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鉴宝无双

第395章 衣冠禽兽

回来过年了,年初二得空,想来找吴夺聚聚。临近中午,常松开车来了白杨村,拎着大包小包到了吴夺家里。常松不认识权浩然,吴大志解释说是自己的一个晚辈朋友,现在一个人生活,过年来住一阵子。常松倒是自来熟,中午吃饭的时候,就一口一个权叔了。常松开车来的,也不喝酒,饭就吃得快。吃完饭,吴大志和权浩然去休息了,吴夺陪着他喝茶嗑瓜子,常松这才神秘兮兮拿出手机,“给你看个东西!”“我爷爷在你咋不拿出来,他眼力比我强,一起看看多好?”吴夺说道。“我见了吴爷爷,总有点儿怯,不如咱俩自在。再说了,现在只是看照片,待会儿我要拉着你去看实物,吴爷爷也不能去不是?”吴夺没再说什么,接过手机一看,是一件三彩陶器。这是个“人物”陶俑。衣着华丽,站得很正,身子笔直,双手很有派头的放在腰部两侧。可是······也不全是个“人物”,因为顶着个兽头。看着像个老虎,只是没有虎皮斑纹和“王”字。“衣冠禽兽啊!”吴夺不由脱口而出。“嗐!”常松笑道,“谁让你说这个了,你得给断断代啊!”“这东西不小吧?”吴夺指着图片问道。这图片上,没啥参照物,也没标注尺寸,不过看起来感觉应该不小。“不小,半米多高呢!”常松介绍,“这就是我拍的。”“你拍的?东西呢?”“东西在我家里呢。”“你还不如装个盒带过来呢。”吴夺又问,“怎么来的?”“这是年前我爸的沙场里挖出来的。当时一起挖出来的,还有些别的,也有瓶瓶罐罐什么的,不过,就这件东西算是最完整。”“沙场?不会是古时候的沉船吧?”“有可能,但是没发现什么沉船的残件。”吴夺点点头,“要是木船,估计可能烂掉了。”“不光这一张,你再详细看看。”常松又点了点手机屏幕。照片倒是拍得挺全,各个角度各个部位都有。吴夺详细看了看,大致也有了点儿谱,“我说,这好像是宋三彩!”“宋三彩?”常松微微一怔,“北方好像很少见啊!”有唐三彩,也有宋三彩,甚至明代也有三彩陶器。不过,三彩陶器在宋代之后,就不怎么流行了,因为瓷器制造已经很发达了。瓷器和陶器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瓷器的优点显然多于陶器。不过,陶器的成本低,可塑性也更强一些。“北方是不多,宋代的时候,主要是川省产出大量的三彩陶器。”这一点,吴夺是看过资料的。唐末、五代十国、宋辽金时期,北方的战事多,老百姓生活不怎么安稳。但是川省却相对安逸。川省的宋三彩,其实算是从唐三彩继承下来的。唐三彩主要是冥器,而宋三彩,除了冥器,还有大量的日用器。同时,虽然川省是最大的宋三彩产出地,但其他地区也不是没有;北方的话,河南和山东也曾有过窑址。常松点点头,“要是宋三彩的话,起码年份到位了啊!就是不知道这种造型是干什么用的,值不值钱。”吴夺看了看常松,“我看,怕是值不了多少钱。”“我说,你也别这么快下结论哪!我记得有个三彩枕,应该也是宋代的,拍了大几十万呢!”常松想了想,“对,好像是什么孩儿荷叶枕!”“孩儿荷叶枕是名品,那能一样么?而且孩儿荷叶枕是北宋早期的。”吴夺应道。北宋早期的孩儿荷叶枕,一般是孩儿仰卧在莲座上,然后用手托着荷叶,就此形成枕面,实用性和艺术性都很强,工艺难度也高。常松皱了皱眉,忽而反应过来,“我说,这衣冠禽兽陶俑,不会是冥器吧?”这种兽首人身的造型,在民间艺术中其实不少见,若是其他材质,不一定是冥器。但是,三彩陶器的这种造型,是冥器的可能性就很大了,有点儿镇墓或者阴间守卫的意思了。“对,我看就像是冥器。”吴夺接着说道,“而且,我说不值钱不光因为这个,你看,脱釉还比较严重。”“嗐,从河沙里头捞上来的,品相是好不了。”常松泄气了,“得,没啥期待感了。”“你既然这么说了,那我就不用跟着你跑一趟了?”常松干笑两声,“要不,你还是跑一趟看看吧,看图片总是不那么保险。”“对了。”吴夺又问,“你说除了这件兽头人身陶俑,还有别的东西是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