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天飞传

第36章天涯歌女

在水中,变成粗壮的水草;生活在陆地上,变成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参天大树。动态生命生活在水中,变成鱼龙,后来进化成鱼、蛙、虾、蟹等鱼类;生活在陆地上,变成恐龙,后来进化成狮、象、虎、狼、牛、马、猪、羊等兽类;生活在空中,变成翼龙,后来进化成鸾、凤、鸿、雁等鸟类。随着生物体的增多,地球上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营养物质不足,高大的乔木逐渐进化为低矮的灌木,体型庞大的恐龙逐渐进化为体型弱小的兽类,并且为了争夺资源,兽类的大脑不断得到进化,开始出现智人。

假设七千年以前,古代有四个智人,分别是太行石木氏,苗山骨针氏,蜀山有巢氏和昆仑燧人氏,类似于远古时代的辽东北京人遗址、广西柳江人遗址,云南元谋人遗址和陕北蓝田人遗址。公元前5089年,中国还处于原始社会,生存条件非常恶劣,出现部落聚居和社会分工。后来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通过过度繁殖,生存斗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东北石木氏(石击木钓)形成伏羲部落(河北磁山文化),东南骨针氏(磨针织衫)形成盘古部落(浙江河姆渡文化),西南有巢氏(构木为巢)形成蜀山部落(四川三星堆文化),西北燧人氏(钻木瑞)形成神农部落(甘肃大地湾文化)。这四个部落的首领,分别叫作鸟官伏羲、龙师盘古、火帝蜀山、人皇神农,《千字文》中有“龙师火帝,鸟官人皇”之句。远古时期,部落的首领名并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一种信仰,代表的是血脉传承的信仰,凝聚而成的该部落里的一代又一代的首领,实际上是指该部落的历代首领,因此一个首领能活几百年,实际上指该部落存在了几百年。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假设祈连山羌水、蜀山若水、太行山妫水、会稽山泗水为古代中国九州四极的山神水神。神农尚火,神可拆为天灾祈神,大漠主火;盘古尚水,盘可拆为水上行舟,江南多水;伏羲尚狼,伏可拆为犬人狩猎,猎犬又叫狼;蜀山尚虎,蜀可拆为四川大虫,大虫又叫虎。他们拥有不同的图腾和各自垄断的先进技术,因此他们有不同的价值观。相传这四个部落的首领,都拥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分别是神农鼎,伏羲琴,盘古斧和八卦炉。

一千年以后,由于四方部落经济军事水平发展不平衡,他们攻城掠地,互相征伐,公元前4089年,中国进入母系社会的三皇时期(北方出现了甘肃燧皇、山西羲皇、河北娲皇三位杰出的女性首领),出现部落联姻和外戚联盟,并发生了远古时期着名的四大战役。盘古西征神农,又叫夸父逐日;盘古北征伏羲,又叫愚公移山;神农东征伏羲,又叫精卫填海;神农南征蜀山,又叫得陇望蜀。由于当时人皇神农和龙师盘古的实力较强,鸟官伏羲和火帝蜀山的实力较弱,因此伏羲和蜀山没有主动侵略相邻的部落的资格,只能被迫遭受神农和盘古部落的侵略。下面请看详细内容:1、神农尝百草,据说神农将采来的草药放在神农鼎里熬制,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生成能治疗各种疾病的汤药,神农是西羌犬戎轩辕部落的祖先(甘肃马家窑文化)。据说神农用鼎炖肉的时候发现可以放上生姜调味去腥,神农的这个鼎后来变成了一个姓“姜”,姜、姞、妊、姬等姓氏可能五千年前都跟神农有血缘关系;2、盘古开天辟地,盘古又叫盘瓠,盘古被道教称为元始天尊,据说盘古手上有一把斧头,用它能劈开天地,盘古是三苗九黎百越部落的祖先(浙江马家浜文化)。盘古的这把斧头后来变成了一个偏旁“阝”,邓、郑、邹、陈、陆、阳等姓氏中都带有这个偏旁,可能五千年前都跟盘古有血缘关系。盘古曾拿这把斧头与神农争夺帝位,结果在渭水被神农打败,夸父打算朝洞庭云梦大泽方向逃跑,最终在河南邓州形成夸父部落,夸父部落尚饮善谈,所以又叫夸夸其谈,这就是夸父逐日。夸父是夏朝有崇部落的祖先,据说夏朝的图腾就是太阳,当年夏桀无道的时候,百姓纷纷诅咒:“你这个太阳啊,何时与你一起灭亡!”(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据山海经记载,商汤诛夏桀于安陆章山,后又将他流放到重庆巫山)。3、伏羲演先天八卦阵。相传伏羲热爱艺术,喜欢抽签算卦,伏羲在山西洪桐用龟甲兽骨组成八个卦位占卜天象,并且伏羲手上有一把琴,弹奏的时候莺歌燕舞,能号召百鸟朝凤,伏羲是北狄匈奴少昊部落的祖先(河北磁山文化)。伏羲拿着这把琴弹奏百鸟朝凤的时候,当时的身份是黄帝的公务员“后易”,伏羲的这把琴后来变成了一条河“易水”,风(凤)、易、杨(杨)、汤(汤)等姓氏可能五千年前跟伏羲有血缘关系。甘肃祈连山神农氏写《连山》,湖北江陵轩辕氏写《归藏》(江陵有归藏残卷出土,可能原着地在河南新郑,因为江陵后来成了有熊部落国都),河北易水伏羲氏写《易经》,被称为上古三经。《周礼·春官》记载:"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易经。其经卦皆八,其别卦皆六十有四。"太卜又叫占卜,类似于抽签算卦,涉及到概率论与统计学规律,也涉及到信息的编码和解密。女娲部落的天帝崇拜与伏羲部落的占卜文化成为中国早期宗教信仰的源泉。伏羲的战斗力比较差:⑴神农在发鸠山(又叫始鸠山,在今山西长治长子县)大战伏羲,形成赤帝华胥部落,华胥部落向东发展,后来在白洋淀(今河北保定,以前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精卫填海造田后产生居民区)形成天帝女娲部落,这就是精卫填海。精卫是炎帝神农的女儿,精卫又叫女娃,华胥是女娲的母亲,所以华胥是神农的妻子。神农与华胥至少生了七个女儿(类似于《天仙配》中的七仙女),在母系社会里,重女轻男,妇女才是部落首领。炎帝之女除了任丘女娲以外,还有恒山嫦娥、昆仑瑶姬、洛水洛神、蜀山织女、巫山神女、洞庭龙女(越南貉龙氏自称为神农氏女婿)等,母系社会封女相当于父系社会封子,这些人共同构成了炎帝连山氏的势力范围(青丘狐妖、涂山狐妖、镇江蛇妖、宁波蝶妖、恩施妺喜、庐山茶女、泉州妈祖是盘古苗山氏之女)。原始社会里生存条件非常恶劣,部落内的人口每天都大量死亡不断锐减,因此妇女必须不断为部落生儿育女才能保证部落人丁兴旺抱团取暖,妇女的生育权促成了原始社会向母系社会转化。社会分工、商品交换和财富积累可以缓解生存压力,当生存条件不再恶劣时,财产继承权成为了部落传承的主要矛盾。财富的侵略和私有,男性对财富的保护作用,以及希望把财产传给自己后代的愿望,促成了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化。女娲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