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60同人改编暖心版

致使她在抉择的时候,一次次沉沦,一次次自责,不断放纵,不可自拔。”

“她告诉我这些,也是想听听我是否有什么好的建议。但是你知道,对于这种事情,我只能是安慰她,叫她多想想她目前一切得来的不易,不要轻易失去。

我对她说,我们都是女人,对女人出轨,可能是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还不如问问男人吧。她当然不可能去问她老公,所以,我就只好回家问一下你,看看你有什么办法。”小颖一口气把她闺蜜的事情说完,然后看了我一眼,眼神躲闪了一下。

小颖竟然以我意想不到的方式,实现了向我的求助。而这个求助的意义是什么,我想是不言自明的。小颖,你在欲望的深渊里苦思摆脱之道,曾经是那么孤独、无助!今天,你终于以一种令人无法想象的方式,达到了与心爱之人的心灵沟通。可以想象,在此之前,你经历了多少挣扎,经历了多少彷徨,又经历多少心理折磨。除了我这个老公,没有其他人能够体会。

我突然想到,前几个月我刻意所做的改变,无论是性爱上的新花样、新刺激,还是爱情、亲情方面的温馨和温暖,都只是来自外部的调整,其作用只能是一时的。而解决来自内部的心魔,必须要与小颖进行心灵上的深入沟通,解决了心理问题,才是改变今后的根本。小颖,你并没有想浑浑噩噩的过下去,如果你只想继续沉沦,想的就应该是如何找到更好的偷情的办法、如何在偷情时不被我这个老公发现的方法。而你没有,你在诱惑面前还在苦苦寻觅抗击之道,虽然柔弱,但还在坚持!

我感到了沉重的压力。我知道,这才是我改变我、小颖、父亲、儿子、岳父母今后生活的最最关键的时刻,是我实现新生活的最强决战!如果失败,万劫不复;一旦成功,春暖花开!

我静静的看着小颖,放飞我的思想,仔细寻找可以回答她的答案。

“那么,你觉得你闺蜜没能战胜欲望的原因,是她觉得自己不再纯洁了,多一次和少一次没什么区别吗?”我问道。

“应该是吧。”小颖迟疑而又坚定的说。

“每一个数字,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也代表着它存在的意义。不管是,还是,亦或是”。我深呼吸一口气,缓缓的说道。

“为什么,难道不是从到才是质变么?”小颖有些疑惑的问道。

“要说明这个问题,就有点儿复杂,这首先涉及到的是人性中善与恶的问题,属于哲学范畴了。”我故作轻松的一笑,继续说道。

“我先简单说一说我国古代思想家们对人性的看法吧,主要谈谈儒家思想的观点。因为解决了对人性的看法,就是解决了每个人对自己的看法,明白了自己,了解了自己,你闺蜜自然懂得如何选择。”

“孔子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人生而就有善良的本性,试图以道德的力量来约束人的行为,虽然培养出了众多的正人君子,却也导致了虚伪遍地,小人辈出,因为他们忽略了人性中恶的巨大破坏力,这些恶,不能光靠道德的约束,还需要靠制度来规范。因此,他们虽然都成了圣人,但是在他们所处的时代,他们的思想却无人问津,终究落得如丧家之犬。”

“孔孟之后的第一大儒,当然就是荀子了。他和孔孟刚好相反,他虽然没说人性本恶,但是他承认人性中”恶“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他的学生韩非子在他的基础上,狠狠撕开了人性中所谓”善“温情脉脉的面纱,将父子、夫妻、亲人和朋友之间的关系,都变成了赤裸裸、血淋淋的利害和算计,没有半点美丽和温馨,令人不寒而栗,却又让人不得不承认其真实的存在。在他眼里,人性如此丑陋,需要用铁血律法来限制,也因此,他成为了法家思想的最主要代表人物。然而人性是否真的如此丑陋,却需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而对现在的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妇女影响最大的大儒,恐怕要算是朱熹这个圣人了。他最主要的成就是理学思想,你们女人受害最深的就是他强化出来的”

三纲五常“了,提倡夫死妻不能改嫁,毒害了太多善良的女性。他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将无数男男女女从人间推向地狱,而他自己却一边享受着老婆的温馨,另一边还纳尼为妾,不愿意灭自己的人欲,却要求别人灭人欲,表里不一。”

“到了明朝,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改变了这一点,他叫王阳明。他在朱熹理学思想的基础上,悟出了天理即人欲,开创了儒家心学一派。简单来说,就是世界上的法则与人的各种欲望密切相关、不可分离。法则要基于欲望,欲望也要遵循法则。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他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心学四诀,流传千古,至今不衰。”

我结束了对人性善恶的长篇大论,再次静静的看着小颖。

“那老公你觉得谁的思想是正确的呢?”小颖听了我的长篇大论之后,显得兴趣十足,一脸兴奋的继续追问,似乎想从中找到答案。

“你觉得谁的思想更准确?”我没有回答,而是反问小颖。

“我觉得王阳明的思想比较符合人性。”小颖想了一下回答道。“前面几个所谓圣人,说的都是圣人才能做到的,只有王阳明说的,却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比如他说到的要知行合一、要知善知恶,要为善去恶”。

“这样吧,让我们再回到刚才你闺蜜提出的、和的问题,我估计这是你们女人最纠结的问题吧。”我没有立即赞同小颖的观点,也没有马上否定她的观点,把话题转回到她闺蜜、其实也就是小颖自己最关心的事情上来。

“还是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说吧,不然听起来太枯燥无趣。”我笑了一下继续说。

“好啊,我喜欢听你讲故事。”说完,小颖把头靠向我肩膀。

“先说说包青天。当包拯第一次为民申冤的时候,他实现了从到的质变,但是你觉得会有人说他是包青天么?”我问道。

“应该不会吧,顶多是有人会喊青天大老爷,但是不会把青天作为包拯专用。”小颖回答。

“嗯,我也是这样认为。”看到小颖如此回答,我觉得有些高兴。

“但是随着包拯一次次的救民于水火之中,渐渐的,包拯就变成了包青天。至于是从哪一次开始,包拯变成了包青天,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