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图偏安高宗迁都 拜武侯鹏举泪落

王兵马,真捣黄龙府,迎还二圣以报中原之恨。岂可迁都苟安,以失民心?况临安僻近海滨,四面受敌之地。苗傅、刘正彦乃奸佞之徒,不可被其蛊惑!望陛下三思!”高宗道:“金兵入寇,连年征战,生民涂炭,将士劳心。今幸兀术败去,孤家欲遣使议和,稍息民力,再图恢复。主意已定,卿家不必多虑。”岳飞道:“陛下既已决定圣意,今天下粗定,臣已离家日久,老母现在抱病垂危,望陛下赐臣还乡,少进乌鸟私情。”高宗准奏。众将一齐启奏乞恩,俱各省亲省墓。高宗各赐金帛还乡,岳飞和众将一齐谢恩退出。正是:

盖世奇才运不逢,心怀国愤矢孤忠。大勋未集归田里,且向江潭作困龙。

高宗又传旨封韩世忠为威安郡王,留守润州,不必来京。那高宗恐怕韩世忠到京,谏他迁都,故此差官沿途迎去,省了一番说话之意也。遂传旨择了吉日,起驾南迁。这一日,天子带宫眷起程,百官纷纷保驾,百姓多有跟去的。不一日,到了临安,苗傅、刘正彦二人来迎接圣驾入城,送进新造的宫殿。高宗观看那皇宫果然造得精巧,十分欢喜。传旨封苗、刘二人为左右都督,不表。

且说那岳飞带众兄弟和岳云、关玲还乡,皇甫端也跟从,看官须记得岳飞在牛头山大战,曾要射金弹子却眼花,其实得了眼疾。经常红肿难眠,皇甫端不放心,便随着岳飞回乡疗治。至于杨再兴,董芳,阮良,张国祥等索性先回冷艳山去了。这一日到了河南地面,岳飞马上看不远道路,问大家到了哪里,众人道已经是河南南阳了。岳飞心中一动道:“诸葛先生的武侯祠在此,我等从前戎马倥偬,今日得空,这等忠臣贤良不可不拜。”便吩咐大家一起来到武侯祠。

早有道士迎入,岳飞好言安抚,带众人瞻仰,但见松柏森森,庙堂俨然,牛皋问道:“大哥,这便是刘备三请诸葛亮的地方吧?”岳飞道:“正是,那孔明出山时才二十七岁,吩咐童子说草芦给我打理好,我辅佐主公功成还要回来种地,谁知一去之后再不能回来,五十四岁病逝于西北五丈原。”牛皋道:“也好,我等抗金一场,如今也落得无官一身轻,回家种一辈子地吧。”汤怀道:“古人说福兮祸兮,大哥其实再忙于军务,这眼睛非坏了不可,这番倒有时间好好调养。”岳飞听了不语。

谁知众人正说间,忽然黑云塞空,如大军屯集一般,转眼那大雨倾盆而下,狂风大起,电闪雷鸣,檐流如注。王贵笑道:“大哥选的好地方,正好在这里避雨。”大家遂宿于祠内。天黑下来,那岳飞有心事哪里睡得着,更深秉烛出来,想那主堂不少名人书法,白日不及细观,这会所幸无事,不妨看看。来到主堂,岳飞拜了武侯像,便细看墙壁间石刻前后出师表。

但见前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又见后表: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岳飞看了不觉泪下如雨。心里道:“难怪古圣先贤有云,读出师表不落泪者,其人必不忠。是夜竟不成眠,心中反复吟诵表中字句,坐以待旦。道士进来献茶毕,岳飞要来纸笔,挥涕走笔,字体行草,一气呵成,写得酣畅淋漓,综观如电掣雷奔,龙飞凤舞,细视则铁画银勾,顿挫抑扬。字体笔画,或大或小,或重或轻,或粗或细,或疾或迟,或驻或引,随态运奇,无不适意,其挥洒纵横,如快马入阵,直把两表抄毕,才稍舒胸中抑郁。叹息道:“好一个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各位看官,凡忠臣孝子虽隔绝千古,而心意相同。后人赞叹之句又何尝不是感叹岳飞?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欲知后事如何,下文分解。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