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聊斋——县令家的怪事

爷张民愿在下人的搀扶下,远远的站在夫人门前院子,一脸的着急。

屋内,一阵阵悠扬的琴声犹然传出,声音很好听,让人赏心悦目。

但这么好听的音乐,若是连续弹了一以上,那就显得诡异了。

“人呢,怎么还没过来。”张民愿朝身旁下人问道:“赶紧去门外看看,管家和薛捕头回来了么,再这么下去,我担心妖怪把夫人吃了。”

“张大人。”

终于,薛义走了进来。

“薛捕头,你总算来了,可找到了降妖除魔的高手?”

薛义郑重道:“大人,我已找到,就是这位公子,他叫刘安。”

薛义故意没提陈安林和徐家的事,免得被知道之后陈安林会被轰出去。

张民愿一愣,看陈安林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这怎么可能。

陈安林太年轻了,这和他想象当中高人的形象完全不符。

在他心目中,那些高人都应该上了一些年纪,留着胡须,身披大宝剑,手持降妖棒。

而陈安林这幅模样,庄稼人不像,书生也不像。

而且,张民愿看陈安林,总觉得哪里见过。

不过,张民愿没把心思显露出来,还是很客气的点头示意:“兄弟会降妖?”

陈安林点头,有着七窍玲珑心的他,一眼看出了这屋内妖气冲,尤其这股琴声,似乎有着一股魔力,让人忍不住继续听下去。

里面必有蹊跷!

“兄弟,不知看出了什么?”

张民愿问道。

“这里有妖气。”

“这里当然有妖气,否则怎么可能会有这等邪事?”

这时候,一个嗤笑声音传来。

庭院的拐角处,一个蓄着白胡子,留着光头,身披袈裟的和尚走了进来。

“阿弥陀佛,施主,老衲在贵府门外就看到了内部妖气冲。”和尚朝张民愿道。

看到此人,张民愿微微点头,瞧瞧,这才是高人的模样,哪像陈安林这模样,毛都没长齐。

在和尚身后,还跟着一个和尚以及管家李大山。

李大山走过来,恭敬朝张民愿道:“老爷,这位是我在大明寺找到的高人,能降妖除魔,所以就请他们过来了。”

“好好,如此甚好。”

这一下,张民愿才信心十足。

薛义看了陈安林这边一眼,寻思着陈安林怎么也是他请来的,把人冷落了不好。

于是朝李大山道:“这位刘公子也是来降妖的。”

“呵呵,如此年轻就会降妖?”老和尚微微摇头:“张大人,莫不要被人给骗了。要知道,老衲降妖除魔,在他这般年纪还在给师父打下手,稍有不慎就会被妖魔吞噬,他这般年纪…………呵呵,年轻人,可别乱来。”

李大山也围着陈安林转着,眉头一皱道:“我好像哪里见过你。”

这家伙当然见过。

那日原主被打,县太爷出面解围,这李大山就在边上鞍前马后。

陈安林还未话,李大山一拍大腿:“我想起来了,大人,这个家伙就是个骗子。”

“骗子?”张民愿声音一下子也冷了起来:“薛义,你带了骗子过来。”

“属下不敢,刘公子确实是能降妖除鬼,属下亲眼见过。”

薛义连忙朝李大山道:“李管家,你凭什么刘公子是骗子,可有证据?”

“我当然有证据,老爷,你可记得去年,我们在经过金玉楼药铺之时,偶遇的一个被打农夫?这个被打的农夫,就是此人。”

李大山眼睛一眯,信誓旦旦:“我这个人虽然年纪大,但记性好着呢,尤其是认人识物,从未有过差错。刘公子,你你会降妖除魔,可去年的时候,为何只是个农夫?还是,你现在改行了,变骗子了。”

这李大山这么,倒不是故意为难。

正常人都会这么想,毕竟去年的时候原主确实很落魄,现在摇身一变成了降妖人,任谁都会认为是骗子。

“这…………”薛义一下子也呆住,询问:“刘公子,李管事的是真的?”

未等陈安林回应,张民愿道:“我想起来了,去年就是你,被人赶出来,我就怎么这么熟悉呢,原来见过。”

而后张民愿脸色一冷:“大胆毛贼,居然敢欺骗本官。”

此刻陈安林也很无奈,只能解释:“被人赶出来和降妖,请问有矛盾么?谁规定了,农夫不许降妖?”

边上老和尚摇头失笑:“事到如今还狡辩,可笑可笑。”

陈安林道:“到底,你们不信我能降妖,那我就来演示一遍即可。”

老和尚道:“还是算了,万一你惹得那妖孽发狂,下场不堪设想,到时候,整个府上的人恐怕都要死。”

张民愿被吓得一跳,连忙道:“还请大师做法。”

“嗯。”

老和尚拿出一个佛尘,朝屋内走去,他身后的和尚也跟了进去。

陈安林自然不会让他们破坏自己的好事。

于是,一缕杀意涌出。

刹那间,老和尚感觉周围空气一冷,仿佛自己被什么东西罩住了一般。

“奇怪,怎么突然变冷了,难道,里面妖孽很强?”

他心中打起来退堂鼓。

其实别看他衣服得道高僧的模样,事实上没多大的本事,身份更不是什么高僧,而是寺庙山脚下一个无业游民,专门坑一些上山找高僧的人。

平日里,这种降妖的事也做过,但都没遇到什么大妖,干的最多的事其实是和自己儿子专门给人选个坟地,然后做做假法超度什么的。

“爹?怎么好像突然变冷了?”

身后和尚悄悄问道。

“你也感觉变冷了啊。”

“里面不会真的有什么东西吧?听那管事的,这家夫人弹琴一一夜不停歇,这正常人根本不可能啊。”

“先不管这么多,里面要是有危险,我们赶紧跑。”

老和尚心一横,倒不是胆子多大,而是来的时候管事的了,解决了这里的事,他们给5定大金元宝。

俗话,当利润超过上百倍的时候,人能做任何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