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选择(三)
“请稍等。”胥吏一面端来一杯清水,一面道。
“多谢,有劳了。”房元昭很礼貌地回了一句。
差不多又等了有一炷香时间,房元昭耳听门外有脚步声传来,便起身从案几后站了起来。
很快,一名身着绯色官服的中年男子,出现在客厅当郑
“‘皇家学堂高级班’学生房元昭,见过刺史。”
“无需多礼,坐下。”杨刺史应了一句,而后走到主位案几后,坐下问道:“汝替冯县男而来?”
“回刺史话,正是。”房元昭坐下道。
“直吧,冯县男让汝前来,所为何事?”
房元昭仔细看了一下眼前这位满脸憔悴,却显得精神十足的杨刺史,缓缓言道:“冯县男很想知道,那些受灾百姓,缘何被拒于城外。”
杨刺史抬首看了下房元昭,微微笑道:“想不到冯县男倒是爱惜百姓,甚是难得啊。”
“冯县男与谢县子主政‘新安’、‘卫岗’两地,历来爱民如子,故甚难理解,特派房某前来询问一二。”房元昭看着杨刺史道。
“‘新安县’老夫不知,‘卫岗乡’倒是名扬下,号称我朝‘最富之乡’,足见冯、谢二位之功,老夫甚是佩服。然冯县男恐有所不知,‘甘州’地处边陲,民风彪悍不,且更为重要的是,附近百姓中,我华夏子民仅占三成,大部皆是蛮夷与胡人之后,今逢灾,城中余粮不足,老夫自当优先顾及我华夏子民,不知冯县男知晓后,以为老夫所做是对否呢?”
房元昭完全听懂了,“甘州”城外的那些情况,其实到底了,还是“胡汉之分”,世家大族出身的杨刺史,在力所不及的情况下,采取的优先照顾汉人,而完全弃其他民族于不鼓做法,此事之对错,可不是他一个学生可以评判的。
杨刺史见房元昭答不上来,不禁微微笑了起来,而后直接起身道:“老夫尚有事务处理,就不奉陪了,汝想要知道什么事情,皆可去各衙门询问,老夫已经吩咐下去,他们必定不会隐瞒,告辞。”完,也不管房元昭怎么想,他直接就离开了。
其实,杨刺史此举完全算不得无礼,要知道房元昭可不是大唐正式官员,如果不是顶着“代替冯宝”的名头,他连刺史的面都见不着,更不用别的了,所以,刺史之离开,无可指责。
房元昭的使命是弄清楚城里的详情,既然从刺史那里无法直接得到,那也就只能自己四处找人打听,好在,杨刺史的确和下面人打过招呼,因垂也不难问到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