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 暂往比邻去,空闻二妙归
可是这京城的动向还是要一直关注着。
这乌州的动向也要一直关注着。
所以,每日董桓大人都会给朱亮西写信,通过了解写州来了解乌州。
过了几日之后,园州太守府上来了三个奇装异服的人。
一看这着装就不是四纳国的人,倒是很像醇国的人。
不过这脸倒是越看越眼熟。
原来这三人里面一个是和亲王,一个是龚亲,另外一个姑娘倒是第一次见。
董桓有些疑惑,一脸懵,但是又不好问,等着这二位主动道来。
原来和亲王与龚亲去了一趟训州,想要来一趟调虎离山。
当然了,只是去一趟训州,毕竟这做戏还是要做实在了才好,否则,让人不仅得了把柄,还打草惊蛇。
两人也确实没有去过训州,去趟训州也不错。
如今回来了,但是京城不能回。
还等着大角登场呢。
所以才到了园州,一来离京城近,可以随时观望京城的动向;二来,董桓大人这里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不仅人生安全,还信息安全。
当然了,皇上离京的事,也告诉了董桓大人。
依董桓大人的智商,凭借着传言,也猜出了皇上离京的事。
如今也算是证实了吧。
当然了男人们说话,这女人门自然要回避。
男人和男人一起说话,女人得和女人一起说话。
谢子衿拉着李琉阳去了里屋说话。
该问的问,不该问的一句也不问。
比如说,你是谁,你和王爷怎么认识的?
这些属于八卦,谢子衿不会问。
毕竟和亲王不是犯人,是王爷。
这王爷的身边的人,自然也就问些无关紧要的就好了。
问多了,容易惹祸伤人,给老爷找麻烦。
“姑娘可是王爷喜欢的人?”
“姐姐,您别这么说。”李琉阳显然有些害羞了。
谢子衿好歹以前是陌上楼的头牌,这些事情她太清楚了。
李琉阳一个表情,谢子衿就知道李琉阳是真的对和亲王动心了,否则这是绝对不会有如此的表情。
谢子衿也清楚也明白,也就有再多问了。
“李姑娘为什么也跟去了训州呢?这一路舟车劳顿,您可还吃得消?谢子衿看着李琉阳一个弱小的身板,有些心疼和关心的问道。
“姐姐,您可别说了。本来说好的去城外打麻将,我就在马车上睡了一会儿,没想到王爷跟我说,要去训州。我在四纳国一个人人生地不熟的,也只能跟着他们去了。这一路上垫得我,简直屁股都要开花了。好不容易到了训州,想着能好好休息几日。能在训州转转,结果刚待了五日,又被他们偏上了马车。说是去城外带我看看风景,结果这一上马车就往京城走。又是两个月的路程,差点就给我颠吐了。”李琉阳一肚子的委屈。
谢子衿一听这话,原来这姑娘就是一没心没肺的傻孩子。
“您一个人在四纳国?”
“哦,忘了跟你说了。我是武国的公主,是来跟四纳国和亲的。”李琉阳倒也没有想,那么多。也就实话实说了。
谢子衿心里有些纳闷。
四纳国要和亲,如今这情形,看着应该像是来跟和亲王和亲的。
不过怎么没有听和亲王说起呢?
这京城中也没有关于和亲王要和亲传言。
前几天谢子衿去京城,路过鸿胪寺的时候,好像也没有听说这鸿胪寺有武国的使团。
和亲王生性风流,这么多年都没有娶妻生子。
不会就是为了和亲这事吧?
刚才谢子衿带着李琉阳离开的时候,也没有听和亲王说起。
和亲王的举动说起亲密,和龚亲倒是更亲密一些。
和这武国公主,倒是有些生分了些。
带着前来和亲的公主消失四个月,武国和京城和毫无动静。
这也着实很奇怪。
“看来王爷还真是走哪儿把您带着。”谢子衿倒也没有行礼,毕竟这个人是武国公主,也不是四纳国公主。
若是和王爷成亲了,自然是要行礼。
如今也尚未成亲,这礼要如何行,行得合适吗!
“我倒是宁可就把我扔京城里面,这四个月就在马车上过了。”李琉阳依旧委屈的很。
“李姑娘到了园州,就在园州好好地歇着。”
“这次我是怎么也不走了。”
谢子衿安排好李琉阳之后,将此事告诉了董桓大人。
董桓大人也有些懵。
为了安全起见,还是第二日问问和亲与龚亲吧。
次日董桓大人悄悄地拉着龚亲,问了昨日谢子衿告诉她的关于李琉阳的事。
毕竟亲自问和亲王还是有些不妥。
和亲王与龚亲关系密切,形影不离。
问龚亲应该没有也能得到答案。
园州太守董桓大人是龚亲非常尊重的人。
龚亲自然也是要实话实说。
原来这中间还有如此一出。
董桓大人第一反应就是,“坏了。”
龚亲还有些疑问,“董大人,为什么坏了呢?”
“如今这和亲王怕是只能娶了这武国公主了。”
“李琉阳性子单纯,即便是和和亲王成亲,应该也没有什么吧?”龚亲倒是觉得这也不坏。
“是。龚大人如此回答自然不假。龚大人可有考虑过,若是武国硬要说和亲王绑架了公主,该如何?”
这一点龚亲倒是没有想过,看来还是董桓大人思虑比较周密些。
“那董大人可有什么办法?”
“办法倒也不是没有。”
“大人请讲。”
“这赌坊可是监视公主的人?”
“是。大人的意思是,连这赌坊一锅端了,然后他们秘密潜伏在四纳国。将他们主动遣送回武国。要放人可以,但是要交赎金。”
“是。不过此乃下策。”
“是啊。若是被遣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