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战事
军绕开了前沿之后,这才得以攻入大理重城。
从今夜开始,大宋正式开始了对大理国的用兵,打的是大理皇帝段正严派公主段絮语求救的旗号。
次日,大理的百姓起床了。
尽管担惊受怕了一夜。
可是还是要该出来讨生活。
至少昨夜没有听闻宋军烧杀抢夺的消息。
等大理的子民推开房门一看,顿时惊讶得半不出话来,在他们的门口或是大街上躺了整整一地的士兵。
大家都是靠在一起睡,最多就是依靠了一下人家的屋檐,可以称得上是秋毫无犯。
不少大理国的百姓张大了嘴巴不出话来。
这是古书上的仁义之军,也许只能在传当中才能看得到。
谁能料想到这震撼的一幕出现?
大理的百姓们心翼翼的上前询问,毕竟他们的国语就是汉语,所以大家沟通并无大碍。
“各位军爷,你们怎么睡在街上呀,快快进屋来坐,外面露水重,不如进屋喝口热水?”
大理的百姓心翼翼的询问。
有士兵答道:
“军法甚严,没军教我们与本地百姓秋毫无犯约法三章,
宁可冻死也不拆老百姓的屋子烧火取暖,宁可饿死也不抢老百姓的粮食充饥。”
大理国的百姓被这一幕深深地震撼到了。
不少宋人开的店铺看到如此大军,也惊讶不已,后来听闻领兵的居然是江南剿纺岳飞岳将军。
众人恍然大悟。
岳飞名声早就传播出去了。
此次平定江南,在江南士绅面前大大的刷了一波声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的光辉军队形象给了江南百姓很深刻的印象。
昨的老掌柜推开了房门。
只是看了一眼城内的岳家军。
就不由得自言自语地感叹道:
“有如此大军,看来这大理国日后要姓宋了,高皇帝段皇帝,终究还是比不过赵皇帝呀。
来人,今日清空库存,随老夫去犒赏大军,咱们破家舍业,也得助咱们宋朝大军大获全胜,毕竟咱们也是宋人啊。”
这位福掌柜身边的个子,声道:
“福叔,昨日您还不是自己还是大理人吗?”
福叔脸色一红,甩了甩袖子道:
“胡袄,老夫一颗红心向大宋,生为宋人,死亦宋鬼,用不用老夫剖开心腹给你看一下?”
当然,这只是个插曲。
宋军的所作所为。
很快就收到了回报,他们开始逐渐占据了主动,手里握着大义再加上严明的军纪,大理的百姓并没有抵触这些宋军。
谁见过跑去敌国买粮食的大军?
这明明是段皇帝叫回来帮忙平叛的“友军”。
沿途的大理诸部,态度暧昧的多,誓死抵抗的少。
再加上只要不抵抗,没听宋军杀饶,越来越多的部落选择观望,不愿意掺和到皇帝和高家的争斗中来。
岳飞率兵,一路前行,所经过城寨部落,排兵布阵,如有神助,各处敌情,全都了若指掌。
即使是古之名将,也没有这个本事,大理诸部逐渐觉察出事情不对...
大理国都,羊苴咩城。
高顺贞怒火冲,率兵直抵大理皇宫。
沿途的内侍宦官宫女,纷纷吓得跪在道路两侧,不敢抬头。
高顺贞冲进皇宫。
正好段正严,也就是段誉,也吓得卧病在床。
见他进来惊得浑身哆嗦,挣扎着要爬起身来。
高顺贞是乌蛮领袖,大理国实际的掌权者,所谓的“乌蛮”,不是指固定的番族,而是西南诸族的泛称。
这位段誉可不会什么六脉神剑,也没有什么王语嫣帮忙。
龙寺倒是有,可惜没有什么扫地神僧,除了段家一些王族参与其中,根本就掀不起什么风浪。
他们的僧兵实在是太少了。
高顺贞虽然没有他爷爷那么牛逼,还能自立皇帝,最后又把段家扶上去了。
可是,高家的招牌毕竟在那里。
这一点勿庸置疑。
实际上,西南诸族都听他的号令,段正严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
段正严看着高顺贞带着甲士不管不鼓就闯进了皇宫,顿时脸色就吓得惨白,他的性子本就儒和,甚至称得上有些软弱,这时候他并不敢跟高家对抗。
事实上,他派女儿去找赵宋官家求助,根本就没有料到宋军会在这个紧要关头还会出兵大理。
他的原意是希望宋国给予一定政治上的支持。
比如,像徽宗那样。
给封号,给赏赐,双方建交,互通有无。
高顺贞自然是坐不住了。
屁股都快已经着火了。
自从宋军入境开始。
各地的传闻不断的传来,前线的消息,对他而言通通都是噩耗。
不可明的南边怪物登陆了大理边境。
狂妄而无知的南宋蛮子即将被全歼。
宋人正一步步坠入深渊。
宋军似乎拿下了鄯阐府。
宋军名将岳飞势如破竹,正带着十万大军前来清君侧,各部落首领纷纷投降。
宋军即将抵达忠诚于他们的大理国国都,高氏即将覆灭,普同庆。
高顺贞虽然不知道拿破仑的典故和事迹,可他却知道自己的处境很危险了。
若是那些蛮族的首领再放任不管,宋军很可能兵不血刃的拿下整个大理,并且自己也会被眼前的段国王给杀死。
高顺贞已经有些疯癫,表情狰狞的道:
“段正严,没想到你比你爹还会来事儿,这如意算盘真的是太巧了。”
“高相国,寡人已经病入膏肓,正想着退位呢,不知高相国以为如何?”
如今才四十八岁的段誉,其实还能活很久。
只不过他已经看到了面前高相国的杀意。
自然想要妥协,而他心中却是无比怨恨,远在建康的女儿和赵官家。
你不杀寡人,寡人却因你而死。
高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