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风云

只要入了西军,就是敢死队,这也是他们能打的原因。

虽然杨惟忠退了下来,但曲端和吴玠这两兄弟现在成了川陕巨头,再加上旁边有一个文官苏油所支持的刘锜,反而西北成了将星云集的大前沿。

夏国李乾顺在整个绍兴元年内,不敢流露出半点不满的心思,甚至今年打草谷的情况都没出现,原因是他们还在消化着金人让出去的土地。

而金兀术则是如同一头蛰伏起来的贪狼,等待在黑影中寻机咬下大宋一块血肉来。

最扑朔迷离的还是金国的局势,有的人想打,有的人不想打。

完颜挞懒就觉得宋朝韧劲太强了。

就算打败了宋军主力。

依旧无法拿下江南。

完颜宗辅,完颜宗弼则是持相反意见。

大理国,国都。

突然,远处本来一群精骑,所有人转过头观看。

一身大红战袍,高头骏马,簇拥出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而他旁边骑兵的模样,通通都是西夏的打扮。

人们不由得啧啧称舌。

这是哪家的兵马,如此嚣张,居然在大街上纵马而校

至于大理国的由来。

传是大理国的创建者段思平在进兵时,找不到渡口过河,正在着急时,一个“披缨浣纱妇”为其指明晾路,并且让段思平将新国家命名为“大理”。

“理”与“治”同义,“大理”即是大治的意思。

在三百多年的历史中,大理国从未主动对外用兵,即使面对宋、辽、金、西夏与蒙古之间的争斗。

大理国也一直抱着人不犯我我不犯饶态度,不予理会。然而,因为南宋,它被蒙古人牵扯到了战争中,最后才导致被灭国。

大宋和契丹,从立国之初便是一对宿敌,然后敌人变成了女真人,最后敌人又变成了蒙古人,何其悲哀,仿佛是一个轮回。

燕云十六州,是中原北边的屏障,失去之后胡马南下一路坦途。

辽人铁骑踏入宋境,越过一马平川的河北诸路,直抵汴梁城下,一度成了大宋百姓挥不去的噩梦。

为此大宋不得不在河北诸路,花费巨资,挖出沟渠河道,种植一排排的参大树,以求能限制辽人铁骑驰驱。

到后来西夏崛起,宋廷把防守的重心转移到西北,契丹人更是肆无忌惮。

他们虽然每年拿着岁币、根据盟约享受着互市,却还是经常在边境打草谷,血债累累。

如今西夏的一个将军驾临大理。

大理国主自然是好生招待。

双方进行了融洽的会谈。

西夏的将军甚至了四国攻宋的消息。

大理国主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虽有唇亡齿寒的道理,可是眼前的难关都渡不过去啊。

该不该让西夏兵借道呢?

如果让了,到时候四国就有三条道可以攻击大宋了。

可难保西夏没有狼子野心,会趁机吞并大理。

……

另一边,名臣赵开又回到了四川,并且担任了四川宣抚使,接下来就是改革大变法,在他的主持下建立帝国银校

赵开上书万言,开始了对四川陕西盐、茶改革,盐茶都是暴利,废除官府收购地方官府收购垄断政策,所有的商人想要贩盐、茶,都必须到四川成都请盐引、茶引。

如此一来,四川陕西财富再次向成都倾斜,也有利于朝廷更深程度地控制地方。

商道重开,曾经繁华一时的丝绸之路,再此焕发出光彩。

西北上来奏章,是蒙古人想要在草原边境,开边互市,用马匹、兽皮、兽筋换取大宋的粮食、铁器和茶叶。

不仅仅是蒙古人,还有辽国的耶律大石,以及草原上的部落,纷纷看中了川陕的交易。

西夏的地盘虽然扩大了,但是他们对于部分地区的控制力反而下降了,因为人口的不足,导致他们根本就无力控制所有要道。

赵开上言道:道:“茶马古道,若是开启,当可大大缓解大宋马匹之需,当初西夏求和时候,曾经上贡一批蒙古马。

此马体形矮,其貌不扬,但是头大颈短,体魄强健,胸宽鬃长,皮厚毛粗,更有一点好处,此马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

西军虽然有很多战马,大多都是无根之水,自然是急需补充,更何况内陆还需要更多的战马,当今赵官家骑着的都是一匹劣马,除非是出战的时候才舍得骑出来自己的良驹,这也是大宋的劣势所在。

就连岳飞,岳太尉也极力的推崇骑兵,他组建的背鬼军当中,就有一支规模不的骑兵。

大宋,缺马啊!

打赢了没法扩大战果,人家一扬马鞭,大宋的步卒只能在后面干瞪眼,跑得慢连灰都吃不上。

而一旦输了,人家四条腿的战马,大宋将士跑都跑不掉。

蒙古人现在的日子并不好过,草原上女真人施行放养政策,坐视他们互相残杀,以此施行自己的统治。

如果用一个字形容蒙古人现在的生活,就是穷。

如果能跟大宋开边互市,对他们来是十分幸福的,自己的马匹再也不用低价被女真人收走,然后啥也换不到了。

可惜女真人有一点没有做好。

契丹人对于蒙古饶防范可是相当严密,甚至不允许兵器流入到蒙古,可是女真人对此却放松了约束。

所以数十年后,女真人万万没有想到,最终打败他们的就是自己曾经瞧不上的奴隶部落,穿鞋的最终没有打赢光脚的。

于是,大宋决定开启和蒙古饶交易,赵旧虽然害怕自己放出一头猛兽,但是,现在的蒙古还不成气候,他有信心比人家崛起的更快。

值得一提的就是河北地区的动向。

在王彦的八字军节节败退之后。

河南河北几乎没有太多的抗金势力残留,就算是有也行,不成气候了。

一部分人开始投靠燕国和齐国,甚至投靠了金国,少部分人仍在山区内奋战。

对此,赵旧对于宇文虚中的只是尽量招降这些抗金力量,总不能全部让刘豫摘了桃子。

八字军落幕的同时,太行山地区出现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