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搭戏

“这就是女主最核心的特质;”

“但是,她既然是个老师,又出身在高知家庭,这种执拗的特质只能很含蓄的通过细节来暗示和表达,因此,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你就需要通过更直观的外放表演来触动他们;”

“为什么我在剧本里给女主有一个【俯瞰的关键词?”

“就是因为女主的生长环境、知识储备和教学理念,导致她比一般的老师和家长视野更高、更远;”

“我是希望当观众看完大部分剧情后,可以通过女主的系列俯瞰姿态来直观感受到她的核心特质的;”

“这是一种不经意间传达出来的精气神,也是你目前几乎没有演绎出来的东西;”

“嗯……怎么说呢,表演上都讲究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来塑造和丰满人物的特质;”

“女主的【俯瞰感也是如此,但是因为她毕竟是个老师,这种姿态会并不凌厉,甚至会换成另一种状态表达,尤其是面对学生和家长的时候;”

“如果非要选一个合适的词来具象传达女主的俯瞰敢,”

“我觉得用掺杂着无奈的怜悯感比较好;”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要知道,怜悯是对另一个人最大的否定方式之一!”

“如果你把自己带入了那个【人群中,那个有责任心的高个子的角色,那你这种感觉就自然而然地演绎出来了。”

点到即止,杨铸并没有很详细地说下去,这也算是他的一个小考验,如果蓝烟真的如他之前所评估的那样,很有悟性和潜力的话,她自然会琢磨出自己的表演方式出来;

如果琢磨不出来的话,很抱歉,那他以后只能另选他人作为自己的“棋子”;

要知道,如果他没估计错的话,以后需要他乱的事肯定多如牛毛,怎么可能有精神随时盯着一个演员演戏?

而一旁,不仅是蓝烟陷入了深思,连一旁的小仙女也咬着指头琢磨了起来……

五分钟后,蓝烟猛地抬起头来,深深吸了一口气:“杨老师,我找到感觉了!”

“哦?这么快?”正在揉着肚子消食的杨铸有些惊讶。

“杨老师,能不能咱俩对一场戏,你帮我掌掌眼?”蓝烟有些期待地看着杨铸。

杨铸耸耸肩,点头答应了,

蓝烟兴冲冲地从行李箱里拿出剧本,递给杨铸:“杨老师,您选一段吧。”

杨铸接过剧本,随手翻了几页,指着上面说:“那就来女主跟中年教师在办公室里对话的这一段吧。”

蓝烟点点头,开始准备起来;

本想着递回剧本的杨铸有些讶异地看着她:“你不需要看剧本?”

蓝烟摇摇头:“剧本我早就背下来了,杨老师,你拿着对台词就行。”

说完,闭上眼睛,开始寻找状态了。

杨铸看了看手上也算厚实的一沓剧本,不由自主侧头打量了身边的小徒弟一眼;

小仙女看着自家师父看着自己,吐了吐舌头,身子不由自主往后缩了一缩,心中有些惴惴,怎么办,自己这个根正苗红的徒弟被比下去了,师父会不会嫌弃我?

杨铸才懒得管自家徒弟小脑袋瓜子里在想什么,悠悠地拿着剧本,看了起来。

三分钟后,蓝烟睁开眼睛:“杨老师,我准备好了。”

杨铸点点头,然后进入状态;

只见杨铸用一种说不出是惋惜还是幸灾乐祸的眼神看着蓝烟,开口说道:

“小蓝啊,虽然你是研究生毕业,但毕竟还年轻;”

“是不是……过分高估了老师所承担的教育角色?”

蓝烟平静的看杨铸,一言不发,充满询问的眼中,却带着一丝了然,仿佛明白了杨铸接下来想要说什么。

杨铸看着蓝烟的眼睛,有些掩饰尴尬地咳了咳:

“小蓝啊,我知道你有一腔热情,想要把每个学生都培育成才;”

“但是,我们身为教育工作者要明白一点,”

“学生教育的首责是父母,其次是学校,最后是社会;”

“一个学生能不能教育好,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在他们5岁的时候就已经基本决定了。”

“咱们华夏有句老话,不是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么?”

“这是很有科学依据的;”

“因此,你在他们读四年级,也就是他们九、十岁的时候才使力,想着改变他们;”

“难喽……”

说完,杨铸仿佛惋惜地摇了摇头,眼中却隐约露出一种前辈看毛头小子的讥讽和不以为然。

蓝烟听了后,脸上露出一种说不出是笑还是无奈的诡异表情,像极了看着一个无知顽童,然后瞬间隐去;

最终却只微微一笑,犹豫了一下,仿佛在斟酌用词,然后开口说道:

“嗯……”

“白老师,或许我们之间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些许不同;”

“咱们国家教学工作者学到的理论,基本都是以西方的研究为基础,双方文化氛围和社会逻辑不同,我认为他们的那些东西,至少对于我们国家而言,是有些许偏颇的;”

说到这,蓝烟虽然脸上依旧挂着谦恭的笑容,但身子却不由自主立的更直,眼中也逐渐露出一种笃定的自信:

“我一直认为,教育虽然是一个重结果的工作,但我们教育工作者却应该重过程而不重结果;”

“诚然,按照您所说,西方的研究表明,孩子5岁时,如果不能培养其享用终生的能力雏形,那么这个学生已经固化了,哪怕老师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无济于事;”

“他们那边讲究孩子的独立性,也赋予孩子们足够的权利,可以随时投诉控告老师,那些老师跟他们之间的关系,纯粹是付费交易关系而已;”

“在我看来,他们的这个5岁理论,只不过是因为老师没有权利去强力介入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又处于保护自身,不得已之下,得出来的结论而已,说白了,有很多逃避的心理在里面;”

“但是,咱们华夏跟西方的教育环境截然不同,虽然已经不再如古代一样师如半父;但是咱们的社会氛围目前是允许老师相对强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