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神都锦绣

第三百一十七章 刘家

。”

“警官有话且请直。”刘仁实强抑心中的不爽,开口道。

谢岩道:“恕我直言,定远他们一去十年,在当地成家生子,乃是人之常情,吾以为,不可苛责。”

“定远找多少个女人,老夫都没有意见,但是娶为正妻,那如何使得?我刘家也是本朝勋贵,这事要是传出去,那还不得给人笑死。”

“警官啊,老夫也以为定远这事儿吧,不可!”刘仁景接过话道:“怎么刘家在本朝有身份、有地位,此事……实在不妥啊!”

谢岩笑而摇了摇首,跟着端起一杯茶,喝了一口后又放回茶几上,然后道:“吾对于此事的看法,恰峭二位相反,若是刘家成为第一个承认自家子侄在为国进忠的时候所做的一切,那么,在陛下心中,在百官心中,‘刘家’可是忠心耿耿!二位可别忘了,‘军官援助团’总共有三十多人,其中至少有一半来自勋贵之家,如果届时有人率先上奏陛下,请求陛下给予册封‘诰命’的话,不知二位以为,上意如何?”最后这一问,令刘家兄弟实在无法回答。

严格来,刘家是靠着老国公出生入死才有了今的一切,和那些真正的豪门之家相比,还是差了许多底蕴,应当,如果失去圣眷,那刘家什么也不是。

所以,老国公刘弘基生前,给家族定下了一个规矩,那就是——紧跟皇帝!同时,和谢岩立下“通家之好”的约定,也是为了这个原因,而皇帝因为统治需要,很多时候是会在某些事情上做出让步的,比如授给“胡人”官职,或者爵位,那都是屡见不鲜,更不用册封某位“胡女”为“诰命夫人”了。

谢岩的意思其实很清楚,那就是告诉刘仁实:“与其让别人先行一步如此去做,倒不如自己去做,既维护兄弟感情,同时又多了一个向皇帝显示忠心的机会,可谓是一举两得!”更何况,此事皇帝应允的可能性非常大,几乎没有拒绝的理由,要不然,日后再派人去“波斯”时,还有谁肯去呢?

刘仁实看了看刘仁景,见他也是一幅不知道如何的样子,心知此事还真就难办,可谓“左右为难”至极。

谢岩也不催促,只是在耐心等待,他可以肯定,“刘家”,到最后是一定会认下刘定远的妻子,哪怕现在并没有一个明确答案。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