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林回星又不放心地多说了一句:“还有就是不管卖不卖得完,
在傍晚之前,大家都得来姚家找我,可不能自己在城里到处乱窜。”
林回星肯定自己要是不多交代这么一句的话,村里这些人要是今天卖不完草纸,晚上肯定会随便找个地方睡觉。
这怎么行呢,之前在山脚就不说了,他们人多,晚上山脚附近又没什么人,倒是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这县城就不一样了,县城是有宵禁的,大家在城外露天过夜还可以,要是在城里睡在大街上,那是很可能被巡夜的佐使抓起来的。
村里人鲜少下山,这次下山也是林回星发起的,他可不想让村里人在这种小事上吃亏。
这次林回星他们下来了四十几个人,这么多人要想在姚家借宿是不可能的,不过只要愿意花钱,姚家住不下,码头上的其他人家挤一挤,多找几家,总归是能够住下的。
见林回星明明年纪不小,说起话来却跟村里的老太爷一样,苏大贵他们这些年长一些的长辈心里都觉得好笑。
林回星却不在意,出门在外,小心一点总归是没坏处的。
林回星能想到的都说了,确定大家都听进去后,他就带着帮他担着草纸的二十个汉子往姚家去了。
林回星他们一行这么多人,又都挑着担子,可以称得上是声势浩大了,这种场面在安平县可不常见,所以他们一进城就吸引了不少的视线。
原本县里的人不知道这些人的箩筐里装的什么,只能好奇的打量一下。
上梁沟的人要卖草纸,自然是要吆喝的,是以从城门口开始,大家就听到了一声又一声的叫卖。
“草纸,柔软好用的草纸,七个大钱一斤咯。”
县里听到一个没听过的名字,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听到叫卖声就忍不住要凑上前来看上一看了。
安平县有四个门,东西南北,每个城门不远处就是集市。
这个时候正是县里人买完了菜蔬准备回家的时候。
有那上了年纪的女眷就停下脚步问道:“这个草纸是什么玩意儿?”
妇人这话一出,好几个担着担子的男人都停下了脚步,七嘴八舌地说道:“草纸就是纸,如厕时用,比厕筹好用,柔软舒适,比那些大户人家用的绸缎可要便宜得多。”
好货不怕比,想着这很可能是大家的
姚家的院子本来就不大,
后面开始做豆腐后,院子里又零零散散地堆了一些工具,本来就小的院子就更加逼仄了。
林回星带着整整二十个人,
每个人肩膀上还挑着一担子东西,
姚家的院子里根本就站不下这么多人。
林回星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当即道:“婶子你对这一片比较熟悉,
我还得麻烦婶子帮我找几家能让人留宿的人家。”
姚家挤一挤倒是能挪一个房间出来,
不过一个房间顶天了也就只能睡四个人。
林回星他们这一趟来了这么多人,要留宿的话,还是几个人挤着一起住最合适。
原本林回星也是这么想的,然而上梁沟的人心里早就有了计较,帮他担着草纸下山的人一听他这话,忙不迭开口阻止:“我们不用找地方住,
林郎君你找个能放草纸的地方就行。”
“那怎么行,你们晚上总不能睡大街上吧。”林回星没想到自己出钱给大家找地方住大家都还不愿意。
帮林回星担着草纸的苏应平解释道:“刚才我们已经商量过,
傍晚我们就一起去城外睡,
要是他们的草纸卖得顺利的话,
我们在城外休息一晚上,
明天一早就回村里了。”
苏大贵家里这次没做太多的草纸,两百多斤草纸苏应胜和苏大贵一个挑,
一个背,
很容易就运下来了,
多出来的苏应平可不就来给林回星帮工了。
在苏应平他们看来,现在天气一天一天的热起来了,在城里借宿和在城外席地而眠是一样的,
无非就是花了钱能睡在席子上罢了。
为了能睡得稍微舒服一点,就花上好几个大钱,
实在是不划算,而且他们有这么多人,这要是借宿,怕不是得花掉上百个大钱。
苏应平他们打定了主意,林回星总不能强迫大家,最后他只能租下隔壁奚家的一个空房间。
两个房间,两个院子,二十担货物摞在一起,倒是能够放得下。
如草纸这种不值钱的货物,放在院子外面也没什么关系,这几天天气很好,一时半会儿的,也不会下雨。
暖水壶、煤油灯这种价格高昂的货品,得到的待遇自然是和草纸不一样的了,它们可以和林回星一起待在姚家厢房。
安置好了所有的货物后,跟着林回星的村里人在姚家都有些待不住了,他知道大家是牵挂着自家的草纸生意。
毕竟这里的每一个人,此时家里都有人在县里卖草纸。
林回星也拦着不让大家走,他去食铺把剩下的饼子包圆了之后,给苏应平他们一人发了两个。
林回星不放心地叮嘱道:“虽然你们不愿意住在城里,但是之后你们在城里城外活动的时候,还是的多注意一点,尽量走在一起,千万别落单了。”
“至于工钱,我现在手边没有这么多的铜钱,回头我去钱庄换了铜钱后再给你们。”
林回星这话一出,苏应平当即摆手道:“林郎君你这话说的,就这么一点钱,难道我们还怕你会赖账吗。”
眯蒙着眼睛靠在自家门框上发呆的姚二郎捕捉到关键词后,连忙开口道:“铜钱?我们这里有啊!”
姚家买豆腐收到的都是铜板,现在积攒下来的铜板已经装满了一个大陶罐,已经用上第二个陶罐了。
姚老翁这段时间一直盼望着林回星能够赶紧来和他封账吶。
这会儿姚二郎听到林回星手边缺少铜钱花用,当即就提起了这一茬。
林回星闻言想了想,觉得能先给苏应平他们把工钱发了也好。
一人五十个大钱,二十个人就是一千个大钱,这会儿他要是不给的话,等他去青山郡把暖壶这些东西卖掉后,大家早就已经卖完草纸回村里了,到时候他还得背上一大袋铜钱回村里,想一想都觉得累。
“那你们再等一会儿,我先去把账给算清了,把工钱结给你们。”
姚老翁不在家,姚家做主的就是姚二郎,他去灶间取了一把稻草后,就带着林回星去了姚老翁的房间。
家里放着这么多的现钱,姚家人这段时间是睡着了都要睁着一只眼睛放哨,姚老翁更是小心到把装钱的陶罐放到了自己的枕头旁边。
这么多的铜钱,一枚一枚数都不知道要数多久。
林回星开口问道:“我们先数一千个大钱出来,让我先把大家的工钱给了行吗。”
这罐子里的铜钱都是姚二郎他们每天卖完豆腐,数完每天的进项后一一放进去的,虽然不知道准确的数字,但是他知道这只大陶罐里面差不多有七千多个大钱。
加上另一口陶罐里的铜钱,林回星至少能分四千个大钱,现在他只是要先拿一千个大钱出去用,姚二郎自然不会有意见。
后面姚二郎跟着林回星一起,用稻草杆充当绳子,五十个大钱为一串,串了整整二十串铜钱。
把串好的铜钱一一发给大家后,苏应平他们和林回星道了谢后就要离开。
想到自己后面还要去青山郡,林回星开口喊住了苏应平:“大平,你等会儿忙完和荣叔来姚家找我,我想请你们陪我去郡城卖货。”
林回星找人陪他一起去郡城卖货也有很多次了,大家都知道跟着他去郡城有钱赚,这次也不例外,苏应平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