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兴了。
“是。”
淑妃老是说尤铆施,其实淑妃自己也从来没有叫过尤铆施哥哥,或是名字。
休息过后,又开始赶路。
淑妃为了不耽误赶路,空闲的时候还让尤铆施教她骑马。
人家都说学什么还是要趁着小的时候学,这人大了,个子也大了,自然学起骑马来也就不那么灵活了。
淑妃学骑马也是一样。
那是一动作笨拙、又害怕,简直比新娘子头一次上轿还要紧张。
如此一来,淑妃和尤铆施这说话的机会和话题自然也就多了很多。
两人也算是一路安好的到了训州。
好不容易两人,没有原本那本生分了,关系有些好转了。
一到了训州,两人又回到了淑妃和御前侍卫的身份。
一个是皇上的妃嫔,一个是皇上最信任的御前带刀侍卫。
淑妃到了训州,就开始忙活着伺候皇上。
一个站在屋里,一个站在门外,见也见不找了。
这刚有点起色的二人,怕是又要回到出宫前的状态来了。
这情况怕是比以前还要遭吧。
以前两人都是板着脸,谁也不主动搭理谁。
如今这见了面,倒是显得有些尴尬了。
皇上看着淑妃来了,让淑妃陪她去院子里走走。
淑妃应该有两年没有陪着皇上逛院子、逛花园了吧。
淑妃跟在皇上后面,俨然没有了淑妃从前那般高高在上的感觉。
淑妃这皇上身边的丫鬟,倒也当得着实不错。
“淑妃一路上可有遇到什么事?”皇上随便问了一句。
“回皇上,没有。”淑妃这样子倒是和尤铆施很像。低着头,非常恭敬,不多说一句。
“有尤铆施护送你,朕也算是放心了。”
“臣妾谢皇上。”
“淑妃觉得训州如何?”
“臣妾刚来,还不知道训州如何?”
“那明日朕让尤铆施带着你,去训州街上看看。只是这训州刚经历了森林大火,街上应该没有往日的繁华罢了。不过你难得出宫,你瞧瞧也好。”皇上是想让淑妃看看这训州的样子,若是有机会最好能劝劝水大人,免得生灵涂炭。
“谢皇上。”
第二日,淑妃和尤铆施去了街上。
这街上果真潦倒得很。
除了狼藉,一片荒凉,最多的便是灰尘和灰烬吧。
街上的商户也很少,摆摊的几乎没有了。
不过看得出原来这条街上,应该还是很繁华、很热闹。
街上应该也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街道两边还有很多原本摊子的痕迹。
不过这原本的摊位上,被盖了一层布遮住,布上已经看不出原本的颜色了。
布上面厚厚一层灰,黑忽黑忽的应该是森林大火燃烧飘来的灰烬。
有的摊位倒是运气很好,原来是什么位置,现在还是什么位置。
有的摊位运气稍微差那么一点,稍微有些移了位置,有些歪歪扭扭。
还有些摊位运气就更差了,直接摊到在了地上,没有了正形。
这街道的两边,除了有一些临时的摊位,还有一些商铺。
不过商铺也大多都关着门。
这门前的灰烬,也是厚厚一层。
一个脚踩上去,都能落出一串的脚印来。
商铺也就只是零零星星的开了几家。
“这百姓还真苦。地种得好好的,却被这突如其来的大火,烧成了一团糟。”淑妃有些感慨。
“娘娘真是心底善良。”
“我心底倒不是很善良,只是有感而发罢了。”
淑妃当年在宫里有多受宠,如今就有多凄凉。
淑妃的遭遇,不也就是平白无故的就不受宠了吗。
从前门庭若市的寻芳宫,一下子就如同这训州如今的街上一样。
原来的寻芳宫,就是没有人打扫,那也一尘不染,没有半片的落叶能在寻芳宫落脚。
因为人太多了,这灰层都被来往的人,给带走了。
当然了寻芳宫的人多,和这街上的人多不一样。
寻芳宫人多,那是忙里忙外的下人多。
毕竟那个时候,皇上可是天天,日日夜夜去寻芳宫。
当然出不得半点岔子。
这人的心情自然也舒畅,这寻芳宫自然也是海阔天空,一片向好。
可是晴天一霹雳。
如今这寻芳宫,即便是每天早中晚打扫三次,这灰层也到处都是。
这枯黄的落叶也是随处扎根落脚,看了就让人觉得烦躁。
淑妃也一夜之间,从宠妃变成了冷妃,如今还成了皇上身边的丫鬟。
这有感而发,触景生情也还算是说得通。
前方一家粮铺开着大门。
“这个时候,粮铺开着,也不知道这粮食会不会涨价?”
“皇上如今也在训州,这粮铺应该不会如此明目张胆的涨价吧。”
“也是。”
淑妃一边说着,一边往粮铺里走了去。
粮铺内一个女老板,正低着头好像在看着账本。
淑妃进了店内,女老板下意识的抬起了头。
淑妃有些惊讶,又有些呆若木鸡地看着女老板,不自觉地吐出一句,“皇后娘娘?”
女老板惊了一下,然后又立刻微笑道,“夫人,您叫我什么?”
夫人这叫法有些意思,看来女老板把淑妃和尤铆施当成了夫妇二人。
不过淑妃和尤铆施今日的着装,也确实看着不像是娘娘和侍卫,要说是夫妇二人倒也没有什么不妥当。
“敢问老板可是训州人?”淑妃显然觉得这个人有些可疑。
皇后被皇上禁足与皇宫,此人又和皇后长得如此相似。
“我不是训州人,刚好在训州经商罢了。夫人难道对我有兴趣?”依旧一副商人的微笑。
“老板不要见笑。我只是觉得老板和我认识的一位故人很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