也根本不感兴趣,简直低调得不像样子。
但就是这样一个航科技公司,在仅仅成立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之后,竟然宣称他们要发射自主研发的火箭,而且用的还是自己研发的发动机。
事情的发展大致分成两个阶段。
最初阶段,众多航领域的人只是听又有民营航要发射火箭了,但是包括发动机以及火箭的各种参数却都还无从知晓。
于是,航圈、科技圈、各种相关圈子里出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
有鼓励的,官方层面基本上都十分乐意看见华夏民营航千帆竞发,前景可期的良好态势。
毕竟咱们距离老美的民营航还差着不的一段距离。
有越来越多民营领域的航新锐出现,并逐渐发展成为国家航活动的重要力量,为华夏航事业增添更多的活跃度和可能性,这绝对是一件好事。
但更多的还是质疑和负面的评价。
到底,运载火箭的研发难度何止巨大。
研制一枚火箭,需要总体设计、推进动力系统、气动设计、结构设计、燃料系统、电气总体、飞控软件、装配制造等诸多方面的技术整合。
而且对于航产品,长长的供应链管理和严苛质量控制等管理技术,也需要长期积累。
此外,还需要发射场系统、遥控测控系统、飞行控制系统等核心环节,这些环节靠民营公司几乎是无法独立完成的。
所以就有人表示质疑:
【就一年时间,要是能完成全部自主研发–测试–成功发射,这团队怕是神吧!?】
【白了,就是内部航人搬了个现成方案出来套用,想先试试市场的水。】
【再了,现在很多配套设施都挺完善的,包括焊接箭体,燃料成型都有很多军品厂在做,没有多大新意。】
【沐宇航科技成军不到一年,有人透磷,挖过来的专业人才少得可怜,年轻人居多,可以研发实力极度匮乏……】
【是低调,怕也是想一鸣惊人,然后华丽登场,吸引投资。】
【用的什么发动机?之前有做过任何点火试验或是地面试车吗?忽然间就蹦出个窜猴!?】
【听沐宇航的老板原来是搞建筑搞地产的,土财主一个,盖楼还行,但你要搞航,那怕真是要笑掉大牙。】
……
然后是第二个阶段,也即沐宇航科技火箭发射计划的前一周,更多关于火箭的详细资料和参数被公布于世。
全华夏的航领域炸了。
紧接着全世界的航领域也跟着炸了。
因为沐宇航推出了一款新型液体火箭发动机--重明鸟1号。
虽然重明鸟这个名字很有故事,是华夏古神话传中的神鸟,气力很大,能搏逐猛兽,但是却并没有太多人关注名字背后的含义。
因为世人都被重明鸟1号新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技术参数闪瞎眼了。
重明鸟1号发动机,采用预先冷却的液氧-甲烷推进剂组合:
海平面推力622吨(6100kN);
真空推力735吨(7000kN);
推重比是166:1;
比冲为388-455秒;
燃烧室室压高达36MPa;
设计最大重复使用次数50次。
.
.
.
开什么国际玩笑!!
沐宇航不会是在吹牛吧!?
一个民营的航公司能搞出这么个吊炸的玩意!?
如果重明鸟1号新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技术参数果真如此,那将意味着什么?
干翻RS-68A,超越空X猛禽,叫板RD-171MV。
低调一点讲,这样一台火箭发动机绝对可以轻松进入世界前三甲之粒
关键是,
这竟然是一家刚刚成立一年时间的民营航科技公司设计制造的。
他们难道研发不用时间的吗!?
事实上,沐宇航科技的设计研发还真不需要时间。
老板华可镜直接抛出一套成熟的方案,然后工程团队一顿哐哐猛造。
当然,这样的事情肯定不足为外壤也,而且外人也根本无法置信。
……
就在外界质疑之声越来越多的时候,猛料紧接着爆出,沐宇航随即披露了他们的火箭。
首先是名称--应龙-重型运载火箭。
好嘛,看这节奏,应该是准备将华夏的上古神兽都挨个地造一遍的亚子。
根据沐宇航披露的资料,计划首次升空的应龙重型运载火箭配备2个助推器。
这样包括火箭芯级,一共搭载3台重明鸟1号新型液体火箭发动机为其提供动力。
详细参数是:
高度69米;
海平面推力1866吨;
真空推力:2200吨;
近地轨道运载能力55吨;
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24吨;
……
从以上数据来看,又是妥妥的前三甲!
更惊饶,这还只是第一代的应龙重型运载火箭,是沐宇航科技进行的第一次火箭试射。
除此以外,沐宇航的文宣资料还显示,应龙重型运载火箭采用了新型轻质箭体结构技术,既能保证安全又可大幅降低结构重量。
最最最重要的是,
应龙竟然也是一款可回收,可反复使用,高性价比的重型火箭。
殊不知江湖上有句话,叫做把这么大的火箭发射出去不是最牛逼的,在完成任务之后还能把它顺利收回来才算是真牛逼!
综合以上,世人皆惊,皆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