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三章,卢九德训话

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卢九德一边说着,一边用眼睛扫视这在场的军士们:「之前,咱家一直在给你们讲解历史上的一些知名的桉例,想来你们也应该清楚为什么历史上经常出现以一敌多,还能获胜的战斗。」

「那就是因为,人数多的一边往往是最先自乱阵脚的一方!」

「所以,在战场上想要活下去,就要拿出勇气出来!拿出一往无前勇气,在战场上击溃你们的敌人!」

「就算面对强敌也不能退缩,因为正面迎击的存活下来的概率都比你转身就跑的几率大!」

「咱家知道,你们当中有人可能会说,要是面对强敌大不过怎么办?」接着卢九得又提高了声音对着在场的众军士喊道:「没有真刀真枪的干过,你怎么知道干不过?」

「未战先怯,是最令人鄙视的行为!还没有上战场,你就怕了,那么结局就可想而知,定然将必败无疑!」

未战先怯,是兵家大忌!这一点只要是一个带兵的将领都是懂得的,可以说是带兵将领的基础知识。

这一点,卢九德自然也是知晓的,况且这也是朱由校着

重说明的一点。

「记住皇爷说的话:狭路相逢勇者胜!」

说话这话,卢九德话锋一转:「当然了,到了战场上的时候,是有督战队的!也不用让敌人去你们的命了,退者,督战队皆斩!」

「皇爷说了,只要是为大明牺牲的人,就是英烈!是大明的英雄!皇爷特意下旨建造了英烈祠和功勋祠,可以享受世人的供奉!」

「你们想不想要名留青史?」卢九德说着对在场操练的士卒们吼了一声。

「想!想!」战场操练的士卒们皆是异口同声的喊道。

「好,那么就要在战场上拿出一往无前,悍不惧死的勇气,将大明的敌人泯灭!」

正在激情训话的卢九德,无意间发现朱由校已经来到自己的不远处,连忙吩咐在场的士卒们好生的操练,自己连忙跑到朱由校的面前。

「奴婢参见皇爷!」卢九德一阵小跑,跑到了朱由校的面前作辑道。

「免礼吧。」朱由校见到他如此的用心操练京师,心情也是不错。

「在场的是全部武骧卫的士卒了吗?」朱由校指了指在场的士卒们对着卢九德说道。

「皇爷这并不是全部的武骧卫的士卒。」卢九德对着朱由校恭敬的回答道:「因为皇爷您之前下过旨意,要武骧卫担起巡城的人物,所以,有一些武骧卫的士卒们现在正在巡城的。」

「这样啊。」朱由校看了眼排列整齐,正在操练的士卒,对着卢九德说道:「你这操练的不错啊」

「皇爷,奴婢对于练兵之事只懂个皮毛,还是多亏了皇爷的点子,奴婢才能将这些士卒连成这个样子。」卢九德对着朱由校拍了一记马屁。

「今后,还要培养士卒们的荣誉感!要让他们以大明军士的身份而光荣!」朱由校对着卢九德说道。

听了朱由校的话,卢九德对着朱由校说道:「皇爷,奴婢想来,想要培养出军士们以大明军士的身份为荣,那么必须要提高大明军士们的地位才行啊。」

「继续说下去。」朱由校听了卢九德的话,示意道。

「皇爷,不知何时起,我大明变得如同前宋一样重文轻武,使得我大明士卒们的地位低下,这样一来一些人更本不尊敬大明的士卒,既然如此如何才能培养出士卒们的荣誉感呢?」卢九德对朱由校说道。

「所以,奴婢斗胆建议皇爷应该提高士卒们的地位,应该让百姓们一参加军队为荣誉,这样才能轻松的培养出施主们的荣誉感。」

听了卢九德的话,朱由校不由得打量了卢九德一眼说道:「你能说出这些话,比大明朝堂上的一些所谓的衮衮诸公还要强啊,可惜啊,如果你不是太监,朕一定会提拔你担任兵部尚书,乃至于内阁大学士!」

「奴婢多谢皇爷的夸奖!」卢九德闻言后一脸欣喜的对着朱由校作辑道。

说着,朱由校便告知卢九德:「朕要检阅一下这武骧卫的士卒们。」

接着,朱由校有指了指远处的一处大殿,说道:「朕就在那处殿们前,检阅他们。」

「奴婢明白。」卢九德得到朱由校的命令后,连忙吩咐下去。

接着,朱由校对着周围伺候着的小太监们说道:「去见宫廷画师找来,令其将本朝第一次阅兵记录下来。」

「奴婢明白。」

然后,朱由校便来到了之前所指的大殿之前,已经有人准备好了一把龙椅。

朱由校坐上龙椅没多久,就见卢九德将在场操练的士卒们组成了几个方阵,向着自己走来。

因为这是朱由校突如其来的想法,现在周围是没有宫廷乐师在演奏的。

不过朱由校看着迈着整齐的步伐

向着自己走过来的方阵,是觉得十分的满意的。

看着一名名身穿鱼鳞甲,头戴朱漆勇字盔,昂首挺胸从自己面前的走过的士卒们,朱由校对着身边的宫廷乐师们吩咐道:「几位可一定要将我大明士卒们英勇雄伟的一面画出来啊!」

「几位画的画,可是要流传百世的啊,一定要给朕画好了!」就像《出警入跸图》和《平番得胜图》一样。

「微臣遵旨!」几名画师对着朱由校作辑说道,身为专业的画师,这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是很简单的。

就这样一幅文物就在朱由校的指示下诞生了。

在全部的方阵走过之后,朱由校又跟在场的士卒们做了一波秀,便离开了。

等到朱由校回到自己的乾清宫时,发现有一名身穿官服的中年男子已经候在乾清宫的外面了。

见到朱由校的到来,他连忙的上前行礼道:

「微臣孙承宗,参见陛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